編者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近來一直高居教育話題“熱度榜”前列。恒行2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陸一帶領的研究團隊從2010年開始就持續追蹤研究這一政策的育人效果,對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恒行2平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拔尖學生培養試驗個案做了深度調研,並在2017年和2023年面向全國一流大學拔尖計劃學生開展了兩次大規模學情調查。這兩次調查橫跨拔尖計劃1.0時期和2.0時期,涉及新高考改革,以及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等重要的招考變革。
近日,陸一團隊首次披露兩次調研的主要發現,從選才、培養和出路等維度,刻畫一流大學拔尖計劃的實施情況,並對兩次調查結果進行比較。本期,我們刊發部分調研結果,以期為高校人才培養帶來更多啟迪。
為回答“錢學森之問”,2009年,教育部、中組部、財政部聯合推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拔尖計劃”)。該計劃依托專項財政經費,賦予入選高校自主選才、自主配置教育資源的權限,鼓勵探索最佳培養模式,目的是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學科,助力他們成長為科技領軍人才。時至今日,拔尖計劃已實施15周年,並已完成從1.0時期到2.0時期的“升級”,其重要性也早已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地位。
從2018年開始的拔尖計劃2.0時期,在此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從最初18所高校的5大學科,增加到了20個學科、77所高校的近200個基地,培養理念和選育模式也進一步迭代更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在“大中小貫通”“天賦的早期發現”“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等教育理念倡導下加入進來。
近兩年,教育生態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不論是大學、中小學還是學生與家長,都將在國家戰略的牽引下重新確認自身的定位與方向。
招生:“學霸”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大學選拔機製有待優化
科學有效的識別與選拔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前提。尤其是隨著高等教育擴招、高考統招在高分考生中區分力下降的背景下,需要在全國統一高考製度體系下構建有益於有誌向、有興趣、有特殊天賦才能學生脫穎而出的多路徑選拔方式。
對比兩次調查樣本的不同選拔方式,我們發現:在拔尖計劃1.0時期,其選拔方式以高考統招為主(46.14%),自主招生次之(40.64%),競賽保送等其他方式占13.22%。在拔尖計劃2.0時期,高考統招仍為主要渠道,占59.26%;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占30.79%;綜合評價等自主招生占3.00%;競賽保送生占1.99%,高校專項計劃占1.89%,國家專項計劃占1.86%,其他渠道占1.21%。
從對比結果來看,目前選拔渠道仍以高考為主,盡管有如強基計劃等新的渠道探索,但規模較小,考核方式較為局限,並沒有與拔尖人才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協同擴充。我們課題組通過系列研究發現,強基計劃的選拔效果並未超越傳統的自主招生模式。競賽保送在具有特殊天賦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過程中依舊發揮主要作用。如何在總分統招外探索多種路徑選拔的合適比例、優化調整強基計劃選拔方案、更好發揮各類競賽公正有效的選拔功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議題。
從選拔的生源質量來看,近年來,在社會經濟轉型、新高考改革與升學路徑多元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入選拔尖計劃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
兩次調查對比顯示,拔尖學生在高中階段參與科創比賽的比例從22%升至27%、修讀先修課程的比例從44%升至46%、培養藝術特長的比例從44%升至49%,但競賽獲獎比例則從63%降至44%,這與拔尖計劃規模擴大但競賽獲獎名額並未發生明顯擴大有關。總體而言,近年來進入一流大學拔尖計劃的學生展現出較高的綜合素質,他們在藝術特長、先修課程修讀以及科創比賽參與等多個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探索,說明拔尖學生並非一“智”獨秀,而是追求全面健康發展。
培養:資源投入各具特色,學生自主性增強
從拔尖計劃的1.0時期到2.0時期,我國一流大學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理念、體製機製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其中,拔尖計劃1.0時期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可歸納總結為“一製三化”,即導師製、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拔尖計劃2.0時期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三製”改革,推進落實導師製、學分製、書院製,這些改革舉措本質上是為拔尖學生提供區別於一般學生的充足的傾斜性資源,如院士領銜的導師團隊、精心安排的課程資源、優先選擇的出國機會等,促進拔尖學生更快、更好成才與發展。
既有研究發現,院校資源投入和教師質量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通過對比兩次調查發現,拔尖學生對所在項目的軟硬件資源投入的評分明顯提升,其中,“在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方向上,學院有相應的老師給我支持”上升5.17%、“學校或學院的設施設備能充分滿足我的科研需要”上升4.70%、“我所屬專業(實驗室)的學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前沿”上升5.30%、“我有機會參與或目睹頂尖學術成果的產生過程”上升7.58%、“我所屬科研團隊的學術成果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上升7.29%。拔尖學生對院校資源評價的提高,反映了各拔尖計劃基地所屬院校在提升教育、科研資源服務方面所做的努力。
每個拔尖創新人才都是獨特的,在培養過程中,應在製度化培養方案下預留個性化發展空間,提升學習自由度。拔尖計劃從1.0時期升級到2.0時期,拔尖學生感受“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或速度來學習”上升1.70%、“我有較大的自主權選擇自己學習的內容”上升1.37%,這些變化有助於激發拔尖學生成才的自主性。
環境:個人學習動機趨向功利化,同伴競爭壓力過大
學習動力是驅使學生努力行動、探索求知、發展自我、實現價值的源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通常學業要求高、任務重,製度化集中投入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需要與學生較強的學習動力相匹配,才能實現充分利用、達到較高的培養效率。
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近年來拔尖學生的平均學習動力強度減弱,尤其是求知驅動的學習動力顯著下降,而為了就業升學的學習動力顯著上升,學習動機呈現出功利化趨勢。
最近幾年,我們也註意到拔尖學生感受到的學業負擔有所增加,這些學生中描述“我感到學業任務設置得太多、太滿”的比例上升了4.80%。如何在保證學業挑戰性的同時,避免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天賦得到激活和解放,促使高能力的學生保持活躍狀態,是下一步需要解答的問題。
同時,在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軌跡中,不能僅關註教育條件、物質保障與製度資源的投入,來自同伴的精神財富和群體氛圍同樣重要。對比兩次調查結果發現,相比於拔尖計劃1.0時期,拔尖學生在拔尖計劃2.0期間所感受到的“和同學在學習上暗自較勁”上升3.00%,“同學間令人倍感壓力的惡性競爭”上升了14.20%,這一現象值得高度重視。
適度的競爭無疑可以激發拔尖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他們追求卓越。但是,過度競爭也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後果,包括引發心理問題、削弱合作精神等,這些都有可能抑製真正具有創新潛力的人才的湧現。
出路:國內深造比例顯著增加,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得到強化
被精心栽培的拔尖學生的畢業去向,一直是社會各界關註的焦點,他們的發展路徑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長,也牽動著國家人才戰略的實施成效。
調查結果表明,隨著拔尖計劃從1.0時期推進到2.0時期,拔尖學生本科畢業後選擇國外深造比例減少,國內深造比例大幅提升。其中,國外讀博比例從55%下降至25%,國外讀碩比例從7.1%降低到3.3%,而國內讀博、國內讀碩比例分別從15.9%、7.1%上升至40.9%、14.5%。這與國際形勢、就業“性價比”、研究生擴招以及強基計劃提供的本研一體化培養政策有關,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巨大潛力。
培養具有原始創新能力、能夠解決“卡脖子”尖端技術,這是拔尖創新人才面臨的重要使命,也是當前一流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對比兩次調查結果,三項指向創新能力的指標得分均有提升。其中,“我經常會產生一些創新的主意或想法”“我會向他人推介自己的想法並力爭獲得認可”“我會力爭所需資源以實現自己的科研構想”的得分,分別提高了4%、4%和5%,但絕對水平仍有提高空間。創新能力的培養無法在短期內一蹴而就,而需要更長時間的環境培育,這依賴高等院校、中小學校、家庭、學生、企業等社會力量共同努力構建適宜創新人才成長的土壤。
每位拔尖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各項能力的增減值測評可以直觀反映拔尖計劃的培養成效。對比兩次調查結果可以發現,拔尖學生對自身“克服流俗意見和偏見,進行獨立思考”“審辨、反思、多角度地看待問題的能力”等思維能力的增值評分提升了19%,在“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壯誌”“想到自己對社會和弱勢者應當負有的責任”等誌向方面的增值評分較為穩定,但在“對各種科學研究水平的判斷力、辨別力和眼光”“對自己的專業在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價值與前景的理解”等方面的增值評分降低了6%。另外,在“與他人協作共事”“求知好奇心”方面的增值評分也略有降低。這說明,我國一流大學在針對拔尖創新人才的人生誌向、科研品位、好奇心等方面自主培養能力仍有待提高。這些方面與精深的專業造詣有關,但更需要與之相稱的人文教養。
未來:高質量師資仍是稀缺資源,需進一步提質增效
拔尖計劃實施至今已有15年,在此期間,我國一流大學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理念、體製機製、資源整合、培養舉措等方面積累了諸多經驗,並初步培養出了一批投身基礎學科,在國內外頂尖大學中從事科研工作的青年人才,可以說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當前的拔尖計劃也面臨缺乏有效的選才工具、高質量師資短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未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等問題。在此,我們基於研究成果提出建議:
首先,在高考製度下探索能夠有效識別特殊天賦才能的選拔體系。我們建議,可考慮優化學科競賽在特殊才能選拔上的獨特作用,從體量規模、題目設計、科目設置等方面對學科競賽製度進行製度優化。同時,對於既無法完全脫離高考成績、又在一定程度依賴高校校測成績的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選拔方式,可考慮探索更多具有公信力並能充分體現院校品位與學科特質的前置性測評工具,以輔助高校和專業進行針對性選才。
其次,需要加強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資質的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當前,各一流大學的拔尖項目在經費、校舍、實驗設施、出國機會、精英導師團隊等軟硬件資源投入上已與國際頂尖大學的培養條件相近,相比而言,高質量教師仍為稀缺資源。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經興起的各類大中貫通的實驗班,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跳級或彈性學製的意味。在這類特殊軌道上的學生因為罕見的才能,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具有相當特殊且差異很大的教育需求。當前,我們的師資水平還不能完全適配,往往只是在學科內容上提前教學或學術性的拔高。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建立起針對培養拔尖學生的師資養成體系,特別是在人文素養、社會情感發展等方面還不能為這些特殊軌道的學生提供與其專業特長旗鼓相當的全面教養。這種情況下盲目“拔高”和“超前”未必構成優勢,反而會造成教育虧欠和失衡。
事實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僅事關國家未來的建設發展,也關系到每個家庭與學生的前途與命運。當前,國家、地方乃至學校層面不斷升溫的拔尖計劃,強烈擾動著家長與學生的神經。我的孩子要進入拔尖計劃嗎?我的孩子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嗎?對於這類問題,其實並無標準答案,是否選擇進入拔尖計劃的前提,是對學生天賦才能的理性評估和對拔尖計劃的充分認識。
一方面,拔尖計劃是面向少數具有特殊天賦才能人群開展的教育實踐,並不適合所有人,是否適合進入拔尖計劃需要家長對子女的天賦及其在人群中所處的位置具有充分、客觀而專業的認識。另一方面,需要註意的是,拔尖計劃旨在培養解決“卡脖子”問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科技創新人才,其本質上是為國育才、為國選才,而不是“能者多得”。拔尖計劃中傾斜投入的教育資源最終是為了引導具有罕見天賦的個人願意付出努力並服務於公共利益,而非為取得更高學業成就的學生提供的額外獎勵,為了短期的個人私利而違背政策初衷進入到拔尖計劃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