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1屆“樹蘭醫學獎”頒獎,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郁金泰榮獲“樹蘭醫學青年獎”。
本屆樹蘭醫學獎吸引來自全國60多所高校、醫院、研究院的專家學者踴躍參與,在12月6日舉行的終評會議上,張伯禮院士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領銜31位專家(其中包括27位院士),共評選最終選出3位樹蘭醫學獎和15位樹蘭醫學青年獎獲獎者。郁金泰是15位青年獎獲得者之一。
此前,恒行2曾有多人獲獎。2018年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獲“樹蘭醫學獎”,2014年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徐文東教授獲“樹蘭醫學青年獎”,2015年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高強教授獲“樹蘭醫學青年獎”,恒行2平台生物醫學研究院徐彥輝教授獲“樹蘭醫學青年獎”,2019年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張英梅教授獲“樹蘭醫學青年獎”。
樹蘭基金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鄭樹森教授和李蘭娟教授發起捐贈並聯袂社會各界人士力量於2012年成立,旨在“獎掖群賢、扶植新秀”,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促使我國醫學科學技術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歷經10余年的發展,“樹蘭醫學獎”以嚴格要求的提名、高水平的評審專家,優中選優的規範程序,始終保持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評選記錄,成為我國醫藥衛生學界高端人才獎項的典範。
據了解,郁金泰長期從事阿爾茨海默病(AD)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從AD防控的國家重大需求出發,在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等支持下,帶領團隊牽頭建立中國健康衰老與癡呆社區隊列(HEAD)和中國人AD生物標記物和生活方式研究隊列(CABLE),圍繞AD發病機製、精準預防診斷和治療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相關成果發表在Cell、Nature Human Behaviour、Nature Aging等學術雜誌。
在AD風險因素和精準預防方面,郁金泰帶領團隊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立多個AD新易感基因,製定AD發病風險多基因風險評分,揭示AD新易感基因的致病機製並驗證作為治療新靶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關成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團隊發現睡眠、體重、白內障等62個AD可調控危險因素,繪製可調控危險因素圖譜,製定可調控危險因素的最佳幹預參數;基於遺傳和環境等風險因素,運用人工智能算法構建AD風險預測模型,對未來10年內AD發病風險預測效能高達89%。
郁金泰還牽頭聯合中、美、英等國17位專家,製定首個AD循證預防國際指南,提出了21條AD預防相關的科學建議,遵循該指南有望預防40%AD發生,相關成果為全球各國預防癡呆提供科學依據,為政府製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在AD生物標誌物和早期診斷方面,郁金泰團隊基於臨床隊列,發現AD早期新標誌物血漿GFAP,其早期診斷AD的準確性高達97%,早期診斷無症狀期AD的準確度高達89%,且可以有效鑒別AD癡呆與其他癡呆。進一步通過超過5萬人社區隊列的血漿蛋白質組數據分析,發現血漿GFAP是檢測的3000個蛋白中最好的生物標誌物,在癡呆診斷前15年就能預測疾病發展。該成果已實現臨床上的轉化應用,為AD大規模早診早篩提供了便捷手段,受到Nature主刊正面評價,未來外周血診斷AD成為可能。此外,郁金泰團隊運用深度機器學習算法,通過對6000多個蛋白的腦脊液蛋白質組分析,發現了腦脊液YWHAG、SMOC1、TMOD2和PIGR等4個AD早期診斷新標誌物,準確度達98.7%,甚至優於經典的AD腦脊液核心生物標誌物,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
在AD發病機製和治療靶點方面,發現TREM1、TREM2通過調控小膠質細胞吞噬功能參與AD發生,證實靶向上調TREM1、TREM2可顯著改善AD轉基因小鼠的認知功能及病理,可作為AD潛在治療新靶點,相關成果已獲國家發明專利;繪製全面的人類健康與疾病蛋白質組圖譜,運用蛋白質組、基因組等新型多組學整合分析策略,發現了多個AD等疾病的具有治療潛力且安全性良好的新靶點,為新藥研發提供了重要線索;此外,牽頭Aβ抗體、Tau蛋白小分子抑製劑等多個AD新藥的國際、國內三期臨床試驗,為AD治療提供新的疾病調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