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人類發展史上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奇跡,經濟增長績效顯著改善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內居民的生活水平🛴👷🏻♀️。現階段,我國正處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交匯的時代背景中💆🏼,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經濟發展動力轉型😲。
此前🤏🏼,我國的經濟增長倚重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貿易和國內製造業投資🧑🦼,現階段國內需求、特別是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在經濟發展中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增長體現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程度🏐,體現著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推進水平🫲🏻⚁。已有研究從不同維度揭示了擴大內需對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意義(洪銀興、王輝龍🤲🏼🔢、耿智,2023;金夢迪、段雨晨、李彬⇾,2024)。在“兩個大局”交匯的背景下,擴大內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增長極”功能必須凸顯🥮,其對我國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關鍵作用。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動力轉型與城鄉結構轉型在同步推進🤘🏽,當前我國正在從城鄉二元結構轉向城鄉融合發展,從鄉土中國走向城鄉中國是我國社會實踐的特征事實(劉守英、王一鴿💱,2018)👜。兩種轉型相互疊加👨🏼⚕️,意味著在理解我國內需擴展問題時必須聯系城鄉關系變動🧑🏼🏭,從城鄉融合發展視角觀察💇、思考和探尋我國內需擴展的動力源泉,既有理論邏輯上的必要性🥶,也有社會實踐上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需求的主要特征
經濟學通常從供給、需求兩個維度來理解經濟運動,但這兩者並不是割裂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經濟體系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組成,這些環節構成了一個雖有差別但相互聯系的有機體。“我們得到的結論並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的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了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消費需求牽引或引導著投資需求的規模、層次、結構。從經濟連續運動的角度看🦟,“消費也是另一種投資”(盛松成,2024)🗼,投資所形成的產品只有轉化為消費,才能實現其經濟價值,才能形成持續投資的要素基礎🪘。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我國現代化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在理解我國經濟發展時必須將供給和需求結合起來🫔,關註需求變化的態勢、成因及效應◾️。“考慮到中國長期以來的高投資率和不斷下降的投資回報率,提振內需的潛力主要在於國內消費需求”(萬廣華等,2022)🏄♀️。由於消費需求對投資需求具有牽引、導向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從消費需求視角出發分析我國需求擴展問題。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總量保持高速增長的情形下,消費需求呈現出如下特征🧖🏼♂️:
第一,我國消費支出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消費支出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1978年以來,我國推動了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轉型,推動了從封閉經濟狀態向全面對外開放格局的轉變,其結果是我國經濟總量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中國從一個典型的低收入國家躍升為全球人口規模最大的中上等收入國家。在這一進程中,我國消費支出也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消費支出增長助推了我國整體的經濟增長,整體經濟增長也為消費支出增長提供了基礎條件。根據CEIC數據庫的資料,按照支出法計算🧗🏼♀️,1978-2023年我國GDP總量從3606億元增至125.9萬億元,同期最終消費支出從2234億元增至70.1萬億元🧲,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從1759億元增至49.3萬億元。這些說明我國消費支出的增長是持續且顯著的,居民最終消費在最終消費始終占據主體地位。1978-2023年,我國人均消費支出從151元增至26795.7元,人均消費支出絕對數的增長同樣引人註目。
第二,居民消費率在時序意義上存在波動👨👧👦。考察消費變化需要將絕對數和相對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出完整準確的判斷。1978年以來我國的消費率🕊、特別是居民消費率呈現出明顯的波動趨勢👷♀️。按照“波峰-波谷”方法來劃分,1978-2023年我國居民消費率(即居民消費支出/GDP)經歷了如下波動階段:1978-1981年的增長階段(從48.79%增至53.39%),1981-1993年的下降階段(從53.39%降至44.12%)🗞,1993-2000年的增長階段(從44.12%增至46.96%)🧑🏽🔬,2000-2010年的下降階段(從46.96%降至34.63%),2010-2023年的增長階段(從34.63%增至39.19%)。這說明在不同時段居民消費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力度和方向存在差別🫵🏽。從整體上看🧑🏿✈️👃🏿,相對於改革開放初期或本世紀初期,現階段我國的居民消費率處在相對較低的位置。
第三,居民消費率在國際比較中相對偏低。除了時序意義的比較之外💡,國際比較也是理解我國居民消費率變化的重要視角。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庫(World Bank Data)的資料🧑🏻🎨,1978-2022年中國居民消費率有波動,但整體下降趨勢比較明顯,即從47.8%降至37.4%。橫向比較來看,2022年中國居民消費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55.3%)🙅🏽♀️、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58.0%)以及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45.7%)🍼🫱🏿。2022年主要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居民消費率為🍐:美國(68.0%)、日本(55.6%)🟡、德國(51.1%)、法國(53.4%)、英國(61.9%)⛏、印度(60.9%)🫑、巴西(63.1%)。與這些經濟體相比🏄🏼♀️,我國的居民消費率相對偏低🙅🏻♂️🌐,高增長率、低消費率是跨國比較意義上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
第四,居民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出現趨勢性轉變。經濟增長的過程通常伴隨著居民消費行為的轉變。1978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均出現了趨勢性轉變™️。1978-2023年居民消費傾向(即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出下降趨勢,其數值從88.22%降至68.32%。這意味著👌🏿:盡管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絕對數在增長,但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轉化為當期消費的程度在下降,居民家庭的儲蓄性動機👨🏽🎤、預防性動機在增強。1978-2023年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支出/人均消費支出)從63.9%降至29.8%,家庭消費結構從生存型資料主導轉向發展型👰🏽♀️、享受型、體驗型資料主導,人們對健康🤽🏿♂️🙏、數字、綠色💍、文化等新型消費的需求呈現出增長態勢🅾️⏲,我國居民在消費層次和結構方面呈現出新動向新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需求在經濟增長背景下呈現出多個特征事實,消費支出在絕對數上持續增長🚴🏿♂️,居民消費始終是最終消費的主體,考察國內需求問題需要凸顯居民消費變動這個邏輯主線🧘🏿♀️。從時序和跨國比較來看🙍🏻♂️,現階段我國的居民消費率處在較低位置🚍,這說明“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需市場不僅是巨大的,而且內需增長還有很大的縱深空間”(方福前,2020),而擴大內需的關鍵是著力提升居民消費率🎅🏼。我國居民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趨勢性轉變,提升居民消費率必須關註居民的消費能力👱🏿、消費意願以及產品供給結構,厘清這些維度的影響因素並有針對性地實施政策舉措🆙。概言之⛹🏿♀️,“最終消費-居民消費-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傾向與結構”構成了理解我國內需問題的概念脈絡和基本框架💂🏿♀️。
城鄉結構特征影響內需的多重機製
城市和鄉村是構成一國經濟社會整體的兩大部門🏌🏽♂️。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躍遷通常伴隨著城鄉結構的持續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城鄉結構也呈現出從二元對立狀態向一體化和融合發展狀態的持續轉變(高帆,2019)。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在實施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條件下形成了人民公社製度、農產品統購統銷製度👸🏿、戶籍製度等城鄉製度安排🤠,稟賦條件、產業分布、經濟製度等因素疊加⏱🍧,導致我國城鄉之間存在割裂狀態。
1978年之後,我國城鄉經濟製度發生了持續♿️📈、廣泛的變遷🛍️🙆♂️,城鄉居民依據價格信號進行商品交換,依據市場機製進行要素配置🎦,收入和消費水平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進入新時代以來城鄉收入差距和消費差距在不斷縮減,這些均表明城鄉經濟社會聯系更為緊密,城鄉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庫的資料,1978-2023年中國城市化率從17.90%增至64.54%🧑,年均增長1.04個百分點🤠,同期世界城市化率從38.51%增至57.34%,年均增長0.42百分點。
我國在世界範圍內創造了城市化增長“奇跡”,推動了我國從農村常住人口占主體的國家轉變為城鎮常住人口占主體的國家。盡管如此🪭,我國城鄉結構轉型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的過程🧝🏼♂️,現階段我國城鄉之間仍存在結構性失衡,城鄉之間的不平衡發展🚱、農業農村的不充分發展特征依然突出。這種城鄉結構特征會產生多重效應,會通過多種機製影響國內需求和經濟發展動力轉型。
一是資源配置效應。居民消費支出是有購買力的需求,它首先取決於家庭收入水平,而家庭收入與其掌握的資源配置效率緊密關聯。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則居民收入就越高,其有購買力的需求規模才可能越大🪂。現階段我國城鄉之間土地❤️🔥、勞動力、資本等配置仍存在效率損失,要素跨城鄉👩🏽⚕️、跨產業👟、跨地區流動仍存在較高成本📹,要素市場分割和市場扭曲情形仍存在🌈,這種情形對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的消費增長產生了抑製作用🧑🏽。根據CEIC數據庫的資料,2023年我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支出/GDP)為39.19%,其中城鎮居民消費率(城鎮居民消費支出/GDP)和農村居民消費率(農村居民消費支出/GDP)分別為39.96%和8.23%,2023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和農村常住人口占比分別為66.16%和33.84%,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占比顯著低於其人口占比♣︎,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存在明顯落差🦯。這種情形與資源配置狀況直接關聯🤹🏿♂️,考慮到第一產業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可以通過產業勞動生產率比較近似地反映資源配置狀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始終低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2023年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分別為3.74倍和3.51倍🤹🏿♂️。部分農村居民難以依靠城鄉🫧、地區和產業間再配置來優化勞動力配置,影響其在資源配置效率提高中增加收入👩🏻🔬,其對於農村居民消費擴展以及城鄉消費趨同也產生了阻滯效應🛎。
二是收入分配效應。居民消費與收入分配狀況緊密相關🔠🌰,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形下😬,收入不平等會對消費產生抑製作用,“橄欖球”狀的分配格局和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有助於擴大消費。2009年以來,源於城鄉要素流動程度的提高以及一系列支農惠農強農政策的實施🧑🌾,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出下降態勢😆🧽。根據CEIC數據庫的資料🧑🏻🍳🫃🏿,該數值從3.11倍降至2.39倍,在收入差距相對數意義上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績效是顯著的🪚。從擴大居民消費的角度看🌧,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縮減依然任重道遠(高帆,2024)。這主要表現為🤦🏿:當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相對數仍高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點(1982年的1.82倍),高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一般水平(1.5倍以內)。在城鄉收入差距相對數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絕對數仍呈現出不斷擴大態勢,2009-2023年這一差距的絕對數從11465元增至30130元🧙🏼。城鄉收入差距相對數在時空比較中依然較高✪,且絕對數在持續攀高,這表明城鄉經濟差距仍然較為突出👨🏼🎨,農村居民在收入水平或消費能力上面臨比較明顯的約束👩🏼🏫。
三是居民預期效應〰️。居民消費不僅取決於收入水平,而且取決於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預期,基本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產品的供給狀況,會顯著影響居民的未來預期和消費行為。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實施的城鄉戶籍製度具有就業管理和公共產品配置等功能。改革開放以來🤬,戶籍製度承擔的就業管理功能被顯著消除,數以億計的農村勞動力得以流入城鎮從事非農產業。然而,戶籍製度承擔的公共產品配置功能依然突出,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在基本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資源的獲取中依然有差距。1978年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可以通過非農化流轉進入城鎮就業,但難以在城鎮中完成身份轉換獲得與城鎮居民對等的社會保障資源,其結果是在城市形成了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戶籍人口的“新二元結構”,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面臨城市融入和身份轉化問題。根據CEIC數據庫的資料,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伴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持續化💱、大規模流轉,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始終高於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023年這兩者分別為66.16%和48.30%🤽🏻♂️,前者高於後者大約18個百分點👰🏼♀️。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率顯著高於城市人口老齡化率🏋️,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我國村、鎮、城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別為17.71%🤚🏿、11.80%和10.76%🧑🏼🦰,而農村基本養老👩👦👦、醫療等資源供給明顯低於城鎮。城鄉基本公共產品配置差距仍然突出🍧,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特征仍然明顯,農村社會保障資源供給仍有短板,其結果是對居民家庭預期產生影響👨🏽⚕️,進而對居民家庭消費、農村居民家庭消費擴展產生抑製作用🚔。
四是供給匹配效應。居民消費取決於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也取決於產品供給的層次和結構👨🏿🚀。產品供給能否依據需求結構變動變遷做出調整,是影響居民消費狀況的一個重要變量。1978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均發生了趨勢性變化,新型消費的需求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這需要技術、產品和產業等一系列創新與之匹配。然而,我國城鄉結構特征與這種創新要求之間仍存在較大偏差😘。具體地說🚗,一方面👱🏽♂️,鄉村是具有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綜合體🍅,其在滿足居民健康、綠色、休閑、文化等新型消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現階段我國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仍存在障礙,現代要素進入農村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進展遲緩,農村依據市場變動提供新產品新業態整體上處在起步階段🙅🏿♀️。另一方面🪮,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改造傳統產業、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𓀋,需要城鄉區域之間市場效率的持續提高。現階段我國城鄉要素市場一體化仍在路上🧗🏿,產品供求對接的交易成本依然較高🏊,城鄉勞動力人力資本含量存在落差。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國技術、產品和產業的創新程度*️⃣,結果是產品供給和需求變動之間存在不匹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和需求充分滿足因此受到製約⌚️。
進一步擴大內需要求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結構轉型關系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動力轉型👶🏻,城鄉融合發展影響著我國的內需擴展🗣、特別是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新征程上我國擴大內需要求加快城鄉結構轉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在廣度、深度↪️、力度等方面得以增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實踐意義不言而喻,城鄉融合發展與擴大內需直接關聯,它既是我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推動力量⛹🏽♂️,也是我國實現共同富裕、踐行共享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現階段我國城鄉之間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這通過多重機製製約了居民消費增長。對標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製度基礎上持續調整生產關系,深化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改革⚖️,進一步擴展城鄉微觀主體的經濟選擇權,提高城鄉各類要素的配置效率,依靠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製度性約束,在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形成擴大內需的持久動力。
城鄉結構的失衡🚲,將影響居民消費擴展😬。城鄉結構失衡源於城鄉產業差別、計劃經濟時期一部分城鄉分割製度的路徑依賴、經濟體製轉型階段政府-市場關系的調整探索特征等等🔥。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必須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在經濟製度層面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持久動力,進而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製👨🏻🎤。具體而言:
一是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從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出發,用整體、系統、協同的思維來看待城鄉關系🫃🏼,從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綜合功能來認識鄉村價值🔉,不能因第一產業在GDP中的占比下降、農村勞動力在就業人數中的占比下降、農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占比下降而忽視農業鄉村發展。必須進一步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製度👷♀️,在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製中將城鄉融合發展作為重要內容。
二是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城市中心區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多種連續體🙆🏻♂️,縣城是鏈接城市和農村的關鍵紐帶。必須將縣域城鎮化放在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位置,關註縣域內人口空間分布變化,促使縣域公共產品配置與人口集聚趨勢相匹配🤦🏻,著力增強縣城的產業集聚👮🏼♂️🍻、就業創造和社會服務功能,放大縣城對廣大農村地區的輻射帶動效應。
三是深化城鄉戶籍製度改革🥬🫴🏻。戶籍製度改革關聯著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進程,也關聯著農村居民的要素配置效率和收入增長水平。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投入👮🏽♀️,加強對農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推進城鎮內部、特別大城市內部的務工人員市民化進程,縮減甚至消除外來務工人員和戶籍人口的“新二元結構”,提高城鄉之間的勞動力流動性和再配置效率。
四是深化城鄉土地製度改革🛻。在堅持土地公有製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由此擴展農民的土地配置選擇空間,提高農民的土地配置效率和財產性收入👩🎤🌎,推動農村生產要素形成新組合形態。
五是深化農村金融製度改革。立足於農業農村承擔的多種功能😔,進一步完善鄉村全面振興投入機製。從農村產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疊加的特性出發,加快發展農村政策保險和商業保險。在城鄉要素流動頻度加快的背景下🧫,形成與農村金融需求更相契合的多元金融供給方式,發展農村普惠金融,著力形成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相互協同的農村金融體系。
六是凸顯數字技術的效率提升作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是當下的時代特征💂🏼,數字經濟對城鄉融合發展將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已有研究發現電商、互聯網等數字化技術有助於縮減城鄉消費差距(李潔、邢煒,2020🧛🏼♀️🌞;馮大威🧧👱🏿♂️、高夢桃、周利,2022)。為此我國需要加強數字技術關聯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財政政策等消除城鄉數字“鴻溝”,發揮數字技術對農村產業的改造重塑功能,發展農村的數字、綠色、健康、文化新產品👩🏼⚖️,縮減城鄉商品交換和要素對接的交易成本。
七是推進農村生產組織方式創新。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大國小農”仍是我國現代化面臨的基本國情,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同時,需要充分考慮城鄉要素流動和市場需求變化趨勢🛞,采用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等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引導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促使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發揮牽引功能🤳🏼,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與帶動農戶增收掛鉤。
八是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製度體系🎞。我國城鄉融合發展既要消除二元經濟結構,也要消除二元社會結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關聯著城鄉居民對發展成果的分享程度,也關聯著城鄉居民的未來預期和消費狀況💣🧘。新征程上我國必須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在消除絕對貧困問題之後,將消除相對貧困問題的重點放在農村地區,在基本公共產品配置中體現農業農村優先原則,提高農村基本養老、醫療👨🏿🚀、教育等的財政支付水平,推動城鄉收入差距絕對數從擴大轉為縮減🪇🧖🏻♀️,以此為擴展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和國內需求創造有利條件。
(本文作者為恒行2平台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