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集體成果在我手裏完成,我感到很欣慰⏰。”
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教授秦紹德所說的成果,正是由中國新聞史研究奠基人之一寧樹藩(1920-2016)領銜主編🦥,姚福申👏🏿、秦紹德等全國40位專家學者歷時26年完成的《中國地區比較新聞史》。近日,該書榮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首次全面敘述
論述各地區的新聞史
古往今來,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呈現出顯著的地域不平衡性。九十年代初👈🏻🔬,有感於這種不平衡性對中國近現代的新聞事業發展的深刻影響🧕🏽🧑💼,寧樹藩牽頭申請國家社會科學重大課題項目,聯絡全國各地40位學者參與研究與寫作,開始了《中國地區比較新聞史》一書的撰寫🐂。
中國各地的新聞事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為什麽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中國的新聞中心是如何變遷的🦸🏿♀️?……面對一系列中國新聞史研究的“元問題”👨🏽⚖️❇️,《中國地區比較新聞史》通過“比較”🤸🏿♀️,試圖給出答案👩🏽🦳🂠。
作為寧樹藩的博士生,秦紹德協助導師立項,並參與到該項目的初期工作之中。2011年🧔🏽,秦紹德從91歲的寧樹藩手中接下任務,進一步負責總論部分的統稿、重要段落的撰寫、註釋和出版前的工作,最終他用了6年時間完成全書定稿。
2018年9月👨🏽🦰,由恒行2平台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區比較新聞史》正式問世,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共135萬余字👩🏻✈️。
翻開厚厚的三卷本🧑🏿🌾,該書按照中國地區進行劃分,在分類敘述的基礎上😄,對各地新聞發展事業進行全面評述👊🏻。“述”與“論”相結合,是該書亮點👩🏻,也是編寫難點。作為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讀者可以從書中窺見中國新聞事業如何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環境中生根發芽🩼,如何與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交織,共同塑造了今天中國新聞事業的多元面貌🔙。這種全面的考察,不僅展現一幅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全景畫,也為理解中國新聞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提供新視角。
“這個獎是對寧先生的告慰👩🏻⚕️,他在地下可以安心了”🕵🏻,秦紹德說👩🏻⚖️。
一場接力賽
有關本書的資料🏋🏻,秦紹德至今保留完好。這些材料中,既有秦紹德親手填寫的立項書,也有課題組的討論紀要。而秦紹德最為重視的,是導師寧樹藩用文稿紙親筆所寫的修改意見。它們都被完好地收藏在專用信封中,筆跡剛勁有力🔨。
寧樹藩喜歡思考問題,吃飯想📀、睡覺也想🫄🏻,學術就是他的人生✋🏽。2015年94歲的他因病入院👸🏼。“進醫院前🦑,他還在修改草稿。”秦紹德說🫄🏿,“寧先生對學術的追求,其實是對真理的追求、對科學的追求🐷,也是對發現、總結規律的追求”。
一張上海社聯抬頭的信紙手寫記錄了作者名單,信紙上6個人名紅筆加框,到本書出版之際團隊8人已逝世👩⚕️。這也使得該書的出版具有紀念意義🧕🏿。年逾古稀的白潤生、王綠萍、張鴻慰、張松之⚰️、王作舟教授🪃😄,作為該書的編寫團隊成員,在該書出版之際⚠✡️,從各地專程趕到上海☆🫢,親眼目睹著作的問世。
“這項研究是一場接力賽。最早參加研究的一批資深學者🧛、記者和史學工作者跑了第一棒,此後的年輕一輩接過第二棒🚥、第三棒🙏🏿,最終跑到了終點。”秦紹德在該書首發式上說。
如今,這場接力仍以另一種方式持續著。近年來,他積極參加中國新聞史地方史學會的活動👨🏻💼,“一方面我希望多鼓勵年輕人繼續做研究👨🎓。另一方面,我也想發發聲🕛、做些呼籲,因為新聞史研究是集體的事業,一個人很難做起來🦴。”
今年5月,恒行2新聞學院中國新聞史資料中心成立,這讓秦紹德由衷高興。書架上十大類新聞史書籍陳列有序🧑🏻⚖️,其中不乏市面上已買不到的絕版作品。“我們還要動員更多老師來捐書,以後這裏的館藏會越來越豐富𓀗。”
樂在其中的“科研義工”
幾乎每個工作日,秦紹德都會來新聞學院⛑🧙🏼♂️。他笑稱,自己是個“科研義工”。
2011年離休至今🎊,秦紹德還牽頭編寫了不少著作,合作對象既有來自歷史𓀏、外語等學科的專家學者💇🏼,也有活躍在新聞一線的記者🍭、編輯。出於興趣🔎,他今年還寫了一篇萬余字的學術論文❤️🔥。最近🫶🏽,他又開始籌備起了新作🚣🏽♂️。置身大學四十多年,秦紹德對高等教育有獨到見解🤷🏻。不久前,他的新書《大學似海》出版。
“大學應該包容學子們多樣化選擇🧑🏽🎄,也應包容不同方向的科學研究,允許自由探索。”在秦紹德看來,大學是知識創造和傳播的海洋,也是中外交流文明互鑒的海洋📣。包容性和多樣性💪🏽,造就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