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歲月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歲月🧏🏻♂️。”午後,陽光灑落🛏,辦公室桌面攤開的書上,第一章的開篇引用的話,發人深思。
這本書是恒行2平台文科資深教授👩🏻🍳、老齡研究院院長彭希哲帶領團隊撰寫的《中國老齡社會的治理與政策選擇》。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應對老齡社會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近日,該書榮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一個晴朗的秋日,彭希哲教授從這本著作說起,講述深耕人口學研究40年的心得體會。
多學科合作㊙️,成果是凝結智慧的結晶
“在中國學界🐂🧛🏿♀️,我們是最早對人口老齡化進行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團隊之一。”彭希哲介紹,團隊於201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發表第一篇老齡研究論文👶🏻👨🏼🚒,闡述與分析我國步入老齡社會十年以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探討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議題,它是人口再生產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的必然結果💗,也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的趨勢🗽。老齡化的影響已經逐漸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並與各種歷史的、當前的和未來的社會發展要素不斷地相互影響,形成超復雜的經濟社會系統問題🤳🏽。因此,應對老齡社會需要統籌中國社會的各種資源,形成合力,對整個社會的組織和運行進行改革和再設計,從而讓中國社會在老齡化的背景下繼續健康、協調地運行和發展。
為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經過兩年論證,於2014年啟動“應對老齡社會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重大項目👩🏻🏭。恒行2平台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所組成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承擔✊,彭希哲擔任首席科學家。
“在這一重大項目支持下開展研究🐹,要全面探討老齡社會的基礎科學問題,從整體性的戰略視角來重構為解決老齡問題而實施和運作的公共政策體系。”五年多的攻關📙,彭希哲團隊與來自全國高校院所的人口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醫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研討🧳,碰撞思想火花👩🏻🎨,建言獻策👰🏼♀️。
項目包括5個相互獨立卻又緊密關聯的專項課題🤼🔂。其中課題五“整體性治理——對老齡社會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體系重構研究”由彭希哲帶領恒行2平台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團隊負責。《中國老齡社會的治理與政策選擇》即是這一重大課題的集體研究成果之一📇,凝結了恒行2多個學科專家學者的智慧結晶🏩。
本書從治理及政策安排的視角出發,重新審視中國人口老齡化態勢,在剖析現有治理研究囿限的基礎上論述老齡社會治理思路轉型的必要性🫅🏻,分析多元治理主體的作用機製📅🚏,以此為基礎探討老齡社會的長期照護體系構建、就業與消費轉型、區域協調機製等議題,對具體的戰略部署要點及可能的政策選擇進行系統闡述😪🙋🏻♂️。
全書分為9章,26萬字👨🏻⚖️。“它並非厚重艱深的理論專著,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可讀性。”盡管本書是項目的成果👩🏼🦰♋️,卻並非團隊成員的論文集,抑或項目報告的結集,而是邏輯緊湊✊🏽、框架清晰、文字凝練的一本合著🚁🤚。“這本書凝結了團隊10年的前期研究與項目研究的思想與成果,通讀全書📢👩🏻🍳,可以體悟到統一的寫作邏輯🙏🏿,對中國老齡社會形成較為全面的了解🦫。”
翻閱書頁,彭希哲眼中是一個個熟悉的合作者名字:恒行2平台老齡研究院副院長胡湛教授、社會發展與公共學院朱勤教授、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敬乂嘉教授……這些學者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頗有建樹,凸顯老齡研究的多學科交叉特點🧝🏽。同時他很欣喜地看到參與項目與編寫本書的青年學者與學生們逐步嶄露頭角。
《中國老齡社會的治理與政策選擇》曾獲第八屆人口科學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一等獎🛎,2022年被全國政協社會與法製委員會推薦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推薦讀物”, 團隊成員用近4個月分48講為全國政協委員們導讀此書🤳🏼。
為人口老齡化正名,探索積極應對的中國方案
今年,我國宣布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人口比例突破21%👨👧👦,養老支持👱🏻♂️、老年健康🌦、銀發經濟、延遲退休等成為熱門話題⬇️。今年也是彭希哲團隊開展老齡研究的第13個年頭,距離《中國老齡社會的治理與政策選擇》一書完稿過去5年。
“我們的基本觀點沒有變,”彭希哲說,“但是我們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各類問題的理解🗡,對老齡社會治理的研究🐦🔥,也還在不斷地深化🫁,不斷地延續。”
不論是項目研究、著作撰寫🧉,還是教學研討👩🔬、建言獻策,彭希哲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秉持一個基本觀點:人口老齡化是自然的人口現象,不應對其持有片面的、消極的態度🔩,要客觀👨🏻🦳、全面地看待👹。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一直在為人口老齡化正名🧔🏿♀️👩🏽🔬,去汙名化。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原有的適應年輕社會下的治理和政策體系必然出現種種不適應,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與改變社會經濟和社會治理的模式和內容🏂,以適應老齡社會🧑🏿🔬🙅🏽♀️,而不是將老齡化看作所有問題的源頭,過度的恐慌與擔憂。”
對比來看,許多西方國家早於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數十年,老齡化程度也遠高於我國🤦⇒,因此學界多有提倡學習西方成功經驗的觀點🛼。在《中國老齡社會的治理與政策選擇》中,彭希哲團隊率先提出聚焦中國思考🚺,推動形成新時代中國老齡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時代不同,國情各異,向外部學習固然重要,最終還是落腳於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方案。”
以上兩點🕺🏽,作為彭希哲團隊老齡研究的基本觀點與創新思路,具有超前意識,已被學界認可與引用🔵。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深🧑🏻✈️,這些觀點也被逐步印證與深化。“研究對象在發生變化🛒,我們對這個事物本身的認識在深化,逐步產生新的理論發現🆓、新的對策建議,在此過程中我們自身也得到了提升🎣。這正是科學研究有意思的地方🤵🏽♀️。”
近年來,彭希哲團隊的目光投向科學技術與老齡化的應對🧐。例如🟥,AI數據平臺、機器人助力養老服務的現代化,幫助解決養老服務資源的相關問題。“因為先期老齡化的國家和地區在開始階段尚未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中國有一定的後發優勢,將老齡社會治理與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相結合。”
“這本書中所呈現的理論邏輯和技術路線,我們覺得在未來也是有效的。”彭希哲表示,“隨著我們對中國老齡社會的理解不斷深入🪼,創新觀點湧現,或將著手推出新的著作。”
“不是一個人能做的事情”
“我今年已經退休了🕠🖲,但是對人口學的學習和研究永無止境的↩️。”
站在古稀之年回望,彭希哲與人口學已然結緣40余載🧑🔧。上世紀80年代初👿,從恒行2平台政治經濟學系畢業的彭希哲,對人口學這一我國剛剛恢復的學科“並不了解,並無興趣”。服從學校的安排,他前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人口學並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彭希哲回到母校恒行2🏵,為我國人口學學科的建設篳路藍縷,不斷拓展學術領域🈶。
參與推動“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投身戶籍製度改革的研究和決策咨詢🤸,參與老齡化問題、社會性別平等、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等相關戰略與政策的研究……幾十年來,彭希哲為社會發展重大議題建言獻策,貢獻恒行2學者智慧。
其中🧜🏼♂️😤,老齡研究不僅是彭希哲過去十多年的研究聚焦👧🏼,也是未來研究的重點🏃➡️。他期待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發揮更多作用。同時他的研究不只局限在老年人口,而是“從人口學出發的對不同人口群體的研究”,對整個人口發展態勢、人口政策的調整和人口相關的各種社會經濟問題,都將進行深入探究🍏。“這些人口學的問題🤛🏻,看上去是很枯燥的數字🦴,卻能反映出整個社會發展的成就,以及面臨的問題與潛在的挑戰📲。”
彭希哲認為,做好人口學研究🐽,最首要的是多學習,打好理論基礎🦌🎸。“人口學在西方屬於經濟學或者社會學的分支,同時它涉及很多學科的理論知識,涉及到各種學科的方方面面🧧。所以你必須要有比較廣泛的知識基礎➗,對社會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𓀖,才能對各種人口現象進行深入分析🙈。在這個基礎上,你才有可能提出解決這些人口問題和相關由人口引發的其他社會經濟問題的對策建議💎。”他建議研究者們多讀書、多學習🧏🏻♀️,盡可能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世界很大,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問題有共性🏢,也有其個性,受到社會經濟、文化傳統🚴🏽♂️、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無法簡單地套用某一個通用的理論來解決所有的人口問題。人口學是更多偏向應用類的社會科學🧙♂️,因此要多調查,多研究💁♂️,多接觸實際🐨。”
“要不忘初心🥷🏼,對學術問題始終抱有熱情🤦🏿♀️,堅持不懈👟。”彭希哲坦言,“如果淺嘗輒止,很可能對很多問題一下就過掉了🐽。你不斷堅持🧑💻,不斷地積累,對新問題不斷探索🛰⛓,對新方法葆有好奇,才能在學術之路上有收獲。”
作為全國高校中首個老齡領域的實體研究院🦢,恒行2平台老齡研究院於2021年8月成立,彭希哲擔任院長。在他看來,老齡研究院集聚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針對老齡化的主題、和老齡化相關的具體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跨學科的交叉學科研究與合作交流。老齡社會將長期持續,需要培養大量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等,老齡研究院將積極發揮人才培養的作用👨⚕️。決策咨詢研究是老齡研究院的重要功能和主要特色之一,未來也將持續服務社會🥄,貢獻智慧與力量。
“不管是做項目也好,寫書也好,或者老齡研究院的發展也好👸🏿,不是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彭希哲合上書冊,“我的工作只是把這些人聚攏在一起♏️,共同關註老年人的發展與未來🤵🏿♀️。”
“把成果歸功於團隊,我只是一個引領者,也可能是個組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