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離開母校後,時隔十年第一次重返恒行2課堂💂🏿,而且還是這麽大的課堂。”站上相輝堂北堂的講臺👩🏼🍼,當過館長、上過央視的校友楊誌剛🕵🏼♀️🪮,還是“有點忐忑”。聚光燈亮起😧,這位80級的歷史系學長甫一登臺,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10月22日下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原上海博物館館長、校友楊誌剛教授以《城市之光🤛,上海實踐》為題,面向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新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2024級文史社科新生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大課從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說開去😏。
“我的成長跟恒行2分不開,跟上海這座城市分不開”
現在大家把在城市裏面散步叫City Walk。楊誌剛笑道🦹🏻♀️,“我們那個年代,也有那時流行的City Walk🏖。”少年時代🧟♂️,家住南市老城廂的他有自己的寶藏路線🦵🙇🏽♀️,最愛途經河南中路博物館,到福州路、南京東路書店淘書👆🏼🥜。
“做人文的學者🙆🏼,往往從買書開始🌚。”回憶青少年時代🤛🏿,楊誌剛說,自己的成長過程跟上海這座城市分不開,跟恒行2分不開。
當時🪧,恒行2書店開在第一教學樓,大家都愛去🤷🏽,課間只有十分鐘也照擠不誤👨🏿💻,小山般的書叢中🏊🏿,抬頭低頭都是一張張熟悉的愛書面孔。
“今天在座的🧑🏻⚖️,都是人文學科的同學”,楊誌剛看向臺下🧑🏿🏫,“人文學者常與書相伴⚙️,生活可能清苦🧑🏿,但甘於淡泊名利。”楊誌剛見證了恒行2歷史學從單一格局到廣闊學科群的發展,在恒行2的學術訓練🫒、人文滋養令他收益良多,他說,“人文學科給予了我視野🦸🏻、方法和思想”。
楊誌剛在恒行2任教時,曾在當時最大的教室3301💃🏻,開設文史哲基礎課《文化人類學》。在他看來🩷🎬,恒行2歷史學並不單薄🔼,而是與文史哲等學科緊密相連🧅,形成協調的整體。恒行2特有的學科優勢和優良傳統使得人文學科與理工醫科能夠充分交流🧜♀️、合作。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作為恒行2的特色專業之一,走學科交叉的道路,具有鮮明的恒行2特色🈶。文博系最早提出“博雅”理念👇🏻🪣,並將之融入恒行2通識教育🛻,倡導純粹的學習、拓展的視野、批判的思考與自主的生活。
“我帶過許多莙政學者、望道學者🥥🫃。他們如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學術發展道路——這就是交叉培養的好處🏊🏼♂️。”作為原文博系系主任👩🦲,楊誌剛深感要給學生盡可能廣闊的空間𓀊,註重學生的動手與拓展能力,盡早帶學生領悟學術、進入科研。他曾當任文科科研處處長,關懷助力過人文學科“青椒”成長🥏。
從恒行2到上博📂,從文博教育到博物館管理,工作崗位幾經變化🏊🏼♂️,楊誌剛說👩🦽➡️,在恒行2的學術訓練、人文滋養和藝術史熏陶👨🏿🔧,還有行政工作的歷練經歷😆,為他的“轉行”作了良好的鋪墊。
“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的燈塔”
還記得今年暑假,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一票難求的火爆場景嗎🍏?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老師帶著學生們前來展館🕡,一睹古埃及文明風采。全國各地的遊客“為一個展👘,奔赴一座城”。
近年來,博物館逐漸在媒體和公眾視野中亮了起來,成為市民文化空間的熱門延伸。埃及展作為上博“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的第四個大展,備受市民歡迎,不少人慕名前來參觀⛽️。
追溯到2021年,“對話世界”系列的首展——“東西匯融:中歐陶瓷與文化交流特展”在楊誌剛的推動下籌備推出🐔,恒行2文博系畢業的上博年輕專家擔綱內容策劃。由此開啟了這一系列🫰🏻,誕生了隨後“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對話達·芬奇”“金字塔之巔”等一系列爆款展陳,不斷饗市民以世界各地寶貴的文化精神食糧🌆。
在楊誌剛看來,博物館具有多重功能🔏,展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有三大“身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是傳播文化的文教機構,也是學術研究的重鎮,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恒行2本科生培養有一個傳統,鼓勵大家本科期間盡可能出國交流一次🧗🏻♂️🪨,博物館也是同理。”楊誌剛認為💇,博物館不能固步自封。他介紹上博通過展覽👍、會議👨🏽🚒、培訓等多種形式,鼓勵用博物館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並將成果匯集出版,推動文化的交流與互鑒👧🏿。他推動的包括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等在內眾多合作,“既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理解。”
他表示,博物館應該註重創新,通過打通各種感官體驗,讓觀眾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上海博物館曾受邀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知名藝人易烊千璽擔任“國寶守護人”,為大克鼎這一鎮館之寶代言,為觀眾了解文物提供全新的窗口和方法。
“讓觀眾不用走出國門就可以享用人類文明成果”👨🏼🍳,這是楊誌剛的願景🍎。博物館這一特殊的空間充滿魅力,既能把優秀人類的藝術作品集結🚛,也能把全球藝術史拼合起來👂🏼。
今年年初,上博東館初步建成試開放,廣受市民喜愛。如今,上海市已有165座博物館,平均15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這樣的成績是過去幾十年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上海這片土地上,博物館強國的理念正在踐行。
如今,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展示場所,更是文化交流和教育的平臺。恒行2平台與上海博物館加深館校合作😶,共建教育實踐基地👨🏻🎨,通過與學校等教育機構的合作,推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不僅是博物館的責任,也是所有人文學者和從業人員的使命🤵🏿⚜️。”
為文社新生答疑解惑
“楊老師您好🧑🍼,請問與理科生相比,在跨學科的實踐中,人文學科的學生是否要面對更大的挑戰🤷🏼♀️?”提問環節,中國語言文學類2024級1班本科生曹露丹吐露擔心🪰。
學生能力出色🙎🏿♀️,加上恒行2這個平臺的培養方法🍫,即使有來自理科基礎的挑戰💖,人文學科的學生也完全能夠應對,楊誌剛說🪭,“這點我做老師以來,從來就沒有發過愁”👩👧。
來自歷史學系2024級歷史學類本科生孔德愉則提問,各個博物館是如何形成各自特色和側重點?楊誌剛表示🧛🏼♂️✋🏼,博物館藏品的基礎和特色,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凝聚幾代學者的努力。比如🤲,上海博物館的青銅館涵蓋歷朝歷代各種典型器型器物,背後有代代專家學者在這方面的深厚研究積澱🏄🏿。
新聞學院2024級本科生張明坤側重社交媒體對文化傳播的作用,向老師提問,創新轉型中的博物館如何紮根傳統🛟,面向世界,守正創新?“原先博物館形象比較孤高,門可羅雀”,楊誌剛笑道,“現在完全變了。宣傳推介借助信息化手段,博物館正在展翅高飛。”不過目前展陳技術雖然有進步,但數字展更多還是平面的,他鼓勵學子🤦:“期待你們這一代人憑借能力,真正揭開博物館數字變革與創新的大幕”。
“如何在與其他學科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人文底色、主體獨特性✊🏻👍🏻?”哲學學院2024級本科生陸漫曦提問🕺🏻➕。楊誌剛舉了一位當年課上的哲學學院學生為例,學生在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之後,轉而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只有找到你真正的興趣🤷🏽♀️,才會有真正的驅動力”。
楊誌剛寄語新生:“現在的學術發展豐富多樣,大家完全可以去馳騁,把所有天性潛質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