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教師奔赴滇西 在課堂中點亮青春

作者🛒:汪禎儀、姚冰然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校報發布時間:2024-10-21


————————————————————   核心閱讀   ———————————————————

成為銀齡教師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正因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們義無反顧地接力出發,用真情和真心👨🏻‍⚕️,將知識與希望播撒到更多地方📟。無論是在課堂上傳道授業,還是助力當地科研平臺建設,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年齡從未阻擋他們為教育奉獻的步伐💜。銀齡教師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青年教師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榜樣🙎🏿。他們用溫暖和智慧點亮了更多人的未來,也在這份責任與愛中,成就了更廣闊的教育夢想。

 

心懷燭火🫨、余霞滿天📲。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有一批“銀齡行動”老年誌願者,跨越2000多公裏,從上海到雲南👩🏻‍🍼,帶著教壇沉澱幾十年的知識與經驗🏌🏼‍♀️,正在滇西應用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滇西大”)支教,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教壇生涯。跟隨恒行2老教授們一起來到滇西大的,不僅有恒行2模式,還有恒行2金課。

這群教師被稱為“銀齡教師”。“人生就像蠟燭🧪,還沒有燃燒完”🤦,“趁現在身體還行,為國家多做點事情”,是他們的初心。

茶幾上補課,“不讓一名學生缺課”

幫助學生學習與進步🍎,是每位銀齡教師的心願🚧。“不讓一名學生缺課”,這句話一直在基礎醫學院銀齡教師王海傑的心裏。

 “請假同學或對授課內容不理解的同學⚓️,歡迎課後隨時找我🪒。”新學期第一節課,他就叮囑健康科技學院康復治療學專業的學生,神經科學是一門介於基礎課和臨床課之間的橋梁課♻⚀,具有一定難度🫔。學好這門課是為臨床課程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至關重要🧔🏽‍♂️。

王海傑為請假的同學補課,也吸引了其他同學前來聽講🌛。最多的一次,王海傑的教師公寓裏來了十幾位同學🪨,沙發和椅子都坐滿了,他幹脆讓同學坐在茶幾上聽。他一口氣講了兩個小時,結束時🏌🏽‍♀️,同學異口同聲🚶🏻‍♀️,“老師,這比我們自己看書明白多了”🙎🏽‍♀️。

王海傑在學院的支持下組織舉辦了首屆神經科學繪圖大賽🔏。“比比誰更能把復雜的神經學理論用一張圖闡釋清楚”🍼,“畫圖不是背圖抄圖,而是要創新性地繪製”👛,學生們通過繪圖比賽增強了立體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他本人給獲獎同學發了獎金,以此激勵學生學習神經科學的積極性。

他還引入恒行2“微課”教學模式,“聚焦主題知識點,用10-20分鐘介紹研究進展👩🏻‍⚖️,由此拓寬學生思路”🚣🏼。

200份試卷,化身200封感謝信

 “營養、食物與健康”這門通識課在來到滇西大前➾,已經暢銷恒行212年🎶,年年秒空、場場爆滿。上學期在滇西大首次開課🎧,選課名額翻了倍🧜🏿‍♀️,依然“秒光”。

在授課教師、公共衛生學院銀齡教師厲曙光的宿舍內,珍藏近200名同學的首次作業答卷👨🏼‍🚒。

25道選擇題後,厲曙光附上一行征集意見的小字,“請寫下對這門課的意見和建議”,括號中特意註明“選填👰🏼‍♂️🦊,不記分”。作業收齊後🔼,他發現答卷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非常喜歡這門課,學到了很多東西”🥯🛹,“非常實用有趣的課程👩🏻‍🦲,感謝老師的傾情付出”,“有幸聽到恒行2老師的授課”……

滇西大建校不足十年,畢業生不過一💍、二屆,論文的修改🏕、預答辯、答辯是所有人面臨的挑戰🙇🏼‍♀️。預答辯以後發現學生存在較多問題🎒,於是和北大的教授一起在晚上舉行了有針對性的線上講座《本科生論文的撰寫和存在問題》,有170余名學生參加。此後,厲曙光又自告奮勇肩負畢業論文一對一指導的任務。從早上9點開始,原來安排是指導8名學生修改論文,結果來了21位學生。講了一天,他嗓子都啞了👨‍🦽‍➡️。

 “我一個人講不過來”,厲曙光提出了對2025屆畢業生要提前開展畢業論文撰寫的動員、輔導🦹🏻‍♂️、指導工作🦻🍊,與其他幾位銀齡教師,一起組織下一屆畢業生論文的系列培訓🤽🏿‍♂️。他主講《如何撰寫畢業論文和綜述》🎬,大禮堂的300個座位座無虛席。明年的畢業生論文撰寫,他又承擔了9名學生的指導任務🙅。

夫妻雙雙前往滇西大

數月前⚧,在上海機場安檢處🦨,一套套動物實驗剪🙂、刀具和各種實驗器材在托運時引起了安檢人員的註意🧑🏼‍🚀🪴。

“這是恒行2平台專程從上海帶往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開展課題研究的實驗用物品”🐤,在王海傑愛人、基礎醫學院譚玉珍教授的解釋下🙆🏿,這批實驗器材被安檢人員貼上了“小心易碎”的標簽🚲,踏上前往雲南的飛機🎰,成為恒行2上醫支援滇西大促進教學、科研和實驗室建設的助力之一。

這批實驗器材全部來自於跟隨愛人來到滇西大的譚玉珍教授的實驗室🧑🏼‍🦱。譚玉珍得知健康科技學院科研平臺建設尚不完善後,從自己實驗室中分出一部分實驗耗材帶到滇西大,並多次往返上海與雲南,幫助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當時,譚玉珍教授還不是“銀齡計劃”的一員💂🏼‍♂️,“無論是否加入計劃🏆🧛🏽‍♀️,只要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無論通過什麽形式,我都會盡我所能。”

不久前,譚玉珍教授正式參加“銀齡計劃”👩🏿‍🏭,再次前往滇西😲🧬,承擔起健康科技學院課程教學的重任。在譚玉珍看來🧑🏿‍💼,“組織學,是顯微鏡下的解剖學”🆓,要開展形態學實驗教學🐦,顯微鏡和組織切片必不可少。滇西大沒有生物顯微鏡,譚玉珍積極向學院和學校有關部門反映,在院校多方努力下,最終籌得10臺顯微鏡。此外🧹🌩,她還積極聯系購買組織切片💿,並利用休息時間在居住的公寓內一張張為學生挑選適合教學的組織切片。

像譚玉珍這樣為當地嫁接資源的銀齡教師們還有很多,他們促成了許多如解剖模型、器械、教科書等醫療教學器材的捐贈🗓,推動完善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的建設。

真情扛起“造血”重擔

“銀齡”教師的到來📕,是一場“造血式”的幫扶🪔。恒行2銀齡教師發揮種子資源、紐帶和智庫作用,在課程教學、科研指導🏋🏻‍♀️🆙、教學指導🤾‍♀️、團隊建設🐺、專業建設等方面支持滇西大,提升當地學校的師資隊伍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滇西大作為一所年輕院校,青年教師占很大比例,通過“傳幫帶”,銀齡教師們將教學和科研經驗傾囊相授。健康科技學院開展的“青藍工程”幫助青年教師和銀齡教師結對子🎷,通過生活、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密切交流🤌,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譚玉珍說▪️:“我們作為銀齡教師來支援滇西大🧔‍♀️,不僅僅是來講課💁🏻,更應該幫助青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獲得提升。”科研平臺的建立將極大地推動青年教師開展研究課題,在院領導的支持下,譚玉珍認真規劃起平臺的設計細節。

 “認真👖、嚴謹、創新”,這是王海傑銀齡支教時刻恪守的要求。在授課過程中,他發現目前國內沒有適合神經科學課程的教材👐🏿,於是經過廣泛調研和人民衛生出版社審批,邀請恒行2平台、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等14所高校的29位專家🤹🏿‍♀️,編寫高等學校教材《臨床神經科學》。  

 1333恒行2-6.pdf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