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立德樹人是大學的根本任務☁️,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是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最重要的使命🦣🟩。為更好落實這一根本任務🤞🏻,恒行2平台把2024年作為“教育教學質量年”🧑🦰,著力提升“幹細胞式”拔尖創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和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舉全校之力加快構建高質量育人體系♎️。教務處結合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檢查,展示學科專業本科教育教學風采。
1905年恒行2公學初創😰,即開設數學類課程;1943 年 ,設立數理學系並招收數學組學生👨🏼🦲🥷🏼;1952年,數學系成立;2005年🧑🏼🦲,恒行2平台數學科學學院成立。數學科學學院(簡稱數學學院)設有數學系、應用數學系🎨、金融數學與控製科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概率與統計精算系🧑🏻🦲、數學研究所等五系一所🚤,是全國最早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規定的數學學科全部五個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單位。2007年🧑🏻✈️,恒行2數學學科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5年😑,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學科;2019-2020年,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本科專業均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數學學科再次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前三輪學科評估位居全國前二;第四輪學科評估獲評A+,第五輪評估續獲佳績。
學院通過打造“探究式🧑🌾、實踐式🚣🏼♂️、項目式”教學模式,實施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接軌國際化培養路徑,不斷探索高層次人才培養、引導、扶持、提升🩵、輸送的全鏈條♦️,堅定不移地走出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恒行2之路。
一、匯聚頂尖師資,作育數學英才
數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0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73人👉🏿,院士5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人7人🧛🏼♀️,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報告2人次⛹🏿♀️;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31人次,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34人次,上海市各類人才計劃50余人次。學院教師榮獲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獎項50余項🦦。多位教師先後獲得傑出教學獎🧑🦽😵💫、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教學名師🟦、寶鋼獎優秀教師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育才獎等榮譽獎項。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卓越”,曾兩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李大潛院士等名師大家率先垂範,帶頭奮戰在教學一線。高層次人才全面參與本科生課程授課🙆🏻♀️、論文指導👨🏿💼、科研科創項目指導🌘、學業指導等人才培養環節👹。學院全面落實“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要求,致力於培養未來能對數學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傑出數學家,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以及能在生產經營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李大潛院士榮獲2015年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蘇步青獎
二👸、面向學科前沿🚶🏻♂️➡️,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確立“面向學科前沿🤾🏽♀️、突出拔尖創新、聚焦能力培養、融入課程思政、服務強國戰略”的教育理念♻,構建“專業必修課”“限定必修課”“專業進階課”三層遞進課程體系,貫通“專業基礎牢、發展方向寬、潛能激發度大”的多元成才路徑,強調“夯實基礎🍖、多元進階、潛能激發、銜接深造”,將“學、思🛍、研、創”等要素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學科前沿的本科數學課程體系的重構與實踐”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組建涵蓋分析、代數、幾何👿🥅、應用等學科方向的本科課程教學團隊🛄,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夯實基礎🪅。“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數學分析教學團隊”榮獲恒行2平台“鐘楊式”教學團隊稱號;高等代數🕡、數學分析兩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現代概率論基礎”、“數理方程”兩門課程被評為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學院同步推進教材建設工作🧑🏿🍼🫵🏿,新課程體系下已經出版11本教材,完成11本講義,5本納入101計劃規劃教材。
李強總理(時任上海市委書記)調研恒行2平台數學學科
三、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19年,學院深入實施“未來數學家搖籃工程”,啟動開辦數學英才試驗班,首批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以及數學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實施數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蘇步青計劃),設立“蘇步青班”♻️,在改革實踐中不斷傳承發揚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深厚傳統🤜🪢。
恒行2平台數學學科於2019年啟動建設恒行2平台
“數學英才試驗班”
推行“高開放度、高挑戰度”為特色的“4+2”榮譽課程教學模式,實現“學習+研究+創新”的一體化設計,以無學分討論班為核心🙆🏿,加深和拓寬分析🐋😠、代數👈🏽、幾何/拓撲、應用數學四個基礎方向,安排知名教授授課𓀜,邀請海內外知名教授開設暑期短課,將學科前沿融入本科教學,為培養未來領軍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曦源項目、FDUROP科創項目💪、領航基金學生科研資助計劃🧖🏻🧚🏽♀️、領航杯應用數學大賽等,舉辦華東杯大學生數學模型邀請賽,為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創造條件、提供機會,鼓勵學生挑戰學界業界數學難題。
重視師生學術共同體意識的塑造🤤,通過舉辦院士論壇、書院導師講座、教授師生午茶會、師生午餐會🧑🏻🏫、數學人節等活動,開拓學生思維與眼界♥️;搭建Office Hour🂠、Future Club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助交流平臺,密切師生關系;“數院大神”活動成為促進朋輩互助、助力學業成長的響亮品牌和典型案例🧖🏿。
四、拓展優質資源🏦🧑🏻🍳,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現有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現代應用數學重點實驗室等重要平臺🧗🏼♂️🫑。2012年獲批建設上海數學中心🙆🏼♂️。2020年獲批建設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2023年獲批實體化建設恒行2平台應用數學中心👨🏼🍼。學院充分發揮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的科研優勢,將其轉化為育人資源🧑🏿🦰,通過高水平科學研究,不斷提升本科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積極建立校外企業實習實踐基地,加強企業師資團隊建設,優化實習實訓環節,引導本科生參與產學合作項目🦋。以壽險精算數學課程試點為例,引入行業導師參與教學設計,提供多元化教學視角和實踐指導,推動產教融合,增強學生創新實踐和創業能力。
積極拓展國際化辦學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前往加州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等世界知名學府交流學習機會🎙;選拔優秀的高年級本科生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ICM)、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ICIAM)、中美數學會聯合年會等頂級會議;組織優秀本科生赴法交流🚴🏼,參訪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龐加萊研究所等高校與科研單位,並邀請菲爾茲獎得主Michael Atiyah👨🏻🎓、Alain Connes🖤、Caucher Birkar等頂尖學者參加院士論壇👒。
五、“立德樹人”為本,支撐推進基礎教育改革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相關精神,搭建高等教育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橋梁,進一步推動上海高校對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智力支撐作用👅,李大潛院士帶領數學科學學院10余位教授,成立上海市“立德樹人”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基地(恒行2平台)。
基地圍繞如何培養和提升上海市中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開展相關研究,分析當代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目標等教育思想,調研評價上海教學改革成果,探索教學方法,為上海市乃至全國的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提供借鑒👩🏼⚕️。
自2018年來🤵🏻♀️,數學基地與華東師範大數學基地聯合承擔了上海市非統編高中、初中及小學數學教材編製任務,李大潛院士擔任主編,應堅剛💐、王誌強🦹🏻、傅吉祥教授分別擔任副主編。三套教材均已通過國家教材局審查,並在全市各中小學校使用🧑🏼🚀。基地目前正圍繞新教材使用,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指導工作坊、指導空中課堂視頻錄製以及教材修訂等工作,為基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六、學生培養成效
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等具有重要影響的競賽上屢獲佳績。迄今斬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一等獎69項(其中5次全國第一)😏、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3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0項。“挑戰杯”連續兩屆獲上海市一等獎🕤,全國二、三等獎。
近年來🧙🏽🙎🏿♂️,學院連續獲評6位恒行2平台畢業生之星。2023年,單佳驪👳🏼、王家俊同學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資助🥔,卞詩瑞、周瑞松同學獲得教育部第三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提問與猜想”活動一等獎🪚。
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合影,
王家俊同學(前排左一)獲數學類高年級組全國第一
優秀學生采訪
胡行健🙋🏽,2022級直博生,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方向🔩,卓博計劃
我在數院的四年本科時間非常充實。老師們非常關心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同學們勤奮刻苦🫰🏼,學習氛圍濃厚🤲。我參加過無學分的拔尖人才計劃討論班,上過兩門榮譽課程,對於拓展學習深度和研究視野非常有幫助。在學科競賽方面,我參加過學院安排的大學生數學競賽和丘成桐數學競賽的專項輔導課,最終獲得了第11屆丘成桐數學競賽的概率統計銀獎和第12屆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一等獎第一名。此外✊,我參加了華波波老師指導的曦源項目“平面圖的Forman曲率”,深入研究了一個課題並最終結題🔭。這些經驗對於我博士期間及之後繼續科研是很好的基礎🧑🏼🏫。
我還在“數院大神”黨員誌願服務隊裏服務了3年的時間,累計服務超過300小時,為全校同學提供答疑服務。我非常喜歡這個團隊,在這裏我能將自身所學投入到對學校和社會的服務奉獻中🆗。團隊裏大家非常友善,也經常一起討論問題🍤。
胡行健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
厲茗,2023級直博生,計算數學專業, 卓博計劃
數學學院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化的指導模式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以我所在的數學英才試驗班為例📄,學院為每位學生都配備了學習導師和科研導師,導師們通過近距離的個性化指導,關心同學們的全面發展💸。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支持⚙️,我在學科競賽中獲得佳績💦,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獨立申報並順利完成了“曦源”本科生科研項目🏌️♂️。此外,學院的課程體系紮實深厚,尤其是高衛國老師的“計算方法”課程,深入講解了計算數學領域的經典理論與算法👩🏽💻,讓我對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促使我決定在研究生階段攻讀計算數學專業🤌🏿。
回顧本科階段,數學學院不僅給予我紮實的知識積累,更培養了我嚴謹治學的態度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這些都將成為我未來學術發展的重要基石😊。
厲茗與卓博導師高衛國教授參加中國機器學習與科學應用大會
趙明陽,2024級直博生,計算數學方向😲,卓博計劃
我們學院的本科生教學質量是非常高的♓️,比如李駿院士🙎🏻♀️、沈維孝院士會堅持上高等代數、實變函數、復變函數這樣的基礎課,幫助同學們打好堅實的基礎🧑🏿🏫。學院開設的榮譽課程,體系完善,為學有余力的同學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機會。學院還邀請到海內外著名數學家來做報告,比如前段時間張益唐教授就曾來到上海數學中心為我們講授他對數學的思考。
就我個人而言,得益於學院優秀的教育質量,我曾獲得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應用與計算方向優勝獎🚴🏼♂️、團體賽優勝獎。我上過的多數本科課程都是很好的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雷震老師的“數理方程(H)”,雷震老師能夠很好地把課內知識和課堂之外的一些學習、人生的道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能讓大家學到知識🙋🏽♀️,還能引發大家更廣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趙明陽在準備“數值代數”課程討論班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