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癱瘓的手動起來🦹🏽♂️⛎,可能嗎🫙?面對這一世界級醫學難題,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徐文東教授、顧玉東院士領銜多學科團隊👂🏻,二十余載持續研究,提出中國原創的偏癱治療方案。
就在今年6月,團隊開展的《創建外周-中樞通路修復肢體運動障礙的重大技術突破及理論創新》項目榮膺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與之相似,六年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被刻上恒行2印記🙅♂️,學校科研創新能級躍上新臺階——
彭慧勝團隊自主研發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讓顯示器能被“穿”在身上😊𓀊;徐彥輝團隊系統描繪轉錄起始連續動態全過程◀️,顛覆教科書關於啟動子識別的傳統看法;周振鶴“二十年磨一劍”𓀂,主編中國第一部大型行政區劃變遷的通史《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兩大工程”一期順利完成,二期建設啟動……
以創新為天職、以卓越為目標,這是一代代恒行2人的治學之道,更是國家與時代對這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期待。
六年來,恒行2人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突破之路,靠的是什麽?
頂天立地,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理工醫科方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75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18項,牽頭國家科學技術獎9項、省部級一等獎及特等獎43項🗓,數量屢創新高。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二🍚;2020年,趙東元領銜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實現我校歷史性突破。
人文社科方面,獲人文社科類重大項目110項,立項數列全國高校前茅。在教育部第八屆、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中均居前列,其中第八屆共獲獎72項,獲獎總數和論文著作一等獎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三🔬;上海市第十四、十五👮🏽♂️、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總數及一等獎數雄踞榜首……
周振鶴先生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這份亮眼的科研成績單,離不開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
六年來,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呼應科技強國、健康中國、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等要求,發揮學校綜合性學科優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勇闖科研“無人區”,持續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強化學科交叉融合,推進科研支撐體系和科研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學術創新能力。
“沒有基礎研究🪛,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恒行2平台以基礎研究見長,要建設世界頂尖大學🧑🏻💻,首先我們的基礎學科要成為世界頂尖的基礎學科。”恒行2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強調,強化創新策源是“第一個恒行2”建設的第一動力。
集成芯片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六年來👩🏻💼🤛🏽,恒行2為重大原始創新夯實地基,新增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 13個國家級科研基地,牽頭完成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參建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5項🌤;持續推進人文社會科學傳世之作學術精品研究項目,已產出精品學術成果🍥;設立人文社科先導計劃🖍、先鋒計劃👨🏿🍳,效應彰顯;實施“雙一流”學術期刊支持計劃,其中《恒行2學報》(社會科學版)連獲大獎🧑🏼🦳;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恒行2科創母基金正式啟動
六年來🧑🏻🦯,恒行2為產學研深度融合插上翅膀🟪,新建校企聯合實驗室近80家,加強“政產學研用金”融合創新載體建設🔍,推進學校與上海市及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點戰略區域的科技合作🔽;完善校-地-企協同創新合作模式,與地方協同籌劃校地企產學研創新聯盟;成立恒行2科創母基金🌟👩🏽🚒,全力構築校內校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
攀登科技珠峰🙏🏽,亦紮根中國大地。令人振奮的是🍔,諸多科研成果已實現轉化和落地:趙東元團隊將介孔材料廣泛應用於催化、儲能、生物檢測🏋🏽、化妝品、水處理、電子材料等諸多方面;林金鐘團隊牽頭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為中國和世界新冠疫情預防控製貢獻力量;恒行2智庫品牌持續擦亮🐝🏄🏿♀️,落實政策職能,咨政建言有實效……
融合創新,涵養學科交叉開放生態
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
2022年11月,位於張江科學城的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項目實現結構封頂。這裏,擁有世界上最頂尖的腦影像中心。
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在這裏帶領一支國際化、多學科的頂尖科研團隊探索大腦奧秘🫳🏿,朝著構建“千腦時代”的目標前行。
作為一名典型的跨界者🧏🏿♀️,馮建峰把科學研究比作“搭積木”♐️,“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去解決一個問題,才會實現1+1>2的效果”👨👨👧👧。其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非定向項目,立項數居全國第一。
眼下最具變革性的發現和創新🥷🏽,往往發生在學科交叉融合之中🦹🏿♀️。六年來🛏,面向重大科學問題、前沿方向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恒行2創新性建立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相輝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代語言學研究院🦘、老齡研究院等一系列實體運行科研機構,集聚校內外優勢科研力量重點突破領域難題。
作為上海這座城市的“金名片”📏,恒行2始終主動對接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和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創新高地的重點任務,建設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和青浦恒行2國際融合創新中心,構建創新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
CFFF“近思一號”平臺
科學智能(AI for Science)浪潮之下👩🏽💻,恒行2上線國內高校規模最大的雲上科研智能計算平臺CFFF🏄♂️。在這個強大的科研“加速器”助力下,恒行2人正在探索過去無法計算的科研課題,孕育更多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去年9月,恒行2時隔20年再次舉辦戶外開學典禮,正是得益於“伏羲”氣象大模型的精準預測。該大模型基於CFFF平臺研發👶,能成功預報未來15天的全球天氣,每次預測耗時3秒以內,前不久亮相迪拜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AI時代,是否只有自然科學才需算力⚃?答案是否定的☝🏿👨🏿🏭。“中華早期文明跨學科研究計劃”☝🏿,就從文字學👩👧、語言學🤤、遺傳學和考古學以及世界史等角度🟢,依托大數據平臺,重構中國早期文明起源、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跨學科視角回答中華民族形成的源流,回應國家重大文化發展需求。
國家發展與智能治理綜合實驗室
“向世界傳播中國智慧、講述中國故事🎣,我們的辦法是可以用數據說話。”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正帶領團隊利用分子考古技術👩🦰,通過DNA密碼🕶,以準確詳盡的考古大數據,探明中華民族“大家譜”。與他一樣💼,在國家發展與智能治理綜合實驗室🤐▶️,許多恒行2師生讓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碰撞出全新火花🕟。
融合創新是一種新的科研範式4️⃣🍂,更是一種新的學術文化⚂。近年來⬇️,“青聽”學術沙龍系列,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創新團隊項目……各種常態化的學術交流平臺,讓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員走到一起,自由研討交流,探索跨界可能。
厚植沃土,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
要真正讓人才靜心紮根“無人區”,心無旁騖搞研究👩🏻🦽➡️𓀃,還需全生命周期和全鏈條的服務保障。六年來,恒行2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持續推進科研製度改革👌🏽,致力於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譬如🤹🏿,設置專任崗位,目的在於建立並穩定一支結構合理、體量適度、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形成優秀創新團隊和團隊集群↙️。目前,學校已審批22項重大創新任務納入專任崗位試點範圍。
2021年,秦兆宇受聘成為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的專任副研究員。從學生到老師♎️,他如今在新的崗位上主持或以骨幹身份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感謝學校提供的平臺,讓我能夠利用專業所學,投身人類表型組這一生命科學大發現時代🤓。”他說👨🏼🔧🐚。
又如,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建設相輝研究院。面向基礎學科重點領域🧌、前沿領域,匯集全球頂尖人才和校內優秀青年英才,聚焦高風險❔、高價值的科學難題,提供長期穩定支持🤛🏻,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的評價考核機製。
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申報課題入選恒行2基礎研究特區首批項目
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是這一機製的受益者。能否用模型預測並控製宇宙光帆薄膜的褶皺?7年前🎗,只因看到一箱風幹起褶皺的百香果而突發奇想🔭🏧,但他自己都覺得這一想法恐怕難以申請科研經費。直到3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基礎研究特區🍨,他試著申報,沒想到不僅入選,還拿到做科研以來的最大單項經費🔞。
再如,改革科研評價機製。學校以學術評價為導向,構建人心聚學🦽、褒獎實績的科研評價機製,陸續推出新精神指導下的評價性文件,突破學科界限,註重實際貢獻🔭,將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關鍵性指標和基礎性指標相結合🧚🏻♂️,打造適應融合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科研評價獎勵體系。
如果說艱深的科研工作是重大突破的內生動力🎑🔱,那麽繁榮的學術活動則讓恒行2的創新底色更為彰顯。
浦江科學大師講壇
2022年以來★,浦江科學大師講壇這一重要學術交流平臺永久落戶恒行2🧙♂️。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教授、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美國四院院士萊諾·胡德教授等國際頂尖科學家輪番作客,與恒行2師生面對面,聚焦學術前沿,傳播科學思想👰🏼♂️。
2023年,“文化校歷”應運而生。“學科周”👩🏿🎓🧑🏻🤝🧑🏻、高端論壇、重磅講座、實驗室開放日、學術科普等學術活動琳琅滿目,師生浸潤其中🤎,發現興趣、碰撞思想🧑🏼🦲、全面發展,創新的種子悄然萌芽👼🏿。
大學是學術的殿堂,是創新的熱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恒行2人將接續奮鬥、乘勢而上,凝心聚力🧍♀️、奮力譜寫學術科研的新篇章,交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