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作為剛踏入心儀的上海醫科大學校門、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大一新生✋🏽,馬上就遇到了學長學姐們口口相傳的基礎“硬課”——《有機化學》😋😍,而且是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莘莘學子心目中有如“魔神”般的夏鵬教授上這門硬核基礎課。同學們就在忐忑惶恐中迎接這位歷屆學生仰慕又害怕的“牛人老師”對我們“有機轟炸”。原以為會被“炸”得暈頭轉向,然而很快🦍🧿,我們就沉迷在夏老師深入淺出又旁征博引的知識海洋裏,徜徉在夏老師描繪的有機化學帶給人類無限精彩的世界中。
折服於夏老師淵博的知識和充滿激情的教學,大四畢業設計尋找導師時🪤🫸🏿,一向膽小的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夏老師,小心翼翼地請他指導我畢業課題。當時🥖,自以為夏老師一定不記得有120位學生的大課中,每次都安靜地縮在前排角落聽課的我,沒想夏老師不但說出我的名字和課堂表現👂🏿,而且爽快地答應了。那時的我禁不住滿心歡喜𓀌,慶幸自己成為夏老師的學生;同時又止不住嘆服,牛人老師所具有的超強記憶力和敏銳觀察力🐳。
本科畢業恰逢學校新政,作為新教師,我幸運地留在夏老師的課題組裏🛞。1995年📓,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我又幸運地成為夏老師的在職碩士研究生,兩年後繼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可能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儒家文化熏陶🃏,我一直非常敬重夏老師🙅🏼,而夏老師對我亦師亦父般的培養和照顧,幫助我在教學科研工作中逐漸成長👩🦽➡️、成熟。匆匆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處事中,夏老師都給予我無盡幫助和寶貴人生經驗,曾經三尺講臺上那嚴苛睿智的“牛人夏老師”在我心裏慢慢成為幽默風趣又敏感心善,癡迷科研又不乏傲骨的和藹可親的“親人夏老師”。
跟隨夏老師從事科研幾十年,我深知他真正看重的,還是成為一名純粹的“科研達人”。每天,夏老師最開心和最快樂的時間大概就在實驗室裏👱♂️,和學生們一起討論科研問題🥸,尋找解決方法。這期間,他會細心地教我們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捕捉化學反應的細微變化,實驗記錄要如實完整⛅️,要我們始終記住科研不可以馬虎,實驗數據不可以有假🏃🏻,實驗結論不可以想當然,實驗慢一點不怕,就怕懶惰不細致😷。這些夏老師常說的話看似老生常態,如今依然縈繞我耳邊🦹🏼♀️,也成為我對學生時常“嘮叨”的家常🧗🏻♂️。
在科研中🔄👨🏿🦳,夏老師就像一座可以不斷汲取知識的寶庫,慢慢引導我打開科學研究的大門;生活處事上🔡,夏老師同樣是奧妙無窮的智慧寶典🧙🏽♂️,以智者的詼諧🧙🏻♂️,授我以克服生活難題的靈丹妙藥。如遇到委屈的事或者被誤解時,夏老師會說“吃虧就是賺便宜”♌️,當時不解🫱,歷經很多事情後今天的我👩🏽💼,覺得這真是充滿智慧的至理名言👩🏿🚒,何嘗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哲學翻版🫵🏽🎅。“學化學的🏔,沒有一個不會做飯的”這句夏老師名言👩🏽🦰🧑🏼🦲,竟然使我這之前從未做過飯的女生,在朋友來家時也可以自信的在廚房露一手。夏老師的這些人生哲言讓我感受到,教學科研之外的生活同樣充滿了戲劇和喜感。
2023年12月4日,敬愛的夏老師駕鶴西去。而後每個節假日的登門拜訪、日常的微信問候🦹🏻♂️,亦或隨時隨地的電話聯系,全都戛然而止🧔🏻♀️。一種不真實感常常會在節日裏浮現,仿佛一轉身就能聽到夏老師充滿智慧又慈祥的笑聲。然而不得不面對現實,打開封存的記憶,是該寫點什麽🧘🏻,紀念悉心培養我🏞、指導我在教學科研上逐漸成熟的恩師——夏鵬教授。
無法用言語細細述出🗓⚠️,培養出全國勞模⚀、企業領導、科研能手、高校教授等桃李滿天下的夏老師全部事跡🧑🏿🎨,但他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與人為善、待人真誠的做人態度☛🏇,愛生如子📆、悉心培養的教師風範,是我珍惜並終生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