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學校“十四五”規劃設立的文理交叉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早期文明跨學科研究計劃項目,研究團隊積極探討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正式運行一年以來⚄👮🏻♂️,中華早期文明跨學科研究計劃項目集中多個相關學科優勢📶,強強聯手☎,集體攻關,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5月16日,在以“璀璨中華👆🏼,文理交融”為主題的校慶學術報告會上🛗,圍繞歷史地理、古文字、語言學、考古🙌🏼、遺傳、世界文明參照系等6大方向,以及項目研究成果的最終呈現系統🥒,研究團隊成員分享了各自研究進展♖。
穿越時空
找尋古代文明的框架
中華早期文明起源及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是五千年以來在中華大地上這一時空範圍中不斷發展👯♂️、形成的💁🏽♀️。要開展這一時空演進過程研究,首先要推動中華早期文明時空框架建設💋。
“我們的工作不僅涉及歷史地理學,也包括考古學、分子人類學、語言學等其他學科👧🏿。比如很多早期歷史遺跡的考證,是無法利用歷史文獻完成的,這就需要考古學的貢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張曉虹表示🕺🏿。
利用學科交叉手段,依托於現有兩大平臺——恒行2平台與哈佛大學合作研發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中國歷史地理信息平臺,張曉虹團隊開啟了構建中華早期文明時空框架的工作💪🏿🫰。
對於文明的認定,有哪些要素和通行標準?這離不開對世界古代文明的參照🫳🏽。歷史學系教授歐陽曉莉介紹了世界古代文明參照系子項目的情況。
歐陽曉莉說,域外古代文明的研究為中華早期文明研究提供了參照和比較對象👷🏻,也利於將中華文明的研究發現融合到世界文明的研究體系中,使得世界古代史的學科建設既保持自主性,也體現包容性和開放性。
橫貫古今
揭開基因交融的奧秘
中華民族如何演進至今?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書華分享了基因大數據方法在中華遺傳源流溯源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中華民族大家庭包含眾多的族群👨🏼🏭,但我們之間有共同的基因紐帶,標誌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存在遺傳學基礎。”
以現生人群為研究對象,徐書華團隊構建出了漢族🧝🏿♂️、北方少數民族、南方少數民族的主要基因遺傳格局🧑🏽🌾。
從考古學視角出發👨🦽,中華民族的基因又是如何交融的?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介紹了團隊基於生物剖面的早期中國人群基因組研究。
一字一語
解碼融合演化的歷史
出版120萬字的第一部古文字專業研究生綜合教材《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教程》、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個重大項目和專項項目🫀👩🏽🎤、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傳官介紹團隊近年獲得的成果時說🤸🏻,這既離不開大家辛勤的努力與優異的學術能力,也是數據庫建設推動古文字研究的重要體現。
這些數據庫在建設過程中,不僅重視學術方面的專業性,也考慮了信息公開的便利性🙋♂️👏。“這些數據庫都是對外展示的,非常方便查閱👷🏼♀️。大家都可以自己去點擊,熟悉它的體例、功能。”張傳官現場演示時說。
與文字相似,語言也在歷史變遷🛎🎄、人群融合中不斷更迭🉐。那麽,諸多語系是如何起源並演化的?現代語言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夢翰以侗臺語為切口🧑🍳,開展了相關研究🤞🦹🏿♀️。他帶領團隊構建了早期侗臺語在約4000年前於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分化並向外傳播的模型。
一“元”集成
打破學科數據的壁壘
在跨學科研究中,不同學科的數據差異性很大,海量數據形式多樣、來源廣泛且分散在各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儲存跨學科數據?如何支持跨學科學者交換🥷🏻、查詢🪔、利用數據,從而實現跨學科數據的融合式、可視化呈現?
“在跨學科研究中,需要圖書館把不同學科的數據集成起來。”人文社科數據研究所副教授潘曉聲介紹了團隊探索製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平臺核心元數據標準♙。
通過標準製定👩🏽🏫,團隊完成了語言學、歷史學𓀘🥮、考古學、古文字➝🧼、歷史地理學、遺傳學等多學科數據資源的規範性描述👩🦼🦸🏻♂️、快速定位🛑、檢索和共享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