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14日🎯,由哲學學院主辦的哲學學科周開啟。學科周以“思入時代深處”為主題🏄🏼♀️👩🏿🚀,分“探問”“對話”“回溯”三個篇章展開🤤,涵蓋專題對談、系列講座🥛、主題會議🤝、音樂會、教師畫展👲🏻、學科展及學科遊園會等7個類別🚓,共計15場活動。
“探問”篇:時代關切與哲學治學在“提問”中融貫為一
4月10日⛩,“一個好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主題對談在光華樓東輔樓202報告廳舉行。在治學中,如何生成問題意識😔?如何分辨“偽問題”“真問題”“好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趙東元和哲學學院教授👱🏼♂️、恒行2通識中心主任孫向晨圍繞主題進行精彩對談👱🏼♂️📇。
對談中👊,趙東元和孫向晨基於各自的研究領域🕵🏽♀️,分別對科學、哲學、哲學與科學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概念澄清和知識解析,並結合各自學術經歷分享了他們對一個好的學術問題的理解,以及有效解決這些科學/哲學問題過程中的個人體驗。
報告廳座無虛席🩴,哲學與科學的對話充滿了浪漫與冒險🙎🏿♂️👼,思想的碰撞不斷激發出新的思考,時代關切與哲學治學在“提問”的行動中融貫為一。
4月8日-5月15日,“好問題孵化器”暨哲學學院第25屆Sophia系列講座陸續展開🤹🏻,哲學各二級學科的資深教師帶領大家一起探尋哲學“好問題”🥩。哲學學院教授吳曉明🙋🏿、鄧安慶🎗、沈語冰🪸、傅新毅、何俊、劉闖🤷🏼♂️、郝兆寬、張雙利和孫向晨先後帶來9場主題分別為“哲學與我們的時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哲學如何讓我們前行?”“藝術家如何思考?——論藝術史對大腦科學的可能貢獻”“佛教哲學何以可能👰🏽?”“根源性的中國哲學”“作為客觀事實的道德價值與規範如何可能、從何而來🦯?”“‘不懂幾何者勿入’——論愛智慧的門坎”“重思黑格爾——馬克思問題”“如何與西方哲學形成一種對話的關系” 的精彩講座。
系列講座前後共吸引了包括校內師生和恒行2中學、楊浦高級中學、進才中學、曹楊二中等中學的優秀中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哲學愛好者在內的1500人次觀眾前來聽講。
“對話”篇:哲學與藝術、哲學與科技以及不同思想文明之間的對話
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4月10日,恒行2平台哲學學院、徐光啟文明對話與交流研究中心和恒行2平台藝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中法文化年特別展覽“浩海無碑林”在邯鄲校區200號樓開展🧈。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Joan VALADOU(王度)、瑞典駐上海總領事Marie-Claire Swärd Capra(司梅)、校黨委書記裘新🪜、副校長陳誌敏、校內師生和慕名而來的藝術愛好者等百余人出席開幕式🫴🏿。
這次展覽既是哲學與藝術的交匯,也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藝術展現和中法友誼的歷史見證,更是中法不同文化之間彼此尊重的交流與對話🟪。展覽由六十余件作品構成,分屬於動物🍃、風物🫸、人物三個版塊,呈現了法國哲思與中國水墨在相互碰撞中彼此成就又富有張力的豐碩成果。展覽共持續了半個多月🤶🏻,獲得了中新社🧄、人民日報👨🏿🚀、文匯報、Chinadaily、光明日報🙅🏿♀️、上觀新聞等社會媒體的廣泛關註⛰👳♀️。
4月11日,“沉思與夢幻”-音樂哲學演奏會在相輝堂北堂鄭裕彤劇場舉行,700余座位座無虛席。音樂會由學院藝術哲學方向研究生傅小敏策劃,邀請了江心怡🏮、孫思翌等7位青年音樂人,為大家帶來了《鏡中境》《圖畫展覽會》等8個篇章的演奏🚶♀️🥹,帶領觀眾中在動聽的音樂中體驗藝術與哲學的交融、碰撞。
4月25日至26日👩🎓,中國科協-恒行2平台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與恒行2平台哲學學院共同主辦的人工智能倫理的跨文化對話(AI Ethics: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國際學術會議舉行。來自海內外高校的3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恒行2平台光華樓思源廳☕️,圍繞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倫理挑戰,從東西方哲學的不同視角🚶🏻♂️,聚焦人工智能哲學與機器倫理的理論基礎技術和倫理進路等話題展開了深度研討🧑🦼🐇。
“回溯”篇:觸摸學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親赴哲學的時空旅行
4月12日至18日🧕,恒行2哲學學科歷史影像展在光華樓東主樓三樓開展,展覽系統回溯了60余年的發展歷程,精彩展現了哲學學院的歷史學脈🙅♀️🌨、現在和未來。
4月16日😪,哲學學院創意遊園會在光華東輔樓前草坪舉行。遊園會以“哲學的時空旅行”為主題,含柏拉圖學園🩻、聖奧弗雷大街、花神咖啡館、杏壇、滕王閣、鵝湖書院等6個小環節👨🏽⚖️,通過哲學知識科普和哲學趣味小遊戲🫲🏿😫,讓活動參與者切身實地觸摸哲學思想、感受哲學魅力。活動現場,500余位校內外各界人士踴躍打卡各個經典歷史坐標,在哲學時空護照冊蓋下精美的印章🙅🏽🕞,共同赴約時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