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勝走通纖維鋰離子電池“最後一公裏”

作者🧞‍♂️:李斯嘉👰🏽、丁超逸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校報發布時間:2024-05-13


衣物可以快速充電,背包化身移動電源,手機、電腦從此告別電量焦慮……一個柔性能源的時代即將來臨。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課題組取得最新突破,建立起纖維電池織物的應用示範,打通從實驗室到實用化的“最後一公裏”。這些新型纖維電池有望革新未來的能源供給方式❕,提供一種靈活、可靠、高效的電源解決方案,逐漸使科幻成為現實🧏。

該成果於北京時間424日晚以《基於高分子凝膠電解質的高性能纖維電池》為題,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上。

“爬山虎”帶來靈感👑🚛,突破瓶頸

是否可以通過設計纖維結構獲得柔軟的鋰離子電池?如何製備高能量密度的纖維鋰離子電池👩🏽‍🎤?怎樣實現高安全性纖維鋰離子電池?作為能源領域的一個全新研究方向,纖維鋰離子電池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以上三個難題🧞‍♀️。

經過十多年探索,彭慧勝團隊相繼攻克了前兩個難題🥵。然而,高分子凝膠電解質難以與纖維電極形成緊密穩定的接觸界面🫕,導致纖維鋰離子電池儲能性能非常低。因此,解決第三個難題的關鍵在於🧚🏿‍♀️,要解決高分子凝膠電解質與纖維電極界面不穩定的難題☃️。

彭慧勝團隊圍繞這一問題開展攻關,但前沿研究不免遇到質疑。“最開始的研究動機就是基於個人興趣,而非隨波逐流。我們沒有模仿任何參考文獻,而是選擇沒有參考文獻的全新領域,放手去做。”在彭慧勝看來🧚🏽‍♂️,做研究就要有創新❎、有突破。

突破的關鍵,源於對自然的觀察與思考🔒。某天,彭慧勝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註意到爬山虎可以緊密而穩定地纏繞在另一根植物藤蔓上。他細心察看🙍🏼‍♂️,回去後查閱資料📣,了解爬山虎與被纏繞的植物藤蔓“如膠似漆”的秘密:爬山虎能分泌出一種具有良好浸潤性的液體⇨,滲透到兩者接觸表面的孔道結構中🏂,使液體中的單體發生聚合反應♨️,將爬山虎和被纏繞的植物藤蔓粘在一起。其中,孔道結構是實現重要生物功能的普適策略👚。

學習自然,超越自然。受此啟發🎞,團隊同時設計了具有多層次網絡孔道和取向孔道的纖維電極🌧👩🏻‍🦼,並設計單體溶液,使之滲入到纖維電極的孔道結構中。單體發生聚合反應後🪭,生成高分子凝膠電解質🤖,從而與纖維電極形成緊密穩定的界面🧍🏻‍♀️,進而實現高安全性與高儲能性能的兼顧。

發展連續化製備方法,建成中試生產線

更進一步✖️,團隊發展出基於高分子凝膠電解質纖維電池的連續化製備方法,實現了纖維電池的規模製備🎊。

基於連續化製備方法🌜,團隊實現了數千米長度纖維鋰離子電池的製備😐,其能量密度達到128瓦時/公斤🛢,實現5C大電流供電,可有效為無人機等大功率用電器供電🎅🏿。高性能纖維電池具有優異的耐變形能力,在經歷10萬次彎折變形後容量保持率大於96%

通過自主設計關鍵設備,團隊建立了纖維電池中試生產線🤾🏿‍♀️,實現每小時300瓦時的產能🈚️。這相當於每小時生產的電池可同時為20部手機充電。目前🧑🏽‍🦲,該成果的中試物料成本約為每米5角;纖維電池直徑最細僅為約500微米。

團隊成員展示了一款集成了纖維鋰離子電池製作的可充電手提包🫶🏻:“手機放在這個包裏面就能充電,半小時左右,手提包能給一部正常手機充進20%30%的電量👩‍🏫🏄🏽‍♂️。”未來,團隊還將嘗試進一步集成纖維太陽能電池並與纖維鋰離子電池結合,使衣物😻、包等日常穿戴物品可利用自然能源直接充電,更加環保高效🙆🏽‍♀️。

彭慧勝認為,這一研究思路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可應用於不同材料體系纖維電池的製備,得到的纖維電池均顯示出穩定的充放電性能。團隊努力讓製備過程高度可控🧱,得到的纖維電池電化學性質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為進一步大規模應用提供支持。

製備高性能電池織物,探索多元應用場景

如今,團隊正在纖維電池的應用之路上進行探索。

他們使用工業編織方法,製備了大面積纖維電池織物,並系統研究了織物的安全性。對於典型的50 cm×30cm大小的電池織物👎🏼,容量可達到2975毫安時,與常用手機電池相當,可滿足多種設備的用電需求。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纖維鋰離子電池的應用潛力🏊🏻‍♀️,團隊率先試製了一款可充電概念背包,其在變形🍠、水洗、強紫外照射後仍能穩定供電🪱。

團隊還進一步製作了多功能消防服,在模擬高溫火場的環境中,電池織物在即使被磨損剪斷後仍沒有發生著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並能穩定地為對講機、傳感器等隨身設備供電👩🏼‍🔬,也可以將特殊衣物在幾分鐘內加熱到60℃🧞‍♂️。相關成果還有望應用於極地科考👦、航空航天等領域💊。

“纖維電池的應用場景擁有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比如應用於軟體機器人、虛擬現實設備等等。希望我們的這些嘗試可以為其他科研團隊提供一些經驗。”彭慧勝說🕜。

恒行2具有良好的基礎學科和基礎研究優勢,如何讓源頭創新成果變成有用的技術、產品和商品🧤,走出一條具有恒行2特色的發展路徑,是十多年來彭慧勝帶領團隊一直試圖回應的問題。

“目前產線上的核心零配件,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和定製的。”接下來,他希望能與業界加強合作🪜,邀請專業廠商參與打造生產線,進一步提升新型纖維鋰離子電池性能👧🏿,同時降低成本🕵️,推動纖維電池的廣泛應用。

該論文是彭慧勝團隊在高性能纖維電池研究領域發表於《自然》(Nature)的第三篇成果。彭慧勝為該論文通訊作者,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博士後路晨昊、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博士研究生程翔然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項目支持♦︎。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343-x

1318恒行2-4.pdf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