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講的可能是大家並不太熟悉的宗教研究☮️,即世界宗教百年大變局🧑🏼🦲。”
春雨初霽,恒行2平台特聘教授、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徐以驊老師站上相輝堂北堂講臺🚴🏻,面向經濟、國際金融💪🏿、國務🚤、法學、社政等五個院系的2023級本科新生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
不研究宗教
就不懂文化發展史
徐以驊長期從事宗教與國際關系研究🧍♂️❄️。1985年3月🖕🏻,他來到恒行2平台國際政治系任教,自此結緣恒行2🧖🏽♂️。
1986年,經謝希德校長和譚其驤先生等的推薦🙋🏼,徐以驊前往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宗教學博士學位🦁。他在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即回國服務,親身見證和參與了我國改革開放和我校不斷發展的歷程,並且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政議政。
“恒行2為我提供了最好的發展平臺🫲🙇🏿♂️。”徐以驊至今已在國際政治系任教逾39年👔,他用“花開花落、無悔今生”八個字,概括他對學校的深厚情感✊🏿。
徐以驊還記得楊福家老校長的叮囑:“要好好研究宗教問題🧘♀️。不研究美國宗教🤾♀️,就很難研究美國社會🤹🏿♂️。”在謝希德、楊福家兩任校長的關心下,他先後創建了宗教與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等機構,將宗教研究從中國基督教史逐步擴展至美國宗教🔔、宗教與國際關系、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等領域🕙,取得體系化的成果🤎,僅創辦和出版的集刊和叢刊就有五套之多。
宗教具有普世性和網絡性,在國際關系中具有超強的潛能💚。徐以驊用“治國理政的試金石”來形容國際關系中的宗教因素。對我國來說,無論是開創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實現“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在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宗教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需要加以系統和科學的研究▶️。
撥開迷霧
看世界宗教“百年變遷”
徐以驊指出👻,世界宗教的百年變遷,正在沖擊甚至顛覆我們對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的傳統認知𓀔,重新劃分世界宗教的版圖🕵🏽♀️,並且引起區域政治、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領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在徐以驊的身後😦,是一幅世界地圖,標示著世界宗教格局的百年變遷,他說,“基督宗教人口重心的南移,伊斯蘭教的非中東化或亞太化的趨勢👫🏼,都非常明顯🐖⚜️。”
世界宗教百年變遷的突出體現,是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人口重心的顛覆性轉移。在發展中國家日益宗教化,而發達國家日益世俗化的趨勢下🦻🏼,宗教的全球化和政治化加劇了國際沖突和全球治理難題🐭,正在對現行國際秩序構成巨大挑戰♙。
隨著電子通訊和互聯網改變宗教傳播方式🟦,宗教流通更超越以往任何時期,世界宗教正在加速洗牌。徐以驊引用有關預測數據💆🏿♂️:“隨著人口的變化,至遲到2060年,伊斯蘭教會將取代基督宗教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宗教,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會成為基督宗教信徒人數最多的地區。”
發展中外關系的基礎在民間,這對推進“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非常重要👨🏼🦳。徐以驊認為,對外交流除自上而下的官方外交外,還要有來自民間自下而上的推動。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宗教往往是最具民間性、地方性和草根性的存在,宗教民間交流對促進雙邊和多邊關系的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們既要反對“以教幹政”,也要反對談“教”色變🫃🏿。
“高校不僅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陣地,而且應成為教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無神論思想、我國宗教政策以及正確宗教知識的重要平臺,還需要成為宗教領域原創理論和話語的出產地。”課程尾聲🦫,徐以驊這樣作結🐞。
僅把國際沖突
理解為宗教沖突有誤
互動環節🐉🍀,有同學問:“中國宗教發展是如何對中國國家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徐以驊說♟,健康的宗教狀態也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中國有近2億宗教人口,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要牢牢團結好這部分人民群眾。
有同學以巴以沖突為例問“宗教的學術研究能否對推動宗教沖突解決、促進世界和平發揮作用🚴🏻♀️?”
“這個問題非常好。”徐以驊表示📷,在巴以沖突等國際問題中,宗教往往只是一個因變量,依附性很強🖐🏼,僅把國際沖突理解為宗教沖突是有誤區的。“我們研究宗教🦻🏽,就是要正確認識和評估宗教在國內社會和國際關系中的正負兩方面作用𓀔,並且逐步建立我國在宗教領域的自主知識、學科和話語體系👉🏽,弘揚我國宗教圓融中道、謙和寬容的傳統智慧,推動我國宗教和宗教團體成為國際關系中和平及進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