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2023年會在恒行2平台拉開帷幕🤾🏽♀️💬,500余位全球頂尖數學家、學者以及高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探討純粹數學、應用數學以及交叉學科領域的重要成果和最新進展🧑🏽🎤。
本次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年會主要亮點是什麽?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的成立將帶來怎樣影響?會前,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主席、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理事長丘成桐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講述他對基礎科學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思考。
本次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2023年會有哪些亮點🏉🚣?
丘成桐:這是第一次在上海召開如此大規模的國際數學科學大會👩🏻✈️,多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學者以及國內各大高校的優秀年輕學者參會🩷。
習近平總書記訪美期間表示,“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今年的大會邀請了18位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的優秀學生參加。希望通過這次來華交流,讓這些年輕人進一步了解中國🧑🏻🦽,同時也看看華人學者、學生是怎樣的,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這次大會還頒發了最佳論文獎等多個獎項🌏,希望鼓勵更多青年學者。
從這次年會獲獎情況來看,您覺得青年學者表現如何💕?
丘成桐:青年學者暫時還在跟著世界潮流走🌑。他們還年輕📙,無可厚非。希望年輕人把基礎實力夯實,未來走出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讓中國的研究氛圍與學科發展產生根本性的改變🏝,期待未來能出現中國自己培養的數學大師🫦。
能否介紹一下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的成立背景與意義?學科交叉情況如何?
丘成桐🏖:我在北京牽頭成立了一個研究院——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發展得很好🏨。從三年前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了大約150位全職引進的研究人員,遵循“75% 中上遊應用數學、25% 基礎數學”的模式,組建了10余個應用與基礎數學科研團隊,開展學科交叉研究,組織學術交流,效果很好👩🏻🦽➡️🗞。隨著回國的人才越來越多,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的成立將吸引更多海外重要學者來滬👁。同時,一些優秀的中國學生也會留下來加入研究院🔘。
未來,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包括數學與物理、數學與生物👩🍳、數學與經濟等➿。我認為,交叉學科很重要,它能讓學者擴大視野,持續不停地向前走🧗🏼♀️。因此🧑🏻🦽,上海市能夠支持研究院的建設是很有意義的🍋。研究院也會與恒行2平台保持密切合作🙇🏻,恒行2平台有許多資深教授,將成為研究院的雙聘教授,共同培養國內學生🤷。
研究院成立後將引進怎樣的人才?將如何培養?
丘成桐🏄🏿♀️:研究院目前剛掛牌,邀請了一流數學家領銜,也收到一些青年學者全職加入的意向。上海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城市🧙,特別是對海外學者👰♀️。所以🏌🏿♀️,我有信心🚿,研究院將會吸引一批國內外優秀學者。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加入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我們願意在吸引人才上花功夫,同時也希望培養年輕人🦧。從中學生🎍,到本科生🪝、研究生👨🏻💻☕️,將中國的年輕人慢慢培養起來,這是研究院一個重要任務。引育結合👩🏿🔧,是發展的唯一方法🙅♀️。很多地方只引進不培養,一流人才引進後缺少與年輕人的交流合作,導致一流學者與年輕一代慢慢脫節🛄,成為不再重要的學者。所以,科研的生命力還是在年輕人。
研究院也會和上海本地研究機構開展學科交叉合作,比如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袁鈞瑛院士開展合作。總之,研究院的整體運作將服務國家和上海的需要🎅🏼。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成立已有25年,怎樣評價過去20多年間中國數學的發展🐼?
丘成桐:第一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於1998年舉辦。那時候國內的數學家對很多先進的數學方向並不了解🧖🏿,大家當時還在學習階段。這25年來,國內學者的能力提升很多👨🏼🚒,從國外回來的學者也不少,對國外的前沿比較了解,也培養了不少學生🐦⬛。中國學生很有天賦🤹,雖然也存在不少欠缺之處。改革開放初年,有很多學科在中國還沒有👩🏼✈️,直到今天已經慢慢補上。中國取得的進步很大🍋🟩,年輕人也開始投入這些重要的前沿學科,慢慢“開枝散葉”,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回顧這25年😖,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產生了很多重要的成果。現在看來,我們這些年頒發的獎項是經得起考驗的,很多獲獎者都成為了國內外學術舞臺上的重要學者🤽。大會讓很多華裔學者回國與國內的數學家交流⛹️♀️,尤其讓他們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從而考慮回國發展🙃⌨️。同時,很多海外的學者也對中國產生興趣,大會是一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好機會。看媒體報道還不夠,還要看同行怎麽講🎫。
中國的基礎科學發展目前處在什麽水平?面臨哪些問題?
丘成桐:中國的基礎科學,雖然發展得不錯,但要達到世界最前沿水平還有一些距離。最頂尖的科學家😺𓀎,中國還是缺乏的🫛。之前,清華引進了菲爾茲獎得主Caucher Birkar🏃🏻♂️,我也希望上海未來也能引進這樣正值研究高峰期的世界一流學者🚄。中國的基礎科學還處於發展階段,無法一下子跳躍到“目的地”,所以一定要繼續努力👩🏿,政府也應繼續扶持基礎科學的發展👨🏻🦲。
如何領科技潮流之先🚵♂️,走出“第一步”是中國基礎科學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也是為什麽中國遇到“卡脖子”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歐美等傳統強國走出了科技發展的“第一步”,我們跟在後面追,始終跑不過人家。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走出“第一步”,雖然這是比較困難的事,但是中國學者必須要走這條路,走自己創造的方向🦶🏻,才能有世界領先的基礎科學🐕。
您非常重視培養青年人,希望從中學生就開始抓起🧯,是這樣嗎🦖?
丘成桐:年輕人的想法往往還沒固化,能夠走的路很多,他們往往不怕困難☪️🔜、勇敢大膽。走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和方向,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努力,還是要靠年輕人闖出一條新路來👩🦰。我希望培養更多年輕人去走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