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秸稈🌦、棉花、植物根葉,到動物肺臟、腎臟⛹🏿♂️、血管,再到甲醛吸附劑🫳🏻、凈水器濾芯,我們的世界“無孔不在”,如何在微觀世界造孔🌹?這對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有何作用?
12月28日上午於恒行2平台相輝堂🗃,恒行2平台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相輝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將主講第五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
歡迎屆時線上線下收看,一起跟隨大師“孔中看世界”🍗,探索無限的科學前沿。
科學是什麽?在趙東元看來🩹,科學就是質疑🐃𓀎,是要問“為什麽”🦼🙌🏻。過去20多年裏📦,他及其團隊深耕介孔材料研究,開發大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創製一系列全新的介孔材料,相關成果被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家科研機構跟蹤采用🐦⬛。
那麽,到底什麽是“介孔”?
根據孔徑大小,我們可以對多孔材料進行簡單分類:孔徑小於2 nm的為微孔(Microporous)材料,包括沸石和金屬有機框架等; 孔徑大於50 nm的為大孔(Macroporous)材料🙍🏻,主要代表有氣凝膠和多孔陶瓷等👩🏼🔧。孔徑介於2~50 nm之間的🪻,則為介孔(Mesoporous)材料👩🏼🚒。
與微孔材料相比,介孔材料的孔徑更大🏮,更適用於大分子參與的化學反應過程;與大孔材料相比,介孔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更多的活性位點👨🏿🦲,顯示出獨特的納米限域效應👩🏻🦳。它的表面積可以達到3000 m²/g以上👩🍼,2克介孔材料的表面積就比一個足球場還要大!因此🤽🏼♂️,介孔材料的發現帶來了多孔材料領域的一場革命。
自稱“造孔之人”的趙東元院士,到底造了哪些不同類型的介孔👨🏻🦽➡️,又各有什麽用途?講座開始前,小編提前帶你一睹為快🍳。
FDU-14/15/16
早在2006年,趙東元院士團隊首次提出了“有機—有機自組裝”新思想,基於酚醛樹脂的揮發誘導自組裝首次構築有序介孔高分子材料🤚🏼。這些有序介孔高分子可以在多種空間結構之間進行調控,構建三維雙連續孔、二維六方孔、面心立方等多種孔道結構,依次為FDU-14/15/16𓀈,經過多年攻關,逐步形成以恒行2平台命名的20種新型介孔材料。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和有序介孔結構,為吸附👨🏼💼、儲能🚵🏿♂️、催化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超薄介孔碳薄膜
石墨烯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超薄碳材料,被認為是面向未來的革命性材料。趙東元團隊通過低濃度界面組裝策略,製備超薄介孔碳薄膜。這種超薄介孔碳薄膜二維平面長度可達十幾微米,厚度卻只有1nm。介孔碳材料薄膜擁有類似石墨烯的超薄、高度石墨化結構,同時還有介孔結構💇🏼,這種介孔結構與超薄厚度的結合為儲能相關應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團隊驗證了這種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潛力🔲,在容量和性能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納米水母”
隨著合成技術的發展,趙東元帶領團隊利用界面效應,開始探索更豐富、更多維的介孔形貌,形成一批形態多元😹、特征顯著、應用廣泛的新型材料。2022年,趙東元院士團隊通過“液—液”界面各向異性組裝🌡🏄🏿♀️,構築了全新的介孔聚多巴胺“納米水母”。這是從一個“核心”延伸出的“介孔蘑菇”結構👏🏻,形態與水母的頭蓋非常神似。這種具有開放孔道的介孔高分子在碳化形成介孔碳之後🤾🏻,可以用於製作具有高容量👩🦰、高穩定性的鈉離子電池,在儲能方面有著極高的應用前景💟。
“介孔花生”
在大自然中🧑🏼🦲🍝,非對稱性無處不在🍦,許多生物和自然現象為科學創造提供了新的思路☔️。2023年,趙東元團隊開發了乳液定向誘導各向異性組裝策略👨🏽⚕️,製備出“介孔花生”。這種獨特的非對稱結構,由一個介孔氧化矽球和一個連接的介孔高分子半球組成,兩個單元都有著均勻的發散介孔孔道👳🏿♀️。利用這樣獨特的雙球雙介孔結構,團隊構築了單顆粒級別的“生物質邏輯門”,為微納尺度的邏輯信號傳遞體系構建奠定了基礎。
“納米羽毛球”
除自然界外,許多人類社會已創造出的物體也是科學研究可借鑒的方向。在體育運動中🦇,羽毛球的飛行軌跡通常較為穩定,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流體力學在發揮重要作用。羽毛球質量分布的特性所帶來的運動行為👱🏼♀️🤱🏽,在許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在微納尺度,羽毛球背後的特性是否還能被印證?2023年,趙東元團隊創造性地通過空間位阻選擇性生長,合成介孔“納米羽毛球”。這種微觀世界中的“羽毛球”以四氧化三鐵顆粒為“頭”、以介孔高分子為“羽”,從形狀和質量分布等方面模擬了日常生活中的羽毛球👩🏽。經過團隊驗證,這樣的納米羽毛球也和宏觀羽毛球一樣✊🏻🍑,具有高度穩定的流體流動行為,這為材料開發與設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以上💆🏽,只是介孔世界的冰山一角。作為介孔材料領域的世界領軍科學家之一,如今,趙東元院士帶領團隊將介孔材料研究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構建過程包括從原子到分子,再到功能基元和器件的逐級組裝,為前沿交叉學科的發展提供新範式🙍🏻。此外👩🏻🦯,還將介孔材料廣泛應用於催化、儲能、生物檢測👎🏿、化妝品🍰、水處理🏈、電子材料等諸多方面✌🏿。
還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註12月28日第五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與趙東元院士面對面!
報告人🚵♂️:
趙東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世界科學院院士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2020)
報告主題📌:
孔中看世界——無限的科學前沿
報告摘要:
講座將結合近年來在功能介孔材料可控合成及應用方面的研究,以化學家的角度🧑🏭,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的定義、發展歷程和現狀以及化學學科的未來機會和挑戰。從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化學現象和化工產品舉例,凸顯化學的神秘與重要;結合“化學”一詞中英文的來源,從文學、哲學、以及化學革命性的發展歷程等角度,系統闡述化學這一自然科學的豐富內涵、透視化學科學蘊含的機會與挑戰。
浦江科學大師講壇
讓頂尖科學家的思想,從上海向全球傳播,向全球呈現科學之美🤦🏽♂️、科學之光、科學之慧。“浦江科學大師講壇”由上海市政協發起並主管🐖⌚️,上海市政協科技和教育委員會、恒行2平台、中共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共同主辦,得到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旨在打造全球頂尖科學家競相展示科學思想的大平臺、引領人類攀登科學高峰的大本營,讓更多頂尖科學家的思想留在上海🎖、匯聚在上海,成為上海強化創新策源功能🧂、推進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