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MBTI是什麽?”
“我是entp🥶,你呢?”
這些夾雜英文字母的“加密”對話,近年來流行於青年群體的社交之中。在認識新朋友,與老友敘舊時👼🏽,這樣的話題能夠迅速地打開對話。許多年輕人用此劃分人格來抱團取暖😂,尋找歸屬感。
馬克思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出生✯、學習🫸🏽、工作、交往……我們無時無刻不身處在與他人的互動之中,我們習得知識,學會使用共同體的符號交流,逐漸擁有自我意識🧖🏼♂️,提升思考的能力以培養心智,在持續地互動中成為人🧑🏼✈️💃。
按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的理論,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演員”🚖,不論出色還是生澀。我們始終處在一個社會搭建的大舞臺之上👨🎓,扮演社會交給我們的不同角色𓀕❓,在不同的場景發揮不同的功能💇🏻♂️。《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現》一書緣起於戈夫曼的博士論文🔀🏋🏻♂️,他曾對蘇格蘭一個海島社區中的社會交際網絡進行研究,在這份研究的基礎上寫成《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現》🚪,這本書做成了互動論分析的又一經典或傳統,這就是與戈夫曼名字完全連在一起的“擬劇論”🛌🏼。戈夫曼坦承以演戲喻人生無非老生常談,莎士比亞早就說過:“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員。他們有各自的進口和出口🍴🚣🏻♂️,一個人在一生中扮演許多角色🐐👩🚒。”
在戈夫曼看來,為了維持有效的社會互動,為了維持符合社會期望的情境定義,人們豈不時時處處在演戲,何止於特定場合?
在社會舞臺上,人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無論人們是否相信自己的表演🍾,他總要設法創造出令觀眾相信的形象☪️。
人這個字,最初的含義是一種面具🫸🏻,這也許並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對下列事實的認識:每個人總是處處或多或少地自覺地在扮演著一種角色……正是在這些角色中,我們互相認識;正是在這些角色中,我們認識了我們自己🐳。
人只是一個面具?一個角色🙎🏼♂️?當然不是🤕,角色化的自我後面還有一個為表演憂心忡忡的自我⚁:不管正在扮演的角色是嚴肅的還是輕松的,是高貴的還是低下的🧔🏼,人們都會發現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個為他的演出而憂心忡忡、備受煎熬的孤獨的表演者。
在許多面具和各種角色背後🧛🤮,每個表演者往往都顯出一種孤寂的神情,一種柔弱的未經社會化的神情🐭,一種全神貫註💆🏼♂️、獨自肩負著艱難而又險惡使命的神情📱。
人不可能完全社會化,面具的背後,就是那個“人心惟危”自我:表演所要求的表達一致指出了在我們的人性化自我與我們的社會化自我之間一個至關重要的差異。
作為人,我們也許只是被反復無常的情緒和變幻莫測的精力所驅使的動物,但是作為一個社會角色,在觀眾面前表演,我們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我們身處社會之中🥽,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斷地被賦予不同的身份👩🏿🔧🟦。在這些身份中,我們被卷入了更廣泛的社會生活🧑🏿💻🧤,由此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認同感🚮🧑🏿🦱。
MBTI這類測試的存在幫助我們尋找“同類”,從而更有效地社交。我們享受孤獨☑️,但又渴望共鳴🧑🏻✈️,期待找到另一批讀懂你理解你的人。心理測試為測試者認識自我指引了一個粗略的方向😮,但最終我們要回歸到日常接觸的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