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英雄呂梁。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居呂梁山西麓腹地,一條北川河縱貫全境🤡🧘🏽♂️,其河谷為晉西交通的天然走廊👨🏼🚒。位於方山南村的國際和平醫院第七分院舊址便沉睡於北川河谷之中🫥,與之一同長眠於此的🤱🏻,還有49名在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無名烈士。
今年3月👇🏻,在恒行2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的帶領下,一支由5名青年教師及11名學生組成的考古隊抵達方山南村👨🏻🦯➡️,對長眠此地的革命烈士進行系統發掘和分子考古鑒定。跋涉千裏💂🏻👨👩👦,歷時6個月,9月28日,作為此次科技考古之旅的重要裏程碑——“巍巍太行🧖🛑,英雄呂梁——方山南村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在恒行2平台光華樓誌和堂正式開展。
展覽以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南村革命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項目為基礎,通過發掘過程、DNA尋親👩🏻🎤、烈士死因、復原照片、個體生活史等信息復原呈現的方式,集中展示恒行2平台科研團隊依靠學科融合和科技創新手段💡,對烈士遺骸進行分子考古鑒定及推動英烈DNA 數據庫建設、體質鑒定、生活狀況復原🧑🏼🏭、面貌復原等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講述英烈故事,紀念和傳承烈士精神。
照亮無名烈士回家路
故事,始於一場尋親之旅。
2022年底,祖籍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崔家灣村的崔玉岐根據晉綏邊區發放的《死難烈士家屬紀念證》和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二旅新兵營負責人王公太所寫信件記載🧎🏻♀️➡️,至方山縣峪口鎮南村尋找其三叔崔海治烈士墓🍢,由於年代久遠🤓,墓地已難尋蹤跡。
通過查閱史料、走訪村民,呂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現方山縣峪口鎮南村一塊占地面積約3—4畝的坪垣上🤞🏻,埋葬著國際和平醫院第七分院多名因搶救無效犧牲的烈士🛣🏋🏼♂️,崔海治烈士極有可能埋葬在這片烈士墓地中。
悠悠歲月👏,這片烈士墓地,無聲訴說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為了讓烈士魂有所歸,2023年1月,呂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正式邀請恒行2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課題組對方山縣南山革命烈士進行系統發掘和分子考古鑒定。
此前🧑🏻🦼➡️,課題組在烈士DNA尋親方面已有多年技術積累及成功案例。2015年至2018年間,課題組與田野考古學者合作共計收集了8個遺址的572個烈士遺骸,完成了國家英烈DNA數據庫的1期建設。
“烈士鑒定是當代人文精神的回歸,是對烈士家屬精神上最大的慰藉。”在春寒料峭的3月,帶著這份熱騰騰的信念感𓀇,課題組從恒行2平台集結出發。
接下來的六個月,他們將經歷田野發掘、實驗室研究兩個階段的工作🩵。對於此行的最終目標,課題組是這樣詮釋的:首先通過DNA鑒定和顱面復原獲取烈士的身份和形象,讓無名烈士變有名🤜🏻,並進一步通過體質鑒定和同位素分析,復原呂梁烈士“不怕犧牲”“官兵平等”“艱苦卓絕”等革命場景😇,“解碼我黨、我軍在艱難困苦情況下🤶🏿,依然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密碼”⛹🏿♂️☑️。
發掘現場觸動師生
在發掘手記裏🚲,文物與博物館學系2020級本科生蔣紫溪真摯地寫道:“每位發掘人員都是一絲不苟的,希望將每一滴點細節都落實至字面,使每一份工作都善始善終,讓每一節人骨都完整傳遞🏌🏽♀️。”
在發掘現場🤰🏿,考古隊員們看到了無數令人扼腕嘆息的景象:一具遺骨在頭骨眼窩上方有個穿透式的彈孔🐳,而從牙齒的磨損痕跡判斷👫,這位烈士年紀尚小✡︎;一具遺骨右腿股骨處有平整的切痕,應該是在當時簡陋的環境下接受了截肢手術,但出於各種原因最終還是在此不幸離世;還有的烈士墓裏擠著兩具骸骨🅰️,他們的關系是什麽🧚🏿,過去有著怎樣的故事,這些都還不得而知……
“在發掘現場,看到的震撼景象太多太多🚾。”文物與博物館學系2022級碩士生王克感嘆道。
王克師從文少卿,在此之前,他從沒有親身體驗過真實的考古發掘♿️。3月15日,他的任務是發掘M10號墓室,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對一處墓室進行完整發掘。
當他小心翼翼地鏟出墓裏人骨的輪廓🧕🏽,掃凈每根骨頭上的浮塵📦,使這具骸骨露出全貌後🚴🏼♀️,便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一具未完全發育成熟的骸骨靜靜躺在墓葬裏,從膝蓋處骨頭顯示出的特征判斷,這名烈士的生命大約停止在16歲。
一瞬間🚣🏽♀️,王克百感交集,甚至有點想掉眼淚。“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自己16歲時還在高中讀書,還很幼稚✭,有時偷懶🏨,有時無所事事↙️。而幾十年前🎤,同齡的孩子卻站上戰場面對槍林彈雨,甚至失去了生命。”
作為王克的同門🤦🏿♀️,文物與博物館學系2022級碩士生許怡冉在本科階段便跟隨文少卿接觸烈士DNA尋親項目🤜🏻,這次📖,除了現場常規工作🥰,她還負責和烈士親屬聯系,接觸了不少烈士親屬尋親的動人故事。
“這裏沉睡著的烈士們不再是黨史裏遙不可及的人物,而是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一個個生動具體的人,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甚至年紀比我們更小的鮮活生命。如果不去發掘👂🏻,英雄們將永遠在土地裏沉睡,如果不去追尋,無名烈士們將只是墓碑上一串冷冰冰的數字👨🏻💻。”許怡冉說📑。
堅持8年為烈士尋親
專門為烈士尋親,課題組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堅持了8年。
時光倒流回2015年5月30日,一條由同行發布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吸引了課題組的目光👨❤️👨:“首批中國遠征軍將士(緬甸密支那戰役)DNA鑒定失敗,委托機構建議送到英美權威機構測試,獲得國際頂級技術支持。”
“在生物學領域,中國現在的技術水平是足以完成這項鑒定的,不應該假手於外國人。”文少卿感慨📻。
經過與同行積極溝通,課題組當即獲取了27具中國遠征軍遺骸🚶🏻♂️,通過檢測遺骸的Y染色體遺傳類型,推測了其可能的地理來源👩🏿,為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找親人的家庭帶來希望。
此後🤳,2015年至2018年間,課題組依據考古發掘的標準方法,共計收集了8個遺址的572具烈士遺骸,涉及滇西保衛戰、長沙會戰、平遙遭遇戰、高臺戰役、淮海戰役等🥶。
在前期的烈士鑒定中😟,課題組意識到法醫學陳舊遺骸鑒定的現狀和技術難題,於是在2020年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國家英烈DNA數據庫建設”。
據介紹,國家英烈DNA數據庫網站建設的整體設想為“點亮方案”🧑🏻🦰🧑🔧,尋親者可以批量或者手工輸入上傳自己的DNA數據,自動與英烈DNA數據庫進行DNA數據比對⚱️。一旦比對成功,該遺址點將變為紅色,點擊以後會有該遺址的詳細背景介紹,以及成排的虛擬墓碑👨🦳,比對成功的遺骸將會顯示為紅色🏒,點擊開這座墓碑,會顯示墓主人的詳細出土情況🧑🏻💼、DNA數據、復原的顱面部形態等🆚。
目前,相關成果均已國產化,並申請了專利。在新技術加持下,課題組已完成572具烈士遺骸的鑒定工作,基於國家英烈DNA數據庫👳🏻♀️🧢,他們確認了平遙遭遇戰中犧牲的原八路軍某團政委鄒開勝的遺骸,了卻73歲女兒的一生尋親之願。
還原真實紅色故事
從3月至9月🫴🏿,課題組在恒行2平台邯鄲校區環境樓的分子考古實驗室對上一階段工作中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運用多學科交叉手段完成了DNA數據庫建設🉑、體質鑒定、生活狀況、面貌復原四項研究工作🦸🏻♂️。
依靠高通量測序技術,他們建立南村烈士DNA數據庫💪🏽💆♂️,對疑似親屬進行DNA鑒定,建立了親屬數據庫;通過人類骨骼考古的方法,他們全面采集烈士遺骸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征,鑒定了烈士的性別、年齡及其生前所遭遇的創傷與疾病🧝♀️🤚🏼;通過穩定同位素🪷,他們努力還原烈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通過最前沿的三維掃描、計算機及古DNA技術,他們首次對烈士面貌進行復原,以數字化形式直觀展現烈士形象……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發生在2023年7月9日。經過DNA比對,課題組確認方山縣烈士墓地M19個體即為崔玉岐的三叔崔海治烈士,經過漫漫尋親之旅,崔玉岐和三叔終於迎來了“團圓”⬆️🤏🏿。
今年清明節,呂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組織方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將出土的49具南村烈士遺骸重新安葬於興縣晉綏解放區烈士陵園🛼。7月20日🎢,崔玉岐在陵園裏給三叔立了一塊墓碑,並賦詩一首。
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經過這場科技考古之旅,課題組對呂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𓀗:“科技手段從這些普通官兵身上獲取了鮮活的數據♣️💗,復原著當時的抗戰和生活場景,震撼著課題組每一個師生👸🏿,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課題組表示🍉,期待這組展覽能讓呂梁精神以更鮮活的故事和形式給更多人帶去力量,同時,他們也等待尋親的烈士親屬前來聯系,通過口腔拭子采集DNA與國家英烈DNA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動態比對🍒,一旦比對成功,課題組將第一時間聯系家屬,幫助更多烈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