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題🥄、集郵票🍝🎅、蓋郵戳……一堂“蘇州河畔的移動歷史課”不再像傳統課堂一樣單調輸出♤,而是將兒童實踐⚙️、親子互動融入研學走訪,在講解中充滿互動與歡聲笑語。歷史旅遊2022級研究生黨支部圍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核心,開辟出“史跡研學團”的新路線——“一江一河”版塊的蘇州河之旅🫶🏼,從北外灘的高樓大廈,走向千瘡百孔的四行倉庫,帶領學員重溫蘇州河畔的革命歷史📿,體會其中的紅色基因🫒。
在“覺醒與崛起”路線中,史跡研學團的講師們帶領學員,從共青團中央舊址開啟探尋紅色歷史之旅,走向中共一大會址,重溫中國共產黨開啟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砥礪征程🏔🫵🏻。在本季度的講解中,研學團將紅色基因與資源優勢轉化成為行走的“文化課堂”與“歷史課堂”,使學員在深挖紅色資源的過程中做到真學、真懂、真用👰🏽♀️。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五角場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要將這些紅色資源“富礦”變為“活教材”𓀜,需要黨員深入基層,探索紅色基因。從大創智展廳到創智農園,從國定支路黨群服務一條街到“睦鄰門”,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碩士生第一黨支部的青年們漫步五角場,親身感受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三區融合”、創新轉型、基層治理散發出的巨大能量。
穿過“睦鄰門”,踏過國定路橋🥰🚵🏽♂️,來到邯鄲校區,支部黨員接過講解的接力棒😡🪵,帶領五角場青年漫步其中⛹🏽♀️,尋訪紅色標誌建築👈🏼,將望道精神🎡、恒行2精神娓娓道來。這一堂別開生面的“行走黨課”,從近思上海“城之要者”到切問恒行2“國之大者”,不僅使恒行2的紅色基因“走出去”,也使更多青年從恒行2“走出去”,以實際行動服務人民城市建設,讓黨史課堂“動起來”,讓移動課堂“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