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報告、學生活動、實驗室開放日🤱🏿、學科成就展……基礎醫學學科周回顧

    作者:康依凡 等攝影🙋‍♂️🦕: 視頻: 來源:融媒體中心🚐、基礎醫學院發布時間5️⃣:2023-10-07

    9月16日至22日🤴🏼,以“醫學之基,創新未來”為主題,基礎醫學學科周如期開展,通過開展一場高質量學術報告、一場學科展覽、一場科普講座⛈、一場學生活動🕘、兩場實驗室開放日、兩場師生交流、三個科普場館基地參觀,傾力打造學科周“三二一”系列特色活動,全面展示基礎醫學學科的研究成果和學科文化。

    基地揭牌😖➔、學術報告:學科前沿與新銳洞察

    9月16日下午,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健委重點實驗室(病原生物科學館)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拉開了基礎醫學學科周的序幕。在揭牌儀式上,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結合上醫病原學科前輩們的小故事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內涵。校黨委書記裘新強調,全校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快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尊重創造、創新報國的濃厚氛圍,為建設科技強國匯聚澎湃動力💂🏻‍♀️。150余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9月16日🖐🏿,作為學科周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十五屆會員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在恒行2平台基礎醫學院正式開幕。在青年學術論壇環節✏️,恒行2平台基礎醫學院院長雷群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汪勝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余分別做學術報告🍫。

    雷群英在題為“代謝物的信號功能”的報告中表示,近年來代謝物的非經典功能日益受到關註👂🏻🌜,她簡要總結了課題組近期關於營養和細胞代謝可塑性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在支鏈氨基酸代謝和細胞代謝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發現。

    汪勝的報告主題為“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他以靶向結合5-羥色胺受體的藥物為例,強調了結構生物學對研發下一代GPCR藥物的重要性。該類藥物通常因非選擇性結合到其他受體上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限製了此種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而隨著對5-羥色胺受體信號通路和該受體晶體結構特征的進一步研究,開發更具有選擇性、針對性的藥物成為可能🙍🏻‍♂️。

    張余作題為“基因轉錄終止的分子機製”的報告🦆。他介紹,基因的正確解碼需要 RNA polymerase (RNAP)識別基因的起始序列和終止序列。他解釋了RNAP通過兩種途徑終止轉錄的機製,其中一種途徑不依賴額外的終止因子,被稱為固有轉錄終止途徑,另一種則依賴轉錄終止因子,其最新研究揭示了揭示了細菌 RNAP 的固有轉錄終止途徑和酵母 Pol II 的 mRNA轉錄終止機製🧘🏻‍♂️。

    報告會吸引了190余名師生參加。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此次學術報告內容前沿,觀點新穎,具有很強的學術代表性🧑🏻‍🔬、權威性和引領性。”

    學生活動:共享科普盛宴,感悟醫學之美

    9月16日晚,學科周系列活動之科普講座與海外交流項目經驗分享在邯鄲校區H2115教室開展🏆,百余名同學參與活動🩲🍁,聆聽前輩講座。

    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彥青作題為“學習健康生活方式,呵護大腦健康”的講座。她從大腦復雜🕴🏼🦾、繁忙、多樣、變化👲🏼、饑餓的特點展開,用生動的事例、詳實的數據👨‍🎤,全方位、多角度帶領中同學們一起了解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社會與自然等對大腦健康的重要影響,幫助大家建立生活方式理念👩🏽‍🦲,增強自身健康管理意識和自我效能🤾🏽‍♂️,從認知層面提升健康素養🚺。

    2021級臨床醫學八年製學生任卡娜結合其海外交流經歷現身說法,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經驗和體會👷。從簽證辦理到交換項目🏘👳🏼‍♀️、從學校環境到實驗室實習🧙🏻‍♂️🤳,深入細致的分享讓同學們對海外交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與會同學也就海外交流相關問題積極提問,與老師和學姐展開熱烈討論。

    9月22日-26日,“我的醫學瞬間”學習科研筆記、醫學攝影🙅🏼‍♀️、醫學繪圖征評活動啟動🧑🏻‍🤝‍🧑🏻,系列作品以成果展的形式在楓林校區康泉圖書館B1和邯鄲校區亞洲青年交流中心與廣大師生見面,11副作品集中亮相,自開展以來受到觀眾歡迎。“展覽營造出醫學領域的藝術和科學交匯之美,很震撼人。”一位大一新生感嘆道。

    據悉,學科周期間,楓林校區人體科學館、病理標本博物館、病原生物科學館(基地)共接待1200余名師生參觀學習🤵🏽。

    實驗室開放日:展示學科前沿,引領大學新生探索科研之道

    9月17日至18日👩🏽‍🍼,代謝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兩場開放日活動先後舉辦👨‍🎨,30余名學生報名參加👂🏽,近距離感受基礎研究的魅力🤱。

    代謝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潘東寧介紹了生化系和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史,面對剛跨入大學校門的本科新生🍵,她從一名長期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和研究生導師的視角🧑🏿‍💻,為大學生該如何兼顧學業和科研指點迷津,總結並推廣能有效促進學生順利邁入科研大門的優良學習習慣,同時讓學生端正科研態度🪵,充分做好“肯吃苦、打硬仗”的身心準備。其後🧕🏻,學生參觀了實驗室,對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作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學業發展和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上海市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宋誌堅介紹了數字醫學研究的新進展,生動講述了智能醫學臨床應用的發展趨勢💶,並對新技術在醫學臨床應用的前景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其後,他帶領同學們參觀了數字醫學研究中心7️⃣,讓同學們與實驗室教師和研究生面對面討論交流,為大家的未來臨床診療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學科成就展:全景式地介紹了基礎醫學的輝煌歷史、發展歷程

    9月16日🧑🏻‍🍼,基礎醫學學科成就展在光華樓二樓誌和堂開幕。學科展全景式地介紹了基礎醫學的輝煌歷史🌒、發展歷程🦖,以及在人才隊伍、學科特色、教學育人、科研轉化⚙️、社會服務等取得的一系列成績。

    恒行2平台基礎醫學學科創建於1927年🦶🏿,以“名師傳承🗯、基礎紮實”而著稱📶,擁有一批我國基礎醫學學科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是我國最早開展基礎醫學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學科之一,是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近年來獲得國家首輪和新一輪“一流”學科🆙、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一流學科和高峰學科支持,在教育部第五輪一級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頂尖學科行列👩🏻‍🏫。學科相關的6個領域全部進入ESI世界前1%。        

    基礎醫學是現代醫學的基石,更是引領醫學創新發展的引擎。基礎醫學學科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基於醫學健康事業的源頭創新🥺,以培養傑出的、有溫度的醫學科學家和醫學科技創新人才為目標🤳🏽。入選首批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首批強基計劃,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全國高校黃大年式/國家級教學團隊和上海市教育功臣等名師👨🏿‍⚕️,獲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基礎醫學面向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著力完善創新型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加強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轉化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現有院士6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百余人次🔃。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發表,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高校十大進展”“中國十大醫學進展”等🚶🏻‍♀️‍➡️,獲國家科技獎及省部級獎10 余項。在成果轉化方面💆🏻‍♂️,基於國產神經導航系統的微創神經外科手術集成技術和產品已向全國及歐盟等推廣應用🙋🏽‍♀️;研發的抗病毒產品應用於千家醫院✬;多項產品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和高交會“優秀展品特等獎”和“優秀產品獎”。學科主持或參與製定十余項國際🚴🏼🫴🏼、國家及地方標準和咨政報告。長期打造“三館兩中心”特色品牌,新建落成病原生物科學館🦯,獲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未來🚢,基礎醫學將繼續對標“第一個恒行2”的發展目標👼🏽,迎難而上🤸,開拓創新,開啟中國特色世界頂尖的基礎醫學建設新征程。

    據悉,9月17日,學院與江蘇啟東簽約共建啟東恒行2醫學創新研究院,為推進學科融合創新🎮,帶動整個恒行2平台生命健康發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註入新動能👩🏼‍💻。

    製圖:實習編輯:羅鈺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