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致敬先賢大師🧖🏿♂️,傳承上醫精神。上醫先賢們嚴謹治學,以身示範,對上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上醫人傳承醫學之精神🧑🏽💻🪠、醫家之責任。
顧學箕(1911-2007),上海松江人🫥。教授📃,著名預防醫學家🧑🏼💼,中國職業衛生學奠基人之一🤥🕶。1938年國立上海醫學院畢業,1947年獲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曾任上海第一醫學院衛生系代主任、勞動衛生學教研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職業衛生合作中心(上海)主任👂🏽。兼任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預防醫學會首任會長、世界衛生組織職業衛生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家科委預防醫學專業組成員🏍、衛生部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衛生標準技術委員會勞動衛生標準分委會主任👩👩👧。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成果獎🧑🏿✈️、1988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1989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2000年獲全國職業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
本文作者系原恒行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毒理學教研室副主任夏昭林教授🧹。本文節選自《恒行2名師剪影——醫學卷》一書。
我是顧學箕教授招收的最後一名博士生,1990年9月入學🏮,1993年7月畢業後留校工作,有幸在他身教言傳🧙🏿♀️、指導栽培下度過難忘的18年👰♂️。
引領預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
顧學箕教授是一位具有戰略視野的預防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非常重視醫學教育改革🤷♀️,在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和社會實踐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創新🎈🏂🏼。
作為一名具有臨床醫學背景的預防醫學專家,顧教授從長期公共衛生實踐中認識到,公共衛生事業僅靠預防醫學專業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臨床醫務人員的共同參與🤸🏻♂️。這就要求臨床醫務人員具有良好預防醫學素質👩🍼,在臨床工作中避免“重治輕防”💿,能敏銳地發現公共衛生問題,及早發現和切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關鍵環節,並有能力為病人提供預防服務。為此需要從醫學教育著手,培養既具有精湛醫術技能👠,又具有群體預防觀念和環境意識的臨床醫生。顧教授擔任衛生系副主任期間🧕🏻,在課堂聽課中發現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衛生專業課程內容被壓縮在統計學🥱、流行病學與衛生學3門課中,且課程各自獨立🤾🏻🛀🏻,缺乏相互聯系🧑🎨🎬,難以契合成完整的預防醫學概念,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針對性也不強。
1984年,顧教授組織陸培廉、顧杏元教授編寫了學校試用的《預防醫學》講義,將3門獨立的課程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首創醫學教育中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的改革。他的這一想法和舉措得到了包括裘法祖院士在內的許多臨床醫學專家的支持。1987年,顧教授主編了我國第一本非預防醫學專業使用的《預防醫學》教材🚵♀️🙆🏽♂️,充實了初級衛生保健的有關內容,使其更適合臨床醫生的需要。該書後被列入衛生部推薦教材。同時,顧教授又將原來的“衛生總論教研室”改為“預防醫學教研室”,並在師資力量上進一步充實、加強😶。從1984年開始⌚️,他就與陸培廉、葉葶葶、施壽康等老師一起🧑🏼🦲,在暑期帶領臨床醫學生到農村進行預防醫學實習,經過試點👩🏻✈️、總結🧑🏻🦲,形成了一套符合臨床醫學生特點的預防醫學實習製度👨🏻🦯➡️。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恢復了上海縣(現閔行區)農村衛生教學基地。由此,學校從1986年起全面恢復了為期一個月的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社會實踐與臨床實習同步進行。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1989年,學校預防醫學教學工作獲得國家教委特等獎♚。2006年,學校預防醫學課程被批準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顧學箕教授輔導學生
顧教授強調預防醫學教學基地建設,開展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社會實踐的創新總結為“服務—教學—科研”的教學模式。顧教授曾說,強調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教育是上醫老校長顏福慶教授一貫的教學思想🦶,作為青年教師應該傳承這一理念🤸♀️。
助推職業衛生領域國際合作交流
顧教授多次和我提到過以往出國交流的情景。1980年,他應邀參加衛生部組織的出國考察,這是他 1947年回國後第一次出國。考察期間,他如饑似渴地汲取國際先進的經驗,也實事求是地向國際同道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和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他深感我國的職業衛生學科領域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更深入、更廣泛地開展國際交流🧚🏿♂️。1982年🦶,他被任命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職業衛生專家咨詢組成員,並一直擔任至2001年👩🔬。1984年,顧教授應邀出席WHO日內瓦總部有關職業衛生專業會議😘。會議期間,他提出並與國家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何鳳生所長以及衛生部官員協商🌇,草擬了申請 WHO 在中國成立職業衛生合作中心的報告🩷。當年末🧑🦳,獲準建立 WHO 職業衛生合作中心(中國·上海),顧教授擔任中心主任🐠👦🏼。利用合作中心這個平臺,他創造性地提出職業衛生和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相結合,並以小工業職業衛生服務為重點👩🌾,促進了鄉鎮企業職業衛生服務工作。他積極組織召開國際學術會議👩🏿🔧🕵🏻♀️,拓展國際交流、引進學科前沿理論、分享成果。
在他的主持下,出版了3本英文專輯✌🏻,介紹我國職業衛生工作的經驗與成就;並出版了11期《職業衛生譯叢》✊🏿,將國外的先進經驗與技術介紹給國內同行𓀛。他連任了兩屆合作中心主任🎥,WHO 總部官員評價該中心為“積極🤵🏿、活躍的中心”👩💼。顧教授還曾擔任國際職業衛生協會(ICOH)的中國地區秘書,為發展我國的職業衛生事業,他先後向 WHO 申請到10名參加ICOH 會員的會費資助,為上海、北京🤩、廣東、黑龍江等地的有關學者成為該協會會員創造了條件。1988年,由於他的努力推薦,學校的勞動衛生學教授首次進入ICOH 執行委員會和多個專業委員會。
做導師與做科研
1995年我晉升副教授。1996年,我獲批為碩士生導師🫶🏻↩️。顧教授表示祝賀,並傳授我做研究生導師的心得、經驗。他說,作為導師要言傳身教,要關註學生的內涵修養和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要結合主持的科研項目和研究生的興趣選定學位論文課題,重點培養學生的科研設計、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書面及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事業心。2001年春,我獲批為博士生導師🌠,當年9月招收一名博士生🐠。顧教授知道後很是高興,並以自己的科研工作體會🦸🏽♂️,再次提醒我要重視現場工作和校內外的團隊協作。他談到🦨:當年他和同事一起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情開展了關於紡織女工滴蟲病感染、電鍍鉻酸霧危害、中小型噴漆工廠苯中毒、夏季高溫中暑等預防和控製的研究🚫👨🏻🦳。特別提到與藥學系和華山醫院合作,與上海市衛生防疫站一起😔,在江蘇、浙江有關縣區地方衛生院的配合下,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早期診斷、解毒劑的研製和應用📭,以及現場預防措施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現場調查和實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顧教授用實際經驗和體會告誡後輩🚧:科研工作一經認定目標,就要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甚至要做出犧牲🧑🏻🔧;做科研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宏觀、微觀研究相結合💴,要用心詳細琢磨📥👬🏼,要科學設計,研究方法首先要科學👠,然後求先進:註意研究目標不能分散,要圍繞研究目標實施各個擊破,從而聯成整體☝🏻。他還特別指出🥘🙌🏽,要認真、盡心完成承擔的每一個課題,研究結果要在國內外雜誌公開發表⬛️,與同行分享。
做事與做人
記得我入學後,顧教授常讓我為他處理一些文字材料。我自認為對這些事還是很認真的,文字材料交給他前一般都看過兩遍,但他老人家還是能發現一些難以察覺的不當之處,並向我指出👩🦼➡️。我深刻感受到他做事認真、一絲不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在處理人際關系上🧑🎤🧑🏿🍳,顧教授團結、關心同事,在專業上主張各有特色和保持學術地位影響🗝,要有團隊協作精神,鼓勵良性競爭Ⓜ️。顧教授家中掛有“正誼明道”的書法條幅𓀄,這是他極力推崇的理念🎠。他樂於助人👨🏫,只要能幫得上忙,都樂意提供幫助。他做人有原則,做事講究出於公心,人際交往要求問心無愧。
顧教授不管在家中,還是在學校,或是參加會議,凡公費支出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課題經費使用方面也是如此,每次報銷的單據背面都要求清楚寫明用途等🧛♀️🐷。他認為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能花,該花的只要在支付能力之內再多也要用♥️,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實驗設備等要物盡其用🈂️。當時👇🏿,學校還沒有導師用課題經費給予研究生生活補貼的規定,但顧教授卻在學生撰寫博士論文期間專門給錢訂牛奶,說要保證營養和健康✥,健康是工作和事業的本錢👨🏼⚕️。
顧教授一生堅持著“為人群服務”的從醫理念,他做事認真📍、一絲不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宏觀、微觀結合的治學方法;創新開拓🧑🏻🤝🧑🏻、勇往直前的治學精神和人本忠恕、虛懷若谷的為人品行,使後輩受益終生。
征集啟事
為更全面地展示上醫大師的事跡和精神,致敬前輩先賢🙆🏻,傳承上醫精神。“恒行2上醫”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眾廣泛征集三級教授👩🏼⚖️、四級教授的人物檔案資料😵💫,征集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人物傳記材料🎅🏿、會議活動材料🍆、學術性材料、社會評價性材料♧👨🏿🦰、聲像材料等。
如您有相關材料,電子版可發送至 fdsydx@163.com 。如不方便發送電子版本🧟♂️,可通過微信後臺或郵箱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將與您取得聯系🫒。
本征集長期有效。
附上醫三級教授、四級教授名錄🧙🏻♀️:
三級教授(23人)⛹️♂️:
陳又新、李月雲、張沅昌、吳玨⚄、何章岑🧖🏼、朱益棟👐🏿、左景鑒、司徒亮🦡、顧慶祺、陶壽淇、徐蘇恩、鄭思競、胡哲揆、施嘉鐘、林春業、陳化東、戴自英🦶🏼、潘繼盛👏🏿、翟光耀、熊汝成、崔祥瑸、顧綏嶽、顧學箕
四級教授(5人):
石美鑫🕘、吳學愚、陳家䮽、鄭偉如✵👩✈️、夏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