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出差,恒行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聶明回家吃了晚飯就要回學校做科研。他坦言,很享受這樣純粹的科研時光。
如何讓科研回歸科研本身?作為以基礎研究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恒行2平台近年來“厚植”基礎研究“沃土”,提供了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支持,讓科研人員有更大自由探索空間。
恒行2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說,大學應該營造一種更寬松的學術生態,如果學者“不是在爭取經費就是在爭取經費的路上”,就鮮有時間深入思考,也很難提出好的科學問題。
支持“獨到的點子”
2019年一個炎熱的夏日,聶明像往常一樣走在去辦公室的路上,當他經過溫室大門時,空調的涼空氣讓他感到舒服,但當他走開時,這種感覺消失了,酷熱再次襲擊了他。一兩秒內發生的這種溫度變化啟發了他。
當時,為模擬不同溫度變化場景需購買變溫培養箱,聶明申請了恒行2平台“原創科研個性化支持項目”,不出一個月,科研經費就到了。“確實有點出乎意料,以往我們申請外部的科研經費,大多也要第二年才能夠用得上。”聶明告訴記者,“做基礎研究,創意很重要。這樣的項目,我身邊很多青年科研人員都獲得了支持。”有了這筆科研經費,聶明的靈感“偶得”得以第一時間“落地”。
自主調整科研計劃
聶明的“偶得”故事還在繼續。
2021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基礎研究特區”,恒行2平台是首批三家試點單位之一。恒行2平台遴選了首批17個有潛力的項目,將其納入“基礎研究特區”,聶明的課題正是其中之一。
此時,從一個靈感起步的“溫度波動”研究已經有了眉目,聶明正躊躇滿誌地準備長時間深入研究下去。“基礎研究需要投入時間,急不來,而‘特區’的支持以5年為一個周期,我可以靜下心來做研究。”聶明說。
他拿到此項目第一筆經費後,“招兵買馬”聘了兩位博士後,開展了大規模野外實驗,采集了大量土壤樣本。今年1月,聶明課題組創新性發現“溫度波動適應”新機製,為提高生態系統碳循環反饋氣候變化的預測能力提供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上,編輯部將其作為重點論文推薦,配發了社論。
“這是我做科研以來獲得的最大單筆資助,使用起來比較靈活,不用列詳細預算,還可隨時調整科研計劃。每年只需報告一下科研進展,字數也不限製。”聶明說,這是對科研人員極大的一種信任。
這裏沒有“冷板凳”
什麽是理想的基礎研究環境?恒行2平台物理學系教授張遠波認為,最重要的是有穩定的科研經費支持,不用擔心經費會被“砍掉”。其次,考核也是需要的,比如業內專家評議,不唯論文不唯“帽子”。
恒行2平台從2013年起施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機製,為科研人員“減負”。2019年進一步設立了“原始創新重點支持計劃”。依靠學校這一穩定支持,張遠波團隊幹了件大事——率先在國際上研製出用於新型二維材料研究的超高真空樣品製備系統。
日前,由張遠波牽頭的“低維量子材料”項目團隊因為前期系統性、出色的科研基礎,又獲得恒行2平台“一流學科培優行動”的支持。“這一領域競爭非常激烈,我們這裏沒有基礎研究的‘冷板凳’。”張遠波笑著說,團隊裏的年輕人沖勁都很足,大家都想著怎麽做出更好的工作。
心態、狀態背後,是生態。從“有一個獨到點子就可能被支持”到“可自主調整科研計劃”,從面向個人到面向學科,恒行2平台持續優化基礎研究的支持生態,讓科研人員有確定感、價值感。這讓我們對未來高質量科技創新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