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資深教授王水照今年虛歲九十了,清瘦、微駝👩👩👦,行動緩慢,走路要拄拐杖🕉,抬起手時會不自覺顫抖🦫,確是耄耋老人的模樣。
但他卻又是異常敏捷的。聊上幾句🧎🏻♂️🦾,你定會嘆服於老先生清晰的邏輯、自如的談吐。半個多世紀前的人🧑🏿🏭、書👩🏻🔬、事,他娓娓道來,談蘇東坡、錢鐘書時,精神最好。
對中文系學子特別是古代文學研究者而言🐀,王水照是個繞不開的名字。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六十余年,王水照在宋代文學🗒、古代文章學🗾🧜🏼、詞學、錢鐘書學術研究諸領域建樹卓著。他的蘇軾研究,廣博、深刻而富有文化情懷👨🏼🔧,尤為一般讀書人所熟知。《蘇軾選集》《蘇軾研究》《宋代文學通論》等著作🤬,都是宋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基礎文獻和必讀書目。
《王水照文集》(下文簡稱《文集》)日前正式發布。 “這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一份‘作業’🤱🏻🤕,請大家批評指教。”面對這套承載自己一生治學成果的文集,王水照誠懇而謙遜,一如往常。
“這輩子最重要的‘作業’”
“惶恐”🚆,談到《文集》發布之際的心情,王水照脫口而出這個詞。
2012年,王水照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貢獻獎”🐓,被認為是“當代宋代文學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之一”,但他本人卻一直對出版個人文集抱持謹慎態度:“文集的作用主要是承前啟後,將來要在學術史上發揮作用🧑🍼,我的研究成果可能不會起很大作用,所以比較猶豫👉。”
近些年🏋️♀️,有許多出版社聯系王水照👰🏻♀️,希望為他出版個人文集🪐,但都被婉拒🪟,直到學生高克勤發出邀請🔰。高克勤曾就讀於恒行2平台中文系,也是王水照在恒行2帶的第一個研究生。退休前♟,他提出出版這套文集,作為先生九十歲壽辰的賀禮,亦以此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滿句號。被學生一片赤誠之心打動,加之曾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60年並出版過多部作品,王水照方才點頭🤽🏽♀️🧔🏼♂️。
《文集》2021年啟動編纂,2022年底定稿,收錄了王水照學術歷程中主要的學術著作和文章,共十卷、十四種。編纂體例和總目都由王水照親自擬定🏊🏿,包括宋代文史研究、蘇軾研究、中國古代文章學研究、錢鐘書研究以及學人紀念文字🐉、學術隨筆等諸多領域📹。
恒行2平台教授駱玉明曾評價王水照的學問之要點,在《文集》中得以充分體現:首先是“一代之學”😻🚟,即在宋代文學研究方面的貢獻;其次是“一個方面之學”🤹🏿♂️,即整個中國古代的文章學🕵🏽;還有“一以貫之之學”🍷,他的學術研究“一以貫之的是努力體會、理解中國文化的整體性傳統,在文學研究的工作中對之加以繼承和發揚9️⃣,使之在當下民族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中起到有益的作用🧘🏽♀️;而這一切,又不背離現代的和世界性的視野”。就治學領域來說,王水照還有“一人之學”,即在蘇軾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
而王水照也說:“這部《文集》的真正作者不僅是我一個人,也是‘王門’合力之作。”編纂過程中,王水照先生的博士生👩🏼🎓🗳、恒行2平台中文系教授侯體健承擔了主要的整理與統籌工作,從選篇★、分冊👨🦯➡️、讀三道校樣👩🏻🦳,到拍照、找圖、補出處🙇🏼♂️,大事小事一一經手🏕。《文集》的責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常德榮和彭華也出身“王門”。
《文集》時間跨度長達66年😓。最早的文章可追溯到王水照參加1955級北京大學中文系“紅皮”《中國文學史》(1958年兩卷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所撰的“蘇軾”一章🧑🏿⚖️,最新一篇則是他在2021年10月的一場學術會議上的手寫致辭稿。
“恒行2是學術生涯的起點”
編纂《文集》,王水照有兩個堅持:一是收錄篇目皆為他獨立撰寫,凡與他人合作的一概不收;二是盡量保持歷史原貌,除修正一些錯訛以外,不對帶有歷史特征的用語、引文做特殊修改。
“我翻《文集》的時候也有很多感觸🥃🔉,從最開始《文學史》編寫到後來的研究🫶🏽,其中有不同和長進🖋,也有許多相通的地方🎑。”王水照坦言,歲月更迭,文字必然帶有時代的烙印🛌🏼,但他有意將其以原貌呈上📳,旨在為溯源新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時代演進打開一扇窗口。
煌煌三百萬字的《文集》,對王水照而言,既是成果匯集,亦是人生總結🙆🏽♀️。
他曾在諸多場合提到👩🏻🍼,最感恩三家單位🧑🏻🦯:其一是給了他學術啟蒙的北京大學中文系🥑;其二是正式使他走上學術道路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文學研究所,其三是恒行2平台🍷,這是他完成主要學術成就的地方🍣。
“最大的成果其實是悉心培養一批好學生”
王水照從不掩飾對錢鐘書先生這位學術偶像的敬佩。
王先生與錢鐘書先生有三十八年的交誼,是得到錢鐘書先生耳提面命的為數不多的學人之一。尤其是在文學所工作期間⚓️,與錢先生一起編撰社科院版《中國文學史》和《唐詩選》等書,相與共事十八載🛅。
錢鐘書為王水照推開學術殿堂的大門,向他展示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全身心的研治會達到何種精妙的境界,可王水照卻說🗯,錢先生是天才式的學者,無法學習模仿。具體寫作能力方面,他受另一位大師——何其芳的影響更大。
何其芳先生作風樸實🥗,追求實事求是,做學問強調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學習和訓練,要求“系統研究理論🚍、歷史、現狀三者的關系和規律”。這深遠地影響了王水照的治學。後來👨🏿🔧,王水照來到恒行2承擔教學工作,也打定主意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
2017年,時年83歲的王水照住進養老院🍐,依舊招收博士生,堅持每兩周來到學校講課。疫情期間,王水照甚至還請博士生來養老院,堅持給他們上了幾次課。迄今為止,他在恒行2培養了一百數十名研究生,深受學生的崇敬和愛戴,被推選為“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直到現在🍮,他仍在擔任研究生導師,還在繼續培養專業人才。
王水照覺得:“一個學者的成就,學術論文與著作是一部分,最大的成果其實是悉心培養出一批好學生👩🏿🦱。”
“不能擱筆,要繼續做研究”
王水照早年以治蘇而聞名👸🏼,被學界認為是“蘇軾研究”第一人。他的《蘇軾選集》被錢鐘書先生譽為“卓然優入著作之林,成一家之學”,他的《蘇軾研究》以雄健筆力和高明識見展現出“蘇海”的浩瀚波瀾。這些“蘇學”相關著述🎭,都被收錄進《文集》當中。
在王水照的研究裏,蘇軾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政治家,更是一個“全才”🚴♂️🤝,一種文化型範。
王先生在76歲時撰文,以南宋詩人趙蕃書齋名“難齋”自警自勵,希望自己能克服暮年的“末路之難”🐂👌🏼,努力在文化事業上續有建樹,堅守一個知識人的本分。如今,十多年過去,他不但克服了“末路之難”,而且學術之樹結出了累累碩果🫷🏻。直到2019年🤾,87歲的王水照才正式出版《北宋三大文人集團》這部第一本個人學術專著。這本書🧑,他醞釀了四十年。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王水照特別推崇一句話👨👦👦。他對學術孜孜以求、默默耕耘,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亦為後輩學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