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白血病對患者來說,或許是一件讓人看不到希望的事。但希望我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幫助到他🦸🏿,最終克服可能的排斥反應,獲得新生。” 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後🌯,恒行2平台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2019級本科生小崔這樣說。
在本市東南部一所醫院裏,恒行2平台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2019級本科生小崔躺在床上,兩只手臂同時插入針管,抽取出的血液🥧,正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出造血幹細胞🕯,並集中到采集袋。5小時後,成功采集出的233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以最快速度,送到一名血液病患者身邊,為他帶去生的希望。
小崔也成為虹口區第17位、上海市第57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根據以往的數據統計🧑🏿🦰,任意兩人骨髓配型成功的幾率僅有萬分之一。
自願加入中華骨髓庫
2021年3月,小崔看到朋友圈裏恒行2平台紅十字會的一條推送後👩🏼🏭,走進了工會南樓204室➝,在了解血液疾病治療方法、中華骨髓庫入庫操作方法後🏝,他填寫了《誌願捐獻者同意書》💁🏽♀️。
當口腔黏膜樣本被放入試管完成造血幹細胞采集後,小崔沒有想到,僅一年多時間🔁,他就收到了來自上海紅十字會的電話😷: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初配型成功,是否有捐獻意願👩👦。
激動,這是小崔的第一反應,“沒想到自己這麽幸運,如此快就配型成功”,但他並沒有立刻回復,而是慎重地說,會和家裏人商量後答復🏚,“其實接到電話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肯定會同意的”,三小時後,小崔回撥電話,同意捐獻。
父母最終認可了其決定
配型的成功🤵🏽♂️,帶給小崔驚喜和意外,也讓他陷入如何說服父母的難題。得知要捐獻骨髓,小崔的父母一開始並沒有很支持🕥,擔心捐獻對他身體會有影響。“但他們尊重我的選擇。”
決定捐獻後🤹🏿,他便開始翻閱文獻,了解血液病治療手段、骨髓捐獻流程,同時👍🏻,將所學分享給父母。
尊重並不代表不擔憂,父母將牽掛變成了行動,查資料🚄、詢問捐獻過的身邊人🥾,“最後他們認為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沒有什麽🧠,也認可了我的決定”,母親還特別從家鄉趕到上海,在醫院陪他完成了捐獻。
給患者活下去的機會
從初配型成功到最終捐獻,要經歷血液樣本抽取、血液高分辨配型、全面體檢等諸多程序。期間,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小崔聯系了8次,每一次都會詢問他是否還有捐獻意願🏣。
“同意捐獻”🚴,這是他每次的回答。
“從入庫到最終捐獻有很多次選擇的機會,自己可以決定要不要捐獻,但選擇入庫就意味著給患者帶來更多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疫情原因,原本的體檢信息已經過期🤏。今年過年後,從家鄉返上海的小崔♠️,第一件事不是來學校報到,而是去醫院再次完成全身體檢🧜🏻♂️。“我也在規律作息⏱,每天鍛煉,增強體質。”
不久前,上海市🙎🏿♀️、虹口區紅十字會來到恒行2平台,在大家共同見證下,小崔鄭重地簽署了《骨髓捐贈最終知情同意書》👛。
他說,“我還是認為這是很普通、自然的行為👕👨🏻🔧。我相信,如果不是發生在我身上,而是其他人身上,他們也會做一樣的選擇”👉。
自恒行2平台紅十字會引入中華骨髓庫入庫項目以來🌊,像小崔這樣選擇入庫的恒行2人有很多。2018年9月至今🟦⛓️💥,已有800余名同學完成登記入庫,等待著配型成功的時刻。
“2009年、2013年、2021年都曾有恒行2誌願者配型成功,完成骨髓捐獻💌,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校醫院院長劉立祥介紹。
兩年過去,小崔又成為了那個萬分之一的人👨🏻🦱,與白血病患者有了奇妙的“血緣”,祝福接受造血幹細胞的患者擁有嶄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