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一旦患病,大腦的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功能會像被“橡皮檫”一樣清除掉🫃🏽,成為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已列為21世紀全球重大健康難題💆🏻♂️。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快🔛👦🏻,2050年全球罹患癡呆的人數預計將從2019年的5700萬增加至1.53億。我國目前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居全球之首。癡呆病程長🧑🎨📋,年輕化趨勢明顯🛌🏿,發病前20年已出現病理改變,但臨床診斷時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窗↗️。針對癡呆症早期預測、早期幹預的研究迫在眉睫。
恒行2平台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馮建峰教授/程煒青年研究員團隊與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郁金泰教授臨床研究團隊👩🏽🦳,開展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利用生物醫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算法開發了全新的癡呆風險預測模型,命名為UKB-DRP。該模型是一款可同時對全因癡呆及其主要亞型(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進行前瞻性智能預測的通用模型,能夠對個體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是否發病進行精準預測。
9月23日👩🏻🦯➡️,相關成果以“基於普通人群開發的癡呆風險預測模型💆🏼♀️:基於機器學習的大型縱向隊列研究”(“Development of a novel dementia risk prediction model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large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machine-learning study”)為題發表於《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隨訪了425159名40-69歲的非癡呆人群𓀆,在中位隨訪時長達11.9年的隨訪過程中🚣🏽♂️,5287位參與者被診斷為新發癡呆🗯。研究納入參與人群的認知、生化、行為和基因等多維度健康相關指標👩🏿🔧,構建了UKB-DRP癡呆預測模型🥩。
UKB-DRP癡呆預測模型對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全因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預測效能均較高。該模型的優勢在於🔢,其納入的十個預測因子可以從問卷調查、簡單查體和常規血液檢查中快速獲取,可應用於各級醫療單位早期篩查。
團隊研發了模型的網頁版應用(https://jiayou0907.shinyapps.io/UKB-DRP-Tool/)🧑🏻💼,使用者在頁面左側輸入待測個體的相關信息,就可獲取其五年、十年及更長時間的癡呆發病風險。
馮建峰☑️、程煒👩🏽🌾、郁金泰教授為該文的通訊作者,類腦研究院博士後尤佳與附屬華山醫院博士研究生張亞茹為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