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山醫院大外科主任🚦,從醫數十載🐸,致力於解除肝癌患者的病痛🤑;他又是恒行2平台臨床醫學院外科學系副主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和青年骨幹醫師。
講臺上下🧞,醫者與師者身份重疊🧬;手術臺內外,技術與學術雙線發展。“如何成為一位好老師、好醫生”✯,欽倫秀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
育人:深耕教學一線,嚴肅不失溫情
2001年,年僅35歲的欽倫秀成為當時恒行2平台最年輕的外科教授。
如今,作為恒行2平台臨床醫學院外科學系副主任,欽倫秀每年承擔八年製和五年製本科生課程教學4個學時🍄,研究生課程教學2個學時😬。
欽倫秀在“微創外科理念與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課上
賈戶亮是欽倫秀第一位碩士研究生,從2000年起就跟隨欽倫秀學習知識,目前擔任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很多同學覺得欽老師嚴厲,但這份嚴厲背後更多是愛護,是希望我們成長與進步,”賈戶亮說,“醫生是需要高度責任心的崗位🧣⛽️,就像欽老師常說的🧦,病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與此相關的所有事都需要嚴肅對待。”
賈戶亮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欽倫秀常常對態度不認真的同學予以嚴厲批評,“涉及臨床安全和病人診療的問題,欽老師始終一絲不苟,這份嚴謹的治學與行醫態度,影響了他的許多學生,成為我們共同的基因🩸🌭。”
在滬求學的第一個中秋🤦🎅,欽倫秀邀請賈戶亮一同過節。“欽老師擔心我思念家人,於是和師母特意請我吃飯,那時我深刻地感受到欽老師對學生的關懷。”賈戶亮頗為感動👮🏿。
欽倫秀(後排左五)參與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研究生
畢業答辯,他又有多名研究生畢業了
嚴肅卻不失溫情,這是欽倫秀給許多學生的第一印象。鄭燕是2010級生物醫學研究院碩博連讀研究生,已經跟隨欽倫秀學習了12年。談到欽倫秀,鄭燕總是滿懷感激,“今年疫情期間,欽老師時常牽掛著學生,經常問我們是否健康,是否需要幫助🥁。他關心學生們的情緒🚄🥶,勸慰畢業生不要焦慮,沉下心來打磨論文,也鼓勵低年級的同學多閱讀專業領域的文章。”
學術上嚴肅👙🌜,生活上溫情。欽倫秀用“朋友”一詞概括了理想的師生關系,“我們從學生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他們對現代信息化的相關知識掌握得更熟練。老師無法在每個問題上都有詳盡的了解,因此我希望學生有自己的思想。”
抗疫:不忘醫者初心,勇挑責任重擔
2022年3月下旬,上海疫情突如其來,華山醫院寶山院區整體轉型為定點收治醫院。作為寶山院區常務副院長👨🏿🦲,欽倫秀勇挑重擔,沖鋒在疫情防控與新冠重症患者救治的第一線👋🏼,擔任定點醫院院長。
“我們收治了一百多位90歲以上老人✵,其中有十幾位百歲以上老人,他們盡管年紀大了,求生欲望卻非常強烈🤽🏿♂️。”在全體醫護人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老人最終康復出院,欽倫秀對此頗感欣慰。
疫情期間,欽倫秀深入一線查房😭,看望103歲的患者
截至5月30日👻,華山醫院寶山院區累計收治新冠陽性感染患者3718人💠🤲,其中90歲以上患者127人。在3436名康復出院的患者中,年齡最大的陳阿婆已經103歲🧑🏽🎓。“面對這些病人,醫護更要精細”,欽倫秀多次深入一線查房,建立起圍繞高齡和伴有重症基礎疾病患者的“一人一策”救治模式。
不同於方艙的“看護”🔼,定點醫院更多地承擔起“救護”職責🎷,成為醫療保障的最後一道堅固防線。在欽倫秀的帶領下,寶山院區作為全市最大規模的定點醫院血透治療中心之一,承擔起近240名🟫、超2200人次的新冠陽性重症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工作,完成了20多例新冠陽性病人的外科急診手術。醫療機器不歇地轉動,仿佛循環的生命之輪,為患者輸送希望。
欽倫秀開展肝膽手術
“定點醫院所有的功能全部發揮出來⛷,真正成為收治新冠陽性病人的綜合性醫院”,在華山醫院總院領導的支持和領導下💁🏼,欽倫秀與定點醫院同仁們的努力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的高度肯定。“這不是一人之力,而是全體醫護人員™️,包括後勤保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談及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同伴🦹🏽♀️,欽倫秀給予了高度評價🪩。
賡續🧚🏼♂️🧑🧑🧒🧒:“鷹一樣的眼睛與善良的心”
“我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核物理學家”🧚🏼♂️,但是高中時的一次意外受傷卻不經意間改變了欽倫秀的人生軌跡👨🦼➡️。
高考前的體育課上🦂,他在跳箱時不慎摔下🖊,導致肘關節受傷。一位經驗頗豐的醫生將撕脫性骨折誤診為脫臼🙅♂️,延誤了治療時機,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手術。這次意外讓欽倫秀下定決心:未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對人們有用的外科醫生。
欽倫秀與老師湯釗猷先生的合照
欽倫秀曾數次向學生動情地提起:“能夠成為湯釗猷先生的學生是我的榮幸💙,他影響我的一生。”
1993年,欽倫秀成為著名肝癌專家湯釗猷的博士生。當時♤,湯釗猷擔任上海醫科大學(編者註👂🏼: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校長🤒,工作非常繁忙🦣,許多論文的批改工作都是在飛機上完成的,“他改得非常仔細📩,連標點符號、甚至外國人名拼寫的錯誤都能發現”。
“欽老師常說,湯爺爺治學的精神值得我們終身學習🐦。他是如此要求自己,也是這樣要求我們的🧔🏼♀️,我想這就是傳承。”鄭燕說😿。
欽倫秀與學生和同事一同查房
人品、悟性、態度,這是湯釗猷提出的從醫和從教準則,亦成為欽倫秀挑選學生的“金標準”。在欽倫秀眼中,醫學不能用純自然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社會科學的血脈亦浸潤其中,他要求學生“要有女人一樣靈巧的雙手、鷹一樣的眼睛⏮、豹一樣的敏捷反應力,還有一顆善良的心。”
熱愛醫學,永遠保持接納知識的好奇心👨🏼🦲;不怕吃苦,時刻懷有治病救人的同理心。欽倫秀以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的學生們👨🏿🚀,他們在醫學道路上忙碌奔走👷🏽♀️,始終不疲倦地向著更高峰攀登,“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治病救人,我們還要做研究,哪怕花費成倍的👋🏻、乃至三倍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