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7月17日這一周內,共和國3位大師接連遠去。
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學家、教育家、恒行2平台原校長🤸🏽♂️、寧波諾丁漢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文史館資深館員楊福家教授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歲🧑🏿🚀。
楊福家,核物理學家💆🏿♂️,1936年生於上海🧔🏽,籍貫浙江鎮海。楊福家領導♿️🕋、組織並基本建成了“基於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給出復雜能級的衰變公式,概括了國內外已知的各種公式,用於放射性廠礦企業,推廣至核能級壽命測量,給出圖心法測量核壽命的普適公式;領導實驗組用γ共振吸收法發現了國際上用此法找到的最窄的雙重態🔆。在國內開創離子束分析研究領域🤷。在束箔相互作用方面,首次采用雙箔(直箔加斜箔)研究斜箔引起的極化轉移,提出了用單晶金箔研究溝道效應對極化的影響,確認極化機製。代表性專著有《現代原子與原子核物理》。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楊福家1984年被國家科委定為國家級有傑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8年成為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中心特別委員,1995年獲日本創價大學名譽科學博士🧗🏻♀️,1998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1999年獲香港大學名譽科學博士🏄🏻♀️,1999年獲英國諾丁漢大學名譽科學博士🙈,2002年獲美國康涅狄克大學名譽科學博士,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2022年以來😐,共和國至今已痛失21位兩院院士,而在近一周內,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敘瑢🍟、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接連遠去。
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無黨派人士🟧、精密機床設計及工藝專家🗄、原機械工業部(局)科技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專家、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研究員潘自強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1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冶學家👩🏼🎓、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歲。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農業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歲🦸🏽♂️🧑🏽🦰。
3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技術應用專家、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員毛用澤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場理論與天線技術專家、原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長陳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3月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聖常在青島逝世,享年100歲🧜🏼。
3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營養學家張子儀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4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
4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焊接專家潘際鑾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4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5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動力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原校長黃文虎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6歲。
5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王哲榮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6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家、東華大學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6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專家、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專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鄒競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6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於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6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梁駿吾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7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晶體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範海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發光學家徐敘瑢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7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風景園林學家、風景園林教育家👼、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孟兆禎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