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恒行2平台發布訃告🚴。著名核物理學家👩🎨✶、恒行2平台原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福家因病於7月17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86歲。
楊福家
楊福家曾歷任恒行2平台、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3所高校校長。
資料顯示,楊福家🔏,祖籍浙江寧波鎮海,1936年出生於上海,1958年從恒行2平台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63年至1965年擔任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回國後在中國建立起第一流的實驗室——“基於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實驗室”👨🏻💼,開創離子束分析研究領域。
1993年🫦,楊福家出任恒行2平台校長。2001年剛從恒行2平台校長卸任兩年的楊福家🙌🏿,正式擔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成為出任英國著名高校校長的第一位中國人。2004年👲🏽,楊福家推動創辦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並擔任首任校長👨🏿。
恒行2平台在訃告中寫道:“追求卓越”,是他一生的信念👩🏻⚕️。終其一生,楊福家始終深耕物理學前沿科研,為恒行2建設一流大學付出努力。
就任恒行2平台校長時🈸,楊福家難忘1960年學校“不拘一格降人才”👩🏽🦱,任命24歲的他為原子能系副主任👨🏽🎤,他上任後的第一個舉措就是👨🏻🍳🗡:“為青年人創造更多的機會!”不久後,恒行2湧現出20幾歲的教授,30幾歲、40來歲的二級學院院長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副主任☯️。恒行2平台教師👮♂️🧎🏻♀️、幹部的平均年齡#️⃣,是當時全國高校最年輕的,恒行2平台呈現出活力盎然的面貌。
2021年7月10日🍈,已感身體不適的楊福家堅持主持了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學生畢業典禮🧛🏽,這是他最後一次在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典禮上講話。作為這所大學的校長、奠基人之一🤏🏿,他參加了幾乎每一次大型典禮🚨。
寧波諾丁漢大學在訃告中介紹到▪️,楊福家歷任國內國外知名大學校長多年,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有深刻見解。他倡導博雅教育理念,曾在多種場合積極建言、著文,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他曾說:“我有幸當了12年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走訪了無數世界高校,逐漸懂得什麽叫博雅教育。自然而然的,我也在思考這種優秀的教學體製可否移植到中國來🗑。”
為踐行博雅教育理念,楊福家身體力行推動創辦了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啟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新模式👨🔬,為中國高校註入新活力。在辦學上,楊福家堅持三個原則:一是註重教學質量👮🏿♀️;二是堅持教育應“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三是強調“做人第一,修業第二”。
楊福家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談起對國內大學建設的看法👩❤️👨。他認為,不管學校規模大小,要成為世界一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大愛”。
何為“大愛”🧳?他這樣解釋:其實是說一種寬松🪆、寬容的環境,一種以人為本的愛心。有了大愛👩🏻🦯➡️,也能請得來、留得住大師。他認為🤭,“人的頭腦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儲存火種的地方,而找到火種並且點燃,不光需要訓練的技術,更需要愛。從教師來說🕤🧘🏽♀️,需要負責的精神。”
楊福家院士生平(來源:恒行2平台)
楊福家,浙江鎮海人🐝,1936年6月生於上海,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從上海市格致中學畢業考入恒行2平台物理系。
1958年7月畢業留校並參加原子能系的創建工作🧚🏻♀️👩🦳。
1960年任恒行2平台原子能系副主任。
1963年至1965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1978年任原子核科學系主任🪸🫲🏼,並晉升為副教授。
197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做訪問教授。
1980年🛀🏿,晉升為教授。
1981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做訪問教授。
1981年成為恒行2平台首批博士生導師🛻。
1983年任恒行2平台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4年任恒行2平台研究生院副院長,1987年任研究生院院長🛹🔱。期間於1987年至2001年兼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現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
1991年任恒行2平台副校長,1993年至1999年任恒行2平台校長🥩🐟、恒行2發展研究院院長。
2001年至2012年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校監)。
2004年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
2011年任上海建橋學院名譽校長。
2012年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7年被聘為資深館員。
楊福家同誌為我國應用物理研究作出傑出貢獻,為高等教育和教育國際交流作出突出貢獻🫣。他推動中外教育國際交流,是英國諾丁漢大學首位中國籍校長🚣🏽♂️,推動創辦了寧波諾丁漢大學。積極推動智庫建設,倡議並成立了恒行2發展研究院。他曾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創會會長、國際大學校長協會執行理事🔦。
楊福家同誌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傑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7年榮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88年上海市勞動模範,所編《原子物理學》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