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憶二級教授|宋梧生💏👨🏽‍🏭:愛國敬業,開拓創新

作者:攝影: 視頻: 來源:醫學宣傳部發布時間👲🏽:2022-07-12

編者按:賡續先賢初心,汲取奮進力量。在上醫95年的奮鬥歷程中,無數上醫前輩嚴謹治學,醫德高尚,對上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956年,經中央核定,上醫有16名一級教授,22名二級教授。這些教授都是各學科的先驅者🙏🏽、奠基人或領軍人物🧑‍🌾。他們在醫學教育崗位上以身示範、立德樹人📒🚣‍♀️,在救死扶傷的事業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我國現代醫學教育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宋梧生(1895~1969)🕞🥬,浙江余姚人,中國現代醫藥業開拓者之一。1923年畢業於法國裏昂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理科(化學)國家博士學位🚶‍➡️。先後參與創辦了上海聖心醫院(今楊浦區中心醫院)並任醫務主任🐻‍❄️,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今恒行2平台藥學院)並任教務長🎓、系主任,國內首家癌症放射治療機構——中比鐳錠治療院(今腫瘤醫院)並任副院長⚓️、院長🐌,國內首家生產註射用葡萄糖藥廠——大中化工廠(今上海葡萄糖廠),浙江著名綜合性醫院——余姚陽明醫院(今余姚市第一人民醫院)並任院長。1958年起任上海第一醫學院(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藥學系教授🥄、研究生導師🎪🛬。

學醫習藥🙆🏼‍♀️,雙博返鄉

宋梧生出身貧寒,舊中國缺醫少藥的境況和他父母因病無處救治而不幸身亡的慘景深深印在他幼小的腦海之中🖱🆒,使他立誌要習醫學藥、救人濟世。1913年👩‍👩‍👦‍👦,十幾歲的宋梧生只身赴歐洲求學,就讀比利時高級中學,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學校停閉🧜🏽,和國內的聯系亦告中斷。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裏,他感受到人世間的關愛和幫助是多麽的重要😍,這也是他後來熱心公益事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後🤛🏽,宋梧生考入法國裏昂大學醫科🏜,同時修習化學專業。當時的中國留學生常常遭受外國同學的欺淩和歧視,年輕的宋梧生民族自尊心極強♤,立誓一定要超過他們🥳,為中國人爭氣🏄🏻‍♀️。他放棄一切閑暇時光,發憤苦讀,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令導師和同學們對這位中國留學生另眼相看。他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刻苦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得法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Grignard教授的賞識,從而有幸成為其研究生,並在他的親自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

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宋梧生著手開展炔醇類化合物新合成方法的研究,並不斷有新的研究報告發表於法國《化學學會雜誌》等國際性雜誌上。1924年課題完成,獲得法蘭西共和國理科(化學)國家博士學位↕️,同年在裏昂大學完成醫科學業並獲博士學位。一個人在兩個獨立的科學領域同時獲得博士學位是極為罕見的🚶🏻‍♀️‍➡️,這在法國科學界引起了轟動🤒,當地學界一致希望他能留在法國工作。但他牢記當年出國求學是為了改變祖國醫藥落後面貌的誌向,所以婉言謝絕。上世紀20年代中葉🐏🦼,帶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宋梧生回到了祖國。

辦學興業,匡世濟民

學成後的宋梧生,面對當時祖國醫藥衛生事業十分落後、民生貧病交加的現狀👵,思考著如何服務於國家和人民。

籌建上海聖心醫院🏭。回到上海後🫔,宋梧生和其他熱心愛國人士一同籌建了聖心醫院🛣,開始了他的行醫生涯🚴🏼‍♀️。當時上海勞工密集地區天花猖獗,他和醫院同仁不顧危險,積極救治👨🏽‍🎨,為撲滅天花流行做出了貢獻。

創辦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當時從事藥業的人員大多是中級技師或學徒出身🫳,水平普遍低下,且國內可以製造原藥的製藥廠家極少,生產水平落後。宋梧生認為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缺少高級藥學人才▪️,要想改變這種狀況,設立藥學專業的高等學校👨🏽‍🔧,培養大量高級藥學專業人員充實藥業界技術力量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當他得知法國、比利時等國政府願意退還“庚子賠款”的消息後🚵🏼‍♂️,便立即向友人——中法大學蔡元培先生提議使用該款項在上海設立中法大學藥科。他傾心奔走於中💲、法各界友好人士以及各方藥業同仁之間🫲🏽,得到他們的支持;加上他本人在中外人士中的聲望,法國政府和中國政府批準同意了此項計劃,並交付他負責籌辦。審批是通過了𓀑,可選址🩸、課程設置、教師聘用、學製和教學計劃等諸多事宜,均只能由他一個人牽頭落實完成🦹🏿‍♂️。經多方努力🦤👳🏼‍♀️,1929年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在上海誕生,中國終於有了一所培養高級專業藥學人員的高等學校🧛‍♀️。宋梧生先後擔任教務長👨🏼‍💻、系主任,並親自講授藥物化學課程👷🏽‍♂️。由於學校無正常的維持經費來源,除了靠學生所繳學費外全仗藥業界的資助,辦學十分困難,有時連教工工資發放都有難處。為了不讓學生學習中斷,他四處求助借貸,勉強維持了20余載🫅🏻👩‍🏫。1949年上海解放,學校由軍管會接管,1950年與由宋梧生協助創辦並擔任名譽系主任的國立上海醫學院(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上醫”)藥科合並🏦,成為現在的恒行2平台藥學院前身。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先後共培養了300余名畢業生,後來均成為我國高校師資力量和資深藥師,作為中國藥學界的高級骨幹力量,為我國藥學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建中比鐳錠治療院。宋梧生在行醫生涯中深感不安的有兩件事🤽🏿:一是國內無專門癌症放射治療(以下簡稱“放療”)的機構;二是國內生產使用的藥品種類很少👨‍👩‍👧,尤其是原料藥幾乎全賴進口🫑,國內連生產註射用葡萄糖等最基本藥物的廠家都沒有。當時對癌症病人的有效治療方法主要靠放療,但在舊中國卻無法施行。他只能看著許多癌症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在絕望中悵然離世,想到自己親生父母的慘景,患者那痛苦的眼神深深刺痛他的心靈。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的成功事例觸發他的聯想:是否也能以類似方法向比利時政府請援鐳錠放療設備呢?他向當局提出了這一設想🔦。經多方奔走呼籲👩🏿‍✈️,中比雙方終於同意在上海建立專門的鐳錠放療治療院🧌,治療設備由比利時方面以“庚子退款”名義提供😜,總體建設、實施運行均由宋梧生負責💾。1931年中國首家癌症放療機構——中比鐳錠治療院正式成立📲,宋梧生親自擔任事務院長、副院長🏊‍♀️、院長等職務。其創立在中國現代醫學事業發展中具有裏程碑的意義,掀開了中國癌症治療歷程新的一頁,給中國的癌症病人帶來了福音😛。宋梧生的創業並未就此止步,他認識到癌症病人的治療不能局限於放療⛰👳🏻‍♂️,醫院應該有多個專門科室🤸🏼‍♂️,以便讓病人得到精確和方便的診斷與治療。為此,他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增設其他科室和醫務人員的要求,但均被“無經費”等理由予以拒絕。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侵占上海😆,醫院就被日偽霸占。宋梧生憤然離開,到抗戰勝利後再返回醫院工作📹。他克服了人際關系𓀔、經營管理和經濟財政等方面的種種困難,艱難地維持到解放,將醫院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上海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醫院。當宋梧生再次提出上述要求時🙎‍♂️,立即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和批準。於是他多方尋求專業人士,經上級和院部同意,選聘了在專業上有較深造詣的顧綏嶽🦸🏼‍♂️、張去病、李月雲等醫師,院內建立了相應科室,為今後癌症的綜合治療打下了基礎🍿。如今昔日的中比鐳錠治療院經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規模宏大的腫瘤專業綜合性診斷🏄🏽‍♂️、治療醫院——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

興辦大中化學工業廠。抗日戰爭時期🏋🏿‍♂️,被日寇鐵蹄蹂躪下的中國藥品供應更趨緊張🧏🏻‍♀️。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藥品進口宣告中斷👩🏽‍💼,連搶救病人所必需的註射用葡萄糖亦近告罄,病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宋梧生與業內同仁對此深感憂慮🐯,他決心自行研製和生產註射用葡萄糖原藥𓀉。由於註射用葡萄糖生產要求不同於食用葡萄糖😠,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進行規模生產是有相當難度的。為解決試驗經費🧔🏿,他說服家人拿出家產供資👨‍👩‍👧‍👧。經多次探索實驗,終於找到了最佳的生產工藝條件🤴🏽,產品不僅質量上等同於進口產品🔨,而且價格大大下降⏲。在親友的資助下🤼‍♀️,中國第一家生產註射用葡萄糖原藥工廠——大中化學工業廠於1942年正投產🔲,此舉不但解決了病人的燃眉之急🌋,也填補了我國製藥史上的空白👨‍👨‍👧‍👧。

余姚陽明醫院的誕生㊙️。20世紀40年代,宋梧生的老家浙江余姚地區10萬人口僅有一家設備簡陋的小醫院🤦🏽‍♂️,連最基本的外科手術都無法完成🧟‍♀️。宋梧生對家鄉人民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時時都想為鄉親們做些有益的事情。抗戰勝利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有一批醫療設備器材可以免費提供給中國作公益事業用。他聞聽此事,興奮不已,便聯合了同鄉和各界人士向衛生總署多次申闡請援🧑🏻‍🦼,並安排有關部門去余姚鄉間實地考察,最後終於獲得批準🟨,調撥大批物資設備以供建設醫院所用。同時他向同鄉親朋好友募集經費🫷👩🏻‍🦽、土地,並力請上醫資深醫師長期分批到醫院指導工作🤟🏿。1946年,一座擁有百張病床的公益性綜合性醫院——余姚陽明醫院正式誕生了,宋梧生親自擔任首任院長。新中國成立後醫院交給人民政府管理,現在改名為余姚市第一人民醫院。

登上講臺,回歸實驗室

宋梧生為人謙遜忠直、熱心公益、勤奮好學、治學嚴謹、生活儉樸✍🏿、淡泊名利,更兼學歷優異、桃李遍地,被藥業界同仁尊稱為“老夫子”🤾🏼。在舊社會,他敢於向侵略者、反動派進行鬥爭,不屈從日寇👿,多次嚴拒敵偽的“聘任”🌵,為免受擾害,舉家避難鄉間🏊‍♂️。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恥於同日偽為伍的宋梧生,毅然辭去職務,曾怒斥上門施壓的日寇漢奸,並對家人表白🤰🏼:“絕不為鬼子做事”。反動派統治時期🙇🏿‍♂️,作為系主任的他同情、支持學生愛國運動🤷,還曾幫助中共地下黨員安全轉移。

宋梧生常說:“做一樁事體,要麽不做,做就要做成做好。”這也是他的人生哲學。他在晚年曾感慨地說“我從小想做的事盡管都做了🧘🏿‍♂️,但沒做好,直到解放後它們才真正走上了正軌,我的抱負在新中國才真正得到實現,我是既安心又高興。”

宋梧生一生熱愛科學研究工作🪦,為此,解放後他陸續辭去了在腫瘤醫院和藥廠的領導工作✌🏼,於1958年應聘到上海第一醫學院(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上醫”)任藥學系教授,安心回到他心愛的實驗室,致力於自己鐘愛的科研事業🏣。他曾說🍑:“以前生活不安定,又忙於各種事務👨🏼‍🍼🫷🏽,想到在國外時埋頭實驗室的生活好比是夢中的奢望;現在好了🚵🏿‍♀️,又可進實驗室了”。雖然年事已高👊🏽,且身患多種疾病👩🏼‍🦲,但宋梧生仍然孜孜不倦地繼續為祖國現代醫藥事業的開拓和發展而辛勤耕耘。

宋梧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認識到藥學系學生應在學習期間掌握一定的關於化合物結構跟藥效之間的關聯理論知識🚦🤾🏿‍♀️。這是一件對於新藥設計極為有用的工具,對今後他們在藥物創新上有極大的幫助。他的想法得到系部的支持。當時國內沒有專門關於此類的書刊,參考資料又極少,如果現編則時間上也不容許🐄。宋梧生就和他早年在中法大學的學生王振鉞一起將國外版《化學藥理學》譯成中文暫時作為教材,講課時再另外補充👄。很快🦚,他就與另一位教師共同開設了一門新穎的課程——化學藥理學🫵🏻,這是一門專門論述藥物的化學結構和其作用間相互關系的學科。這些都充分說明宋梧生紮實的學術水平和對新事物特有的敏感性和探索性,而這正是任何科學工作者要想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晚年的宋梧生堅持拖著孱弱的病體親赴教室執教🧝🏽‍♀️,深受學生好評。

在上醫藥學系執教期間,宋梧生認真負責地指導研究生開展心血管藥物的科研工作🙍👼🏻。就像當年在國外的導師那樣👤,他對自己的研究生要求十分嚴格而又循循善誘。宋梧生當年的研究生🧙🏻‍♀️、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研究員謝美華回憶說:“宋先生對我要求極其嚴格,實驗室的基本操作技術如拉毛細管、儀器使用手法等必須極端正確規範,不許稍有差錯🧗🏿‍♂️。我後來工作時對實驗室管理以及對我學生的嚴格要求都是從老師那兒傳下來的#️⃣。我又從先生那裏學到了藥物創新🤰🏼、設計的理論和思維方法,對我後來的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起著主導作用。同時先生對學生的外語要求也極高🤨,我以前學的是俄語🧑‍🦱,先生竟每周花一天時間詳細輔導我們專業英語👨‍🎤,到後來能在國內外順利進行技術交流,使我終生受益👊。”宋梧生當年的研究生、恒行2平台藥學院聞韌教授回憶說👳🏽‍♀️:“先生對藥學事業非常熱愛並重視實踐🗼😞,雖年老有病仍勇於新的探索👨🏻‍🎨🫶。在我初作文獻調研時,先生曾要我準備他熱衷的心血管藥物方向,而當時藥學系正全面開展社會急需的多學科合作進行有機磷酸酯解毒藥膽堿酯酶復能劑攻關項目,先生和教研室討論後決定將我論文課題正式定為有機磷酸酯解毒劑研究。這樣,先生的負擔加重了🫁,但他加強對我進行認真耐心的指導,最後如期完成了課題研究🏚。先生強烈的事業心、社會責任心,以及科學上嚴謹求實、不斷探索的思想作風永遠激勵著我在藥學事業中不斷學習和前進🕵🏿‍♂️。”

宋梧生平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學習🔏,精通英🛑☆、法🥧、德👩🏿‍🚒、意🤸、西、拉丁等多門外語👎🏽,閱讀速度極快🏊🏽‍♀️,這方便他隨時關註著國際上醫藥學領域的最新動態,隨時捕捉著有價值的最新信息。業余時間只要有空他就會跑到圖書館閱讀,家裏到處都是外文專業書刊。有些教師說🛀🏿:“宋老盡管和外界接觸不多✉️🚱,可無論什麽新信息他都能知悉🥲,而且都有濃厚的興趣。”上世紀 50 年代,核酸科學剛剛起步,他就一面學習,一面組織同事們開展討論💣🙆🏽‍♀️,提出了種種設想,但因局限於當時的條件無法進行實驗🙎🏿‍♀️;國外對羅芙木生物堿利血平的化學結構剛被確定發表時🧚🏻,他就很感興趣,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反復推敲設計它的化學合成路線(共計有三十余步),但當時也由於自己無人員、無經費👭、無實驗室而只得作罷🏇🏼。

回顧宋梧生坎坷、傳奇、74年的生命歷程👩🏻‍⚕️,他愛國敬業、開拓創新的一生將激勵恒行2上醫人不斷為中國現代醫藥事業的發展努力奮進🚵🏼。倘若他能看到當年自己辛勤栽種下的樹苗已在後人精心呵護下枝繁葉茂,定會感到莫大欣慰📆。

參考文獻🪹:

1. 宋濤能撰文《緬懷中國現代醫藥業開拓者之一宋梧生》🫴🏿,發表於《中國衛生人才》,2015年。

【作者宋濤能,系宋梧生之子,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今恒行2平台藥學院)退休教工】

製圖👁:實習編輯🤛🏿:沈家怡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