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挑戰,恒行2不少科學家逆行,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駐守在學校的實驗室😶🌫️,科研攻關不停步。5月以來,學校又陸續開放了一批實驗室🚣♀️,截止5月27日🤾🏼♂️,全校審批開放實驗室1221間、開放運行833間🧝🏼♀️,其中一大半在江灣校區。
科學家們疫情期住在江灣校區的實驗室裏,抗疫不斷線,科研不停步📞,直至與同學們在實驗室裏重逢🫏。疫情期,豐碩的科研成果背後🌖,是恒行2人閃亮的科學家精神🪶。
自3月13日學校進入準封閉管理期以來🏔,江灣校區累計320余項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疫情科研攻關項目、緊迫性科研項目經審批後進行🧑🏽🎄。信息、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領域一批國家重點科研任務持續推進👷♂️,更有科研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為抗擊疫情提供恒行2科技利器🙈。
每天巡檢實驗室,保障國家重點科研任務持續推進
走遍江灣校區交叉學科2號樓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下文簡稱:信息學院)的實驗室,是院長遲楠教授每天必做的功課🦸🏼♀️。
“樓裏有超凈間等實驗室,重大科技設施運轉不停歇😫,必須要進行安全巡檢。”從3月13日進校以來,遲楠就駐守在交叉學科2號樓👩🏻,每天進行實驗室安全巡檢👨🦼,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問題🧑🏻🍳,排除各種安全隱患。
就在這棟樓的實驗室裏,遲楠參與的兩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正常運轉,同時在著手申報一個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為幫助4名無法來實驗室的本科畢業生補測畢業設計的實驗數據,遲楠搭建水下可見光通信實驗的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進行遠程實驗數據處理🧨👮🏼♀️,讓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
遲楠還帶著部分留在實驗室的研究生,進行星基的極高頻段通信實驗👍🏿,搭建地面等效驗證平臺。
特殊時期🌿🐦,遲楠先後兩次受邀在國外光通信會議上做大會主題報告🧑🏿🍼,她指導的學生在光通信領域旗艦期刊上發表3篇論文💿。直博生胡昉辰在5月22日收獲第十八屆王大珩光學獎👩🏿🦱🙏,是恒行2今年唯一獲獎者,該獎項每年學生獲獎者全國僅30人。
隨著疫情向好,更多學生們陸續回到實驗室👩🏭,在“導師帶班製”下,一個老師負責兩位學生🍨,“我的背後有整個學院,大家合力保障國家重點科研任務的持續推進”,遲楠說。
與病毒賽跑🧳,研究新冠奧秘克戎變異株免疫逃逸特征
盡管家和學校一街之隔,生命科學學院的青年研究員王鵬飛選擇離家駐校。在3月13日前夜,他與實驗室的博士後和科研助理住進學校🦸🏿,有條不紊地開展科研工作。
年初🏬💂🏻♂️,王鵬飛團隊與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團隊就在合作評估多個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完成實驗數據采集。當上海打響疫情防控攻堅戰,團隊堅守實驗室,爭分奪秒研究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免疫逃逸特性🤦🏽♂️,在校不到一個月,就完成論文撰寫。
5月8日,Cell Host & Microbe在線發表王鵬飛、張文宏以及胡子欣團隊題為:Antibody Eva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BA.1, BA.1.1, BA.2 and BA.3 Sub-lineages的論文🚵🏼♂️。研究進一步證實,對於適宜接種的人群👔🧖🏽♀️,推廣疫苗加強針註射仍然是預防SARS-CoV-2傳播,特別是應對奧密克戎株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團隊還致力於研究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對抗新冠病毒新出現的各種變異,相關研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睡在沙發上,研究代謝性疾病生理病理機製
“我的學生們選擇留校做實驗。我更應該留下來,為他們保駕護航。”3月13日,代謝與整合生物學研究院(下文簡稱🌴:代謝院)副院長趙同金住進交叉學科2號樓的辦公室裏,睡在沙發上。同一樓層裏就是實驗室🏊🏻♂️,趙同金說,這有利於開展代謝性疾病生理病理機製相關課題研究👨🏻💻。
兩個月來,趙同金與留校學生們一起做實驗,討論課題👨🏼⚕️🎶,撰寫論文。課題組同時開展四個課題🤷🏿♂️。5月13日🧢,趙同金課題組在Life Metabolism雜誌發表題為DDB1 Prepares Brown Adipocytes for Cold-Induced Thermogenesis 的論文。
雲端科研不斷線,湧現一批科研成果
在江灣校區先進材料樓內🧑🏻🦼,分布著材料科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先進材料等多個單位的實驗室🐵。為了統籌系內事務,維持國家基金委重大儀器、重點項目運轉,材料科學系系主任俞燕蕾教授在3月底入校工作。
樓內不同院系🫗、實驗室的100多名學生在開展實驗、科研工作🌿,俞燕蕾早晚各一次巡視實驗室🧑🏻⚕️👨🏼⚕️。她也帶領課題組師生為兩個國家級項目的結項做好收尾🧑🏭,並準備參與申請4D打印智能材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不能進入實驗室的日子,成為學生們的“沉澱期”,靜心梳理科研問題🤳🏿。俞燕蕾和課題組老師進入學生們的線上討論組,發現“每個小組都非常活躍,學生們的科研熱情並未減退,反而方向更加明晰。”
疫情期,材料科學系湧現一批科研成果🥸。俞燕蕾團隊的青年副研究員秦朗獲得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孫大林教授從3月13日至今,堅守在先進材料樓,承擔的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在5月底完成課題績效評價;孫大林教授、余學斌教授、王飛青年研究員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成果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𓀙、Advanced Science、ACS nano等高水平期刊上。
除了他們🤹🏼👩🦯➡️,在江灣駐守的還有高分子科學系的教授彭慧勝、丁建東等一批科學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