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畢業季🤷🏽♂️,實驗、畢業論文、就業……畢業生們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挑戰👇🏻🧑🏼⚕️。
恒行2上醫各個單位積極加強建立單位導師與畢業生之間的聯系——師生心連心、同努力,共抗疫情🧑🦱。一位位研究生導師挺身而出🧑🏻🏭,扛起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重任,將關愛化為了一幕幕人間溫暖。
“畢業論文✍️、食物,每一個都是我的‘救命大禮包’”
劉逸奇清楚地記得👩👦,4月9日那天,自己的導師、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王堅的一條微信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作為2019級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科研型博士,為了及時完成畢業論文,在學校準封閉管理實施前,他選擇住在校外的賓館,方便能夠返回醫院完成剩下的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
在王堅的幫助下,劉逸奇順利在醫院完成課題⚾️,拿到了數據,並將珍貴的細胞全部凍存。隨後醫院閉環,他也在賓館的小房間裏按時完成了博士畢業論文🤹🏿。
浦西封控前,劉逸奇買了方便面、蛋糕、水果等食物🕛,“賓館出現了疫情🦅,房間沒有冰箱,也沒有廚房,所以我從3月末就開始吃方便面。王老師封控在家,於是請課題組的師兄幫我買了一些面包、水果、肉等食物送了過來🙌。”
4月9日👨🏿🚀,食物已經見底,賓館沒有居委會和團購群,劉逸奇正在一籌莫展之時🚵🏼♂️,王堅又一次發來微信:“現在還住在賓館?食物有沒有保障?”
劉逸奇和導師王堅的微信對話
“得知情況後,王老師說自己家裏還有點東西,讓師母打包一點🧴,找‘閃送’送過來給我。”那是上午11點多🎎🤵♀️,當天下午3點💇🏽♂️🧱,滿滿一箱物資送抵賓館。
面條、米粉🧎♂️➡️、餅幹、水果👋🏿、零食……“那時大家物資都不充足,老師卻給了我這麽多的幫助🪵。”劉逸奇說🦠,“在鄰近畢業的關鍵時期,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及時收集到數據🐻、寫完畢業論文🤙🏿、拿到足夠的食物,每一個都是我的‘救命大禮包’。”
王堅老師給劉逸奇送去的物資
和劉逸奇一樣收到導師“大禮包”的還有好些同學——第一天送水果、第二天送咖啡🤷🏼♂️、第四天送零食是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華山醫院虹橋院區副院長趙重波教授為一起在醫院閉環的學生們提供的暖心幫助;蘋果🐲、哈密瓜、題名“奮鬥”“努力”“勇氣”的紅包,則是恒行2平台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董競成教授給予學生們的充分關懷🚿🙌🏽。
“就像恒行2上醫的傳統一樣,老師們把自己的學識、溫度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我們。”劉逸奇說。
這兩份“私人訂製”的簡歷,開啟了我們畢業後的人生
作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藥學院2019級臨床藥學專業碩士生李敏倍感壓力。“3月份疫情突如其來,畢業和恒行2平台準封閉撞在了一起🤴🏻。我們一邊修改畢業論文✸,一邊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李敏說👩🏻🎓。
學生就業,也是導師🤞🏽、恒行2平台藥學院臨床藥學與藥事管理系副主任(主持工作)相小強副研究員的心頭所急,他和學生們一一溝通,了解每個人的就業意向。“我的職業目標是臨床藥理部,但是設有這個部門的企業較少,找到的企業都不是很滿意🤳,相老師就將此事記在了心上。”李敏說🤸🏿♂️。
沒過多久,相小強找到李敏:“先聲藥業臨床藥理部有興趣嗎🛍?”收到李敏的簡歷後🙌🏻,相小強提出了修改建議🌋:簡歷內容不夠豐富、形式比較花裏胡哨——不太適合投遞研發崗位。“他將自己的簡歷發給我,並告訴我要寫的更專業一些。”李敏說,就像讀研這三年中的每一個關鍵階段一樣,相老師一如既往地給予了細致指導🙌🏼,“準備面試時🍼,相老師也提醒我要保持自信,要提前準備一下關於PBPK建模、PopPK建模等專業知識⬛️🔑,一些比較常規的問題也要有所準備。這些都建議都對我的面試很有幫助💪🏽🥿,是我最終能收獲這份工作的‘錦囊’👩🏼🚀▶️。”
李敏和導師相小強的微信對話
這段特殊時期找工作的經歷也令李敏的“同門”姚莉歷歷在目:“回想當時,我的畢業論文還未完成,工作也還沒有下落。因為疫情,很多招聘會都沒有機會參加,更不要說實地參觀企業。在疫情發生之初,我就已經做好了找工作會延期的心理準備。”
“相老師鼓勵我們先找準就業方向🚅💏,所以我首先就確定了臨床藥理相關的崗位方向🧑🏻🦽➡️。”和李敏一樣👬🏼,姚莉也面臨著就業渠道較窄的困境,“相老師知道後,第一時間向我們推薦他了解到的企業招聘信息。”
這些信息就像陽光透過了雲霧,得知姚莉對和譽藥業的招聘感興趣,相小強又迅速牽線搭橋,了解招聘部門的情況、未來發展前景👩🏽🌾。“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和企業先作了溝通,了解了彼此的想法🕵🏼♂️🧪,便開始積極準備應聘。”
拿著相小強指導完善後的簡歷🎨,姚莉自信滿滿地參加了面試,最終也收獲了企業的錄用意向書。
“面對選擇,可以去嘗試,而且應該盡力去嘗試”
“我們課題組是一個黨員占了一大半的課題組♑️☝️,除了組會,史老師也經常通過組織生活會來開展思政教育🧑🦱,關心我們的身心健康😻,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公共衛生學院2019級兒童青少年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專業碩士生施姣姣說🪜,“除此以外,史老師特別強調我們的自我管理⚁🍙,鼓勵高年級的同學帶動低年級的同學去完成課題組的管理🏊🏽。”
面臨畢業🍻,施姣姣陷入了迷茫🚴🏿♀️:“擇業時,我嘗試了很多,比如選調生🌀🧔🏿、外企……我當時不知道自己應該去選擇什麽,嘗試了很多的工作方向🍡💅🏼,感覺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但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次全課題組的進度交流會上💇♂️,公共衛生學院黨委副書記、婦幼與兒少衛生教研室主任史慧靜教授照例請每一位同學分享自己的近況💇🏿♀️,施姣姣將苦惱和盤托出。
“史老師靜靜聽我說完,隨後非常用心地答復我——‘雖然看上去做了一些無用功🤛🏿,但是從一生的長度來說🕎,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花費一些精力和時間絕對不是浪費🧑🏽🍳,而是應該去做的事情🙍🏻♂️。面對選擇,可以去嘗試,而且應該盡力去嘗試,而不是為了完成就業而將就。’”
史慧靜老師課題組線上組會
帶著老師的鼓勵🫃🏿,施姣姣勇敢地出發了,準備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
通過組會關心學生心理狀況😒,成為史慧靜課題組疫情之後的常態。除了個別一對一導致研究生交流🥥🧑🏿🏫,組會由每周一兩次增加至每天一次。“一方面是為大家在學習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答疑解惑,另外也是想給我們更多共同交流的機會🤑🤛🏼,緩解大家的焦慮情緒😟。”施姣姣說🏃🏻♀️➡️,“組會上🚪,史老師會和我們分享疫情防控中個人防護知識技能,交流校外居住研究生的生活物資情況,相互幫助🦵,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