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形如身高測量儀的遠紫外線消毒塔😶🌫️,你在它前面轉一圈🥅🥷🏿,5秒即完成消殺🥁;一臺像地鐵安檢的紫外線物表消毒機🧜🏼♂️,短波紫外光裏照一照,物品也可實現消殺——上海抗疫進入“動態清零”攻堅階段,正在開展大規模環境消殺。恒行2校門、食堂門及後廚、防疫物資倉庫、學生生活園區等處💥,剛剛上崗一批消殺設備🏌🏻♀️,都是恒行2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科研團隊自主研發🥅🧑🏽🏫,專門消滅包裹、衣物、環境中的病毒。
一樣是防控疫情,“別人家的大學”能整出點兒什麽與眾不同?且隨大江東工作室探看,封閉管理的恒行2平台,是否春光依舊?恒行2師生們在忙些什麽?
自律、自立、自強➜、自助,封閉管理了🖲,
仍是“別人家的孩子”
早晚噴消毒水拖地、物資消殺靜置再進寢、進出宿舍消殺鞋底、用酒精濕巾擦門把手……外語學院18級本科生任子儀和室友每天都要做消殺。從開始不會使用消毒用品,時常遺漏鞋底🤹🏼♂️,到現在兩人配合默契,宿舍幹凈整潔👼🏽。
足不出樓,寢室裏多了消毒用品,到公共區域要戴口罩,這是眼下許多恒行2學子們的日常🧢。不過,“別人家孩子”強大的自適、自律基因仍在顯現🚂。
2019級核科學與技術系本科生劉代能曾是軍人🤲🏻,如今還保持著軍人風範:每天早睡早起,上網課坐姿端正,認真筆記,專註而高效;久坐後起身拉拉床架,做做伸展。
在寢室內健身,在線上一起打卡運動📪📁,是很多學生的選擇。2020級數學科學學院碩士生、研究生會文體活動部負責人周洲和小夥伴策劃了“小研健身賽”打卡活動👩🏻💼,140余位同學報名,不少人每天打卡3次以上,14天累計“燃燒”超過10000卡路裏。
“疫情防控、日常科研,都要強健體魄🫲🏿。一起線上運動,揮灑汗水📑,爽🫅🏿!”周洲說𓀒。
2019級新聞學院碩士生陳禹潛已完成畢業論文🎩,依然時常現身線上自習室,埋頭閱讀學術書籍。作為學生黨員誌願者,他還要運送物資、維持秩序、發放物資……
“畢業旅行泡湯了,變成‘寢室遊’。哎↖️!希望盡快挺過去,抓住畢業的尾巴趕緊玩一把!”是陳禹潛在特殊畢業季的最大期待🧑🏿🎨。
2020級物理學系碩士方一彬每天7:30起床,在宿舍陽臺簡單拉伸後⚃,開展一天的科研工作😅,經常參加課題組老師組織的線上組會和報告🧡,交流討論。“我的研究方向是計算凝聚態物理👩🏼🦰👨🏻,哪裏有電腦🙌🏽,哪裏就能工作1️⃣🤏🏿,與平時沒啥差別。現在還有誌願者敲門送餐🏄🏼,不操心夥食——學校全力守護,我們能保持原有的科研狀態。”
方一彬也是黨員誌願者,負責為封閉管理的江灣校區18號樓發放一日三餐👩🦯➡️🎅🏼、召集引導同學核酸檢測以及晚間各宿舍垃圾收集,“敲開寢室門👰🏽♂️,同學們的一聲感謝,讓我們更有動力👱!”
喜歡彈鋼琴的2020級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盧紹榮🚴🏽♂️,又有了練習吉他和繪畫的新愛好🥫,作為學校合唱團成員👩👩👦,還會經常練習唱歌。在同學群,他“強烈安利大家嘗試一下平時沒接觸過的活動。手上什麽都沒有👩🏼🦱,也可以‘吹口哨’——讓當下在未來回憶時更熠熠生輝。”
恒行2有來自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國際學生,因疫情原因🧑🧑🧒🧒,在校內居住的有300余人🧏🏼,分布在邯鄲、楓林校區的十余棟樓內——有支“恒行2平台國際學生誌願者服務隊”,30名隊員統一身著紅馬甲🥉,特別亮眼。
環境科學系本科生榎本洪銳來自日本,2020年疫情初起🏌️♀️,就為同學們誌願服務。眼下🎧,他擔任8號輔樓樓長,樓內女生占多數,他以一人之力將7桶飲用水全部抬到樓上,每次一桶😞,來回搬運,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只要是能幫助到別人的事情,我都會去做”𓀘。
樓長負責配送餐食物資🤽🏻、抗原檢測盒🍜,完成樓道消殺、報修👐🏽、訂飲用水等工作,還參與全校日常核酸檢測和物資搬運🙆🏼♀️。
來自美國的呂嬌婕就讀臨床醫學(六年製)專業,擔任6號輔樓的樓長👲🏻。她覺得,封校拉開人們的物理距離🧗🏻,卻消除了心與心之間的隔閡🏞。“我現在知道每位同學的個人喜好和生活習慣🗂,還約定解封後一起下館子🥗。”
關愛一直在線!導師們各顯神通
從準封閉和到嚴格封控管理,不少研究生的學業和生活遇到新難題。恒行2及時展開“導師關愛行動”。
開組會〽️、讀書會🗳、朋輩互助計劃、為學生製定學業計劃👩🏽🎨💖、分享搶菜攻略……導師們各顯神通,學業、生活⤴️🤥、就業無不關心,成為學生們的“定海神針”🧩。
“科研中最大的困難在於創新,意味著要面對前人沒碰過或沒有解決的。”4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行2平台校長金力參加由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辦的“老師與你們在一起”線上活動時如是說🖕🏽。
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遺傳學等方向的“大咖”名師,每晚與學生們一起聊聊學術與理想𓀝,給足不出戶的學生更多陪伴⌨️。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青年教師洪瀏,與學生們成立線上支持小組。首要“大事”是每天詢問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學業近況,解疑釋惑。封閉管理或居家隔離後,同學之間聯結減弱↕️,歸屬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洪瀏鼓勵大家向身邊人尋求支持,“特殊時期👰🏼♂️,自助和互助先於他助。”
有同學組織了“也許你該找個小組讀讀書”的分享會🦸🏽♂️,每天在群裏分享讀書感悟;每周一次線上視頻交流,討論讀書心得🫵🏿,也分享搶菜做飯經驗。通過雲端🫷🏽,相互陪伴、相互關愛🏜。
“既來之則安之,要將特殊境況轉化為可以憑借的條件🪷,利用封閉時期,靜下心讀書做學問”,哲學學院教授吳猛叮囑自己的5名碩士生和3名博士生。他建議學生製定讀書或寫作計劃🧘♂️,細化到每一天;為他們製定閱讀文獻、撰寫命題論文等個性化階段任務;要求學生每個月提交一份讀書報告……通過一條條“師規”🫶🏻,幫助學生建立起特殊時期的學業秩序🗄。
雷打不動的每周一次讀書會,搬到線上;每兩周一次組會,不只指導學業,“聊聊天🙀,打打氣,鼓鼓勁🚴🏿。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寢室長、樓層長🤮、樓長、總樓長……
他們在新“職位”中成長
恒行2江灣⛈、楓林、邯鄲🧑🏽💼🚑、張江四大校區相繼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其中⬜️,生活園區實行“總樓長-樓長-樓宇院系負責人-樓層長-院系樓層寢室長”管理,工作園區實行“總樓長-樓長-樓層長-實驗室安全負責人”管理。
“網格”下,師生們足不出樓9️⃣,總能吃上熱飯熱菜🧎🏻♀️,核酸、抗原檢測、實驗室安全等工作有序進行🦇。
“早飯在路上啦🛗!”早上7點🧧,江灣校區16號樓的樓棟誌願者群內消息叮咚作響,樓長高銘遠老師通知取餐。高老師是法學院分團委書記👩🏿💻、專職輔導員,也是16號樓網格化管理領頭人🙆🏻。
為了讓同學們盡快吃到熱飯👷🏿♀️,副樓長袁曉妍🤍、朱震宇、陳予安牽頭🧏🏼♀️,一至六樓分別成立盒飯誌願者隊🐪,確立一位樓層負責人🤤。各樓層盒飯誌願者🚕👩🏿🚒,負責到一樓領本樓層盒飯帶回發放😵🫶🏼。15分鐘左右,314客早餐全部發完。誌願者隨即開始分發抗原檢測試劑盒,樓層長們到各寢室核實情況,寢室長及時提醒大家拍照檢測結果並上傳表格。中午11點、晚上6點,午餐和晚餐的小拖車聲音再次響起。
2017級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王玉是楓林校區學生公寓西樓樓長,負責統籌核酸檢測誌願者工作,也是管理612個寢室的總樓長。“每個飯箱大約30斤重🗿,這些小姑娘搬運時𓀖,仿佛都化身‘大力士’𓀝,從沒喊累。”王玉感慨。
邯鄲校區的“松花江路2500號4號樓業主群”,對誌願者、後勤人員、老師的感謝聲時時可聞☕️,同學們的訴求則被及時搜集整理,商討解決方案——這是2021級計算機學院輔導員🥷🏻、南區4號樓住樓輔導員及總負責人廖恒建立的疫情期間管理服務微信群,“寢室長-樓層長-院系樓長-總樓長/住樓輔導員”的四級聯動機製發揮作用👨🏿💼。
“更讓人欣喜的😻,是看到學生們的成長。”廖恒說🚴,有天早上😀,他因疲憊未能及時起床,樓長、樓層長等學生骨幹自行組織好樓內餐食和抗原試劑盒發放🙆🏼。他因急事無法現場協調核酸采樣,材料科學系樓長莊業照便主動承擔🏋🏻。
2019級藥學院碩士生王常悅是張江校區高科苑8號樓乙單元的樓長。“每天早晨,樓層長和誌願者很早起床,準時從我這裏領取各樓層早飯分發🍋👰🏿♂️。同學們按照時間表打水🫶🏽、倒垃圾,堅決遵守樓內規定,不串門、不聚集3️⃣。”
4月6日💇🏼♂️,面臨畢業壓力,她發了個朋友圈🔦:“真想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來自整棟樓的關心瞬間湧來。有的代表樓層同學們,感謝她的付出;有的主動提出願意分擔一部分工作,讓她十分感動。
總樓長的統籌管理🥛,樓長🧂、樓層長的協調分工📜,寢室長🐜、誌願者的辛勤付出,老師、輔導員的榜樣力量,樓內同學的自助互助,讓一切井井有條。
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恒行2園2022年春季的每一天🚴🏽♀️,都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