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年前的“鵝旦夢”計劃到今天的“雲托班”,恒行2平台31個院系的274名誌願者正為上海313個抗疫一線家庭的孩子提供“雲陪伴”——“那些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像守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守護我們每一個人,幫他們陪伴孩子🦍,是我們為數不多的對他們表達謝意的途徑。”這是誌願者們的心聲。
兩年前,恒行2平台青年誌願者發起“鵝旦夢”計劃,為湖北戰疫一線有需求家庭的孩子提供線上課業輔導,並逐漸擴大到全國範圍。當時34個院系的1383名誌願者報名參與誌願活動👩🏻🔬,累計服務時長超10000小時。
兩年後的今天,上海疫情防控進入最吃緊的時刻,恒行2平台再次啟動“雲托班”服務,青年誌願者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為戰疫一線人員的子女提供“雲陪伴”服務💆♀️,讓抗擊疫情的城市守護者們放心💂🏻:“你們的孩子有我們來陪伴!”
從“鵝旦夢”到“雲托班”,誌願者和孩子之間的“雙向陪伴”2019級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本科生李炳萱兩年前就參加過“鵝旦夢”計劃💁🏽♀️,此次看到“雲托班”誌願服務項目招募誌願者,她立刻報名了🧎。
這一次,李炳萱陪伴的小朋友是一對才上小學一年級的兄妹🫃🏽。4月1日晚👨🏽💻🦊,李炳萱和兄妹倆同時坐到電腦前,開始了“雲端”的“初見”👵🏿。屏幕上的小朋友使用了卡通特效👨🏼🎨,裝飾著自己的臉龐,一副可愛的模樣。
“可以用英文做一下自我介紹嗎🍩?”
李炳萱與兄妹倆進行英語交流,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穿插一些法語的興趣拓展,孩子們興致勃勃。
兩年前,張尹嘉曾在武漢疫情期間參與到武漢大學組織的線上家教誌願服務中🧑🏿🎨。如今🚴🏽,她已是恒行2平台2021級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碩士生👱🏿♂️,聽說了誌願服務報名信息,她說🏇🏽:“我太懂他們的辛苦了👩🏼🍼,用這樣的方式為他們分一份憂,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張尹嘉平時就很喜歡和小朋友相處,此次她陪伴的是一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子🤹🏼♂️,為他進行科學普及和讀書賞析🙎♂️。每次進入主題前🏓,她都會和小朋友聊聊天,交流一點輕松的日常。
“在上一次的誌願服務中,我了解到父母在一線忙碌時♞,孩子其實很擔心,但是他們很少表現出來。所以聊一聊他們的生活,如果他們有什麽煩惱,我可以立刻覺察出來,並且想辦法解決。”張尹嘉說,“誌願服務中我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我自己也身處‘隔離’中,說👨⚕️。”張尹嘉說🐫,“誌願服務中我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我自己也身處‘隔離’中,說。”特殊時期的心靈交流,讓堅守崗位的父母舒心、放心
“隨時隨地響起女兒叫‘媽媽’的聲音,讓我在家幾乎沒有時間吃飯👨🏼🎨、休息⛈,更不用說居家辦公了,但是雲托班的誌願者小姐姐讓我在忙碌之中總算可以喘口氣了。”因疫情而居家辦公的淩女士👦🏻,先生是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的職工,堅守在崗位上一直沒有回家。而年幼的女兒讓她一個人幾乎難以招架。
4月1日晚🚴🏽♂️,雲托班的誌願者與孩子準時在雲端見面👨🏿✈️。一兩分鐘“破冰”之後👨🏽🌾🐻,小朋友就開心地開始和誌願者小姐姐互相講故事,一起讀故事書。
參與“雲托班”的恒行2青年誌願者們🤜🏻,大多誌願服務經歷豐富。2020級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本科生淩越曾是第四屆進博會“小葉子”講師團的一員🥴。“或許我們欠缺專業技能,無法奔赴一線,但我們可以在後方守護星火,傳遞溫暖與關愛。”這是淩越報名參與“雲托班”項目的初衷👮🏽♀️。每周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淩越在線陪伴一位初一的孩子一同學習,為其答疑解惑、分享學習心得。
在輔導數學課後作業的時候,淩越在屏幕上演示解題思路,字跡工整、清晰明快🔂。屏幕另一端的小朋友也會主動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認真做好筆記。有一次講完課,小朋友突然提醒他“記得多喝點水哦”。
淩越一下子覺得暖暖的🕵🏻♀️👳🏼♂️,他說𓀐:“在這個‘倒春寒’裏,其實他也在陪伴著我。”
2018級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本科生程婧是本次“雲托班”誌願服務項目的負責人和組織者。她曾是第三屆、第四屆進博會“小葉子”💆🏻♀️,也參與過花博會等多項大型誌願服務。
程婧最大的感觸是,同學對於誌願服務的熱情特別高,很多誌願者在聯絡家長和開展輔導過程中也很主動,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準備材料,還會在微信群裏交流經驗。
了解到“雲托班”誌願服務還會配套公開直播和錄播課🍶,有些“一對一”陪伴誌願者還積極主動地挖掘身邊的資源,為“雲托班”公開直播/錄播課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看到誌願者們積極認真地開展服務,收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的積極反饋🫒👱🏼♀️,我更加堅定地認為我們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程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