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封閉管理的恒行2
在持續建設中的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
“一計劃兩中心”運行不輟
許多80、90後青年科研工作者馬不停蹄
實驗室裏,他們推進項目
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
保障團隊所需數據的源源不斷
網絡雲端,他們指導學生
為學業科研出謀劃策
為成長發展送上關懷
他們用如常的堅守
讓非常時期的科研工作更有溫度
“科研道路上分秒必爭,和實驗室的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不會感覺孤單”
關機、清洗、抽真空🤏🏽、校準🕊、上樣💗、更換流動相……在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分子表型蛋白質組平臺,2020級博士生譚素北正在為儀器做清洗維護,性能每日一檢🌷,清洗每兩周一次,這是科研項目背後,為保證實驗數據精確度的儀器運營管理日常🧜🏿。
譚素北
“我們的科研任務是研究健康人群與各類重大疾病人群的蛋白質組學🧑🏻🎤,發掘潛在的生物分子標誌物,用於疾病診斷篩查🤽🏿♂️、治療指導與新藥研發,這離不開設備的精密保障和數據產出🦹♀️。”當前🤱👳🏽♂️,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正處在結題沖刺階段👨💼🦸🏽♀️。作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也是實驗室的運行管理員之一🪪,譚素北選擇在恒行2平台準封閉管理期間留守實驗室。
譚素北
“這是一項科研服務型工作🧔♂️,儀器設備不能沒有人看守維護👷🏿♀️。”譚素北介紹✊🏽:“在蛋白質組質譜檢測平臺,我們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維持平臺內9套超高分辨率質譜儀器的正常樣品檢測,只有保護好儀器設備,才能保障在檢研究項目的數據正常產出♿️👨🏽🚀,才能不延誤相關的三四十個在研項目的進度🏞。”
陳龍龍
分子表型代謝組平臺科研助理陳龍龍則守護著實驗室裏的26臺儀器。前處理樣品,上機采集代謝物濃度數據🤷🏿,數據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供校外同事分析處理……準封閉管理以來,他已完成了近300個血漿樣品的前處理。“代謝小分子是非常重要的疾病生物標誌物🍉,我們平臺現已可以對一千兩百余種代謝小分子進行定量檢測。”陳龍龍說:“我們每一名研究者都是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中的一個小環節🧑🏽🎓,守好自己的崗位出一份力👮♀️,將來為精準醫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為保障實驗室十余名留守師生的日常生活,陳龍龍和譚素北還主動承擔了值守期間的後勤保障服務工作。3月13日🌇,在研究院統籌下,他們詳細討論安排了留守期間的各類事項,分區塊負責實驗室日常巡查,各處收集備用折疊床🧑🏼🦲,加急購買一批睡袋和瑜伽墊👩🏽🏫,每日消殺住宿地點……就這樣,實驗室的“臨時小窩”搭建起來了💪🏻。“科研道路上分秒必爭🪀,和實驗室的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不會感覺孤單。”譚素北說📀。
“只要能繼續做實驗,把科研項目穩步向前推進⚒,就是與平時無異的‘尋常一天’”
“我們研究院承擔了上海市和國家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一系列重大前沿任務,這些任務的核心就是如何利用張江腦影像中心先進的成像設備解碼大腦、模擬大腦,開發下一代類腦智能算法,同時研究腦疾病的發病機理,助力臨床疾病診斷🏊🏿♀️。”
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員陳振森所從事的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很依賴影像中心的高端磁共振設備,準封閉管理期間能與這些設備在一起🕶,他感到“時間沒有荒廢,很心安”。更明晰、準確地提取大腦和血管的健康信息⛓️💥,是他對高級成像技術的不懈追求,在他看來,只要能繼續做實驗🙁,把科研項目穩步向前推進🫷🏽,就是與平時無異的“尋常一天”。
陳振森
科研不停步,同時還安排例行組會👷🏿、線上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及調試程序代碼🚴、為遠程辦公的同事配置網絡環境……作為一名黨員🎳,陳振森希望自己“能多幫上一些”。學生的論文正處於修改中,需要補充實驗數據,他自己又當了一回“被試”🫢,躺上磁共振成像儀,將所得數據結果反饋給學生。
丁銘
接到恒行2平台準封閉管理的通知後🛏,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2019級博士生丁銘立馬收拾衣物和日常用品,趕回了張江校區。她在做的研究是通過動物實驗來揭示神經和疾病認知功能機製😨,準封閉前剛造了一批模型,打算對於嚙齒類動物開展情緒行為實驗,研究大腦如何對於疼痛神經網絡進行調控,需要在後幾天采集數據⛺️。“如果這時候不在實驗室的話,前期的很多工作就白費了。”
丁銘
面對特殊時期的生活環境👩🏿🦰,丁銘坦言,來的路上還有些顧慮,擔心住宿、洗漱是否能得到保障。“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院裏第一時間提供了行軍床👩🏭,還買了一臺熱水器給我們用,科研之余也和留守的其他老師同學們相約運動健身,這些日子也有別樣的趣味。”她笑稱:“現在不用跨校區過來,每天和實驗動物‘小可愛’們待在一起的時間也更長,感覺動物們都快認我做‘鏟屎官’了。”
“芯片的研發正是不斷驗證👧🏿、調適、改進的過程,這個時候我們不能離開”
在恒行2平台的“氣泡”間流動按下“暫停鍵”的日子裏,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實驗室內🧗🏿♂️,儀器仍連軸運轉。
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團隊已在集成電路新器件新工藝研發上深耕了數十年🚋。疫情期間堅守在一線的團隊成員孫清清教授說🧑🏻🎄:“我們團隊在科研上一直與工業界深度融合🦸🏻♂️,現在正在對新一批流片回來的樣品做性能測試👳♂️🌧,通過測試我們發現問題,再反饋給流片企業,提出器件和工藝的優化方案。哪怕99%的存儲單元已達到了目標💂🏼♂️,我們也要繼續攻克那剩下的1%🤷🏻♀️。”
而要找到這1%,背後是入細入微的持續探索。每顆芯片均含400多萬存儲器單元,每項性能又需逐一測試驗證,這樣測一批芯片下來,往往需耗時數百📢、乃至上千小時。這些日子裏,團隊一直駐守實驗室🍎。“這些步驟雖繁雜,卻很關鍵。芯片的研發正是不斷驗證😲🤌🏼、調適、改進的過程🫷,這個時候我們不能離開。”孫清清說。
融圖像傳感、信號處理、無線通信於一身,放置於可食用的膠囊中服用進體內💅🏻,傳輸身體健康“信號”,未來有望助力智慧醫療……研發出這樣的芯片,是青年副研究員許凱當前的目標🧚🏽♀️。
許凱
青年教師公寓與張江校區僅一街之隔,準封閉管理以來,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又便於研究人員前往實驗室,每15分鐘一班的接駁車搭起了橋梁👨🏫🩷。早上8點乘上班車進入校區👩💼,傍晚18點再搭最後一班車返回公寓🧜🏻♀️,許凱每天依舊“泡”在實驗室裏近十小時🛀🏿。“我們的中心在張江,有地理上的優勢🌡,能及時跟進產業界最新動態🪢,從而在實驗室裏開展前瞻性探索。”
王雲
“現在我們正處於5G中長期演進階段。面向後5G通信、6G天地一體化衛星通信,需要推進相控陣集成電路的技術升級,打造高速率、高精度芯片,實現大容量多點定位通信🎃,‘指哪打哪’🥐🤟。”青年研究員王雲也是乘接駁車往返於公寓和實驗室的一員,每日的兩點一線已成了習慣🚖,也並不影響他“幹勁十足”。對於無法與“氣泡”外的學生面對面交流,他稍感遺憾😰,而“雲端”指導不斷線。每周三次的線上會議🧑🏼🦳,他都要詳細了解學生的研究進展,並為他們碰到的困難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