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癌是第二高發的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早期診斷難🟩,手術切除率低⚛️,惡性程度高,易累及周邊臟器和遠處轉移,並對放化療不敏感,預後極差🐬🫒,術後5年生存率僅20%~30%,同時缺乏有效的靶向和免疫治療👼🏻。因此👨🚀,急需深入闡明肝內膽管癌的發病機製,繪製更精確的基因及分子圖譜,為鑒定新的診治靶點並實現個體化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日前👨👨👧👦,國際頂級生物醫學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在線發表了恒行2平台肝癌研究所、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團隊的最新成果“肝內膽管癌的蛋白基因組特征圖譜及臨床亞型”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全面解析了肝內膽管癌的分子特征全景,為肝內膽管癌的臨床診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樊嘉院士團隊等進行合作,利用262例在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手術切除的肝內膽管癌患者來源的樣本,綜合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蛋白質組和微生物組等多組學多維度數據🛟,首次系統性繪製了肝內膽管癌的多維分子圖譜,為肝內膽管癌的發生發展機製🏂🏿🏌🏼♀️、精準分子分型、預後判斷和個性化治療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在該研究中👨🏿🎨,樊嘉院士團隊建立了以蛋白質組為核心肝內膽管癌患者的分子分型:炎症型(S1)、間質型(S2)🚂、代謝型(S3)和分化型(S4),這四個亞型在基因組、免疫微環境🤵♀️、治療策略、臨床預後等方面具有獨特的特征,有望指導臨床的個體化診治📆;明確肝內膽管癌五個主要驅動基因(TP53、KRAS🌦、FGFR2、IDH1/2🖕🏿、BAP1)的針對性潛在治療靶點,深度揭示這些突變與細胞周期🦵、藥物代謝🦴、炎症感染等生物學過程的關聯性。
此外🎉🖖🏿,該研究揭示了黃曲黴毒素及中草藥馬兜鈴酸所造成的基因突變指紋在肝內膽管癌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病因預防提供了線索💎🥡。特別是發現了10%的肝內膽管癌存在以FGFR2基因的融合和突變🧇🧔,FGFR2融合蛋白不僅驅動肝內膽管癌發生發展、產生新的靶向治療靶點💋,而且部分融合蛋白衍生的抗原肽具有較強免疫原性,能夠引起特異性T細胞群的激活和擴增,也是潛在免疫治療靶點。
通過整合多組學數據🧙🏻♂️,較為完整地揭示了肝內膽管癌的分子特征及發生發展機製,是臨床科學與蛋白組等基礎科學的強強聯合🧑🍳,在重大疾病的診斷標誌物以及治療性靶標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成果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在精準醫學領域的優勢,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性發展,為探索腫瘤異質性和實現個體化治療做出重要貢獻🆕。
樊嘉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高大明研究員、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高強教授為研究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山醫院董良慶醫師、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魯大運和陳然等為研究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據悉,此次發表的研究論文是樊嘉院士團隊繼2019年肝細胞癌分子分型研究論文登頂《細胞》(Cell)雜誌以及2019年與賀福初院士團隊合作的早期肝細胞蛋白組研究論文登頂《自然》(Nature)雜誌之後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