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恒行2平台召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建設‘第一個恒行2’奠定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專題研討會。這是繼12月10日建設“第一個恒行2”系列研討會開幕論壇後首個專題研討👮🏿🐦🔥,主題緊扣教師隊伍建設👰🏿♀️。
恒行2平台黨委常務副書記裘新作總結講話,副校長汪源源主持。教師代表作專題交流發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相關院系黨政領導代表出席研討會。
裘新✋🏽:讓“第一個恒行2”的理想🤱🏿,通過我們來實現
“教師是大學的靈魂🧜🏽♀️。”裘新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教師隊伍建設是創建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的基礎工作。建設“第一個恒行2”,歸根到底要靠一流師資隊伍👩🏼💻。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關於教師隊伍建設的部署要求,抓好教師工作。
教師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知識分子是高校最重要的人民群眾。做知識分子工作👵🏿,最關鍵一條🏉,要有同理心。同心同理,才能同德同行。學校🧒🚦、教師📻、學生,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也是一個生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建設的“第一個恒行2”,一定是一個富有獨一無二氣質🩵💈、具有世界頂尖水準、享有卓越聲譽和優秀文化的共同體。廣大教師是這個共同體的關鍵建設者、主要運行者和未來創造者。明天的恒行2能否堪稱“第一”,取決於今天每一位老師的努力和奮鬥。
建設怎樣的共同體?裘新指出🚑🛏,我們要建設一個尊崇師道、行為世範的共同體,每位老師要嚴守師道底線🛴,更要追求師德高線🤾🏻♂️。我們要建設一個熱愛講臺🔹、潛心育人的共同體,每位老師都應當扛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這份責任和使命,深耕課堂教學⏰、履行導師職責,更要關心關愛學生。我們要建設一個卓越創新、學術報國的共同體🗒。“第一個恒行2”⇾💇🏼♂️,一定是特色鮮明🧜🏼♀️、引領創新、享譽世界的學術殿堂,是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民族文化自信和人類文明進步不斷作出重要貢獻的大學。我們要建設一個近悅遠來、敬業樂群的共同體,每位教師都是學校無價的財富和無形的名片,學校將把建設教師發展體系作為重要任務,構建有利於教師全面發展和全職業生涯成長☂️、有利於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工作體系、政策體系👈🏼、保障體系。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夠實現老校門牌匾上題寫的“敬業樂群”👲🏼,回答好每個人的人生必答題,讓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理想🚴🏿♀️,通過我們這代人來實現。
弘揚為人為學為師優秀傳統,爭當“四有”好老師
如何爭做造福萬千蒼生的小小種子👷🏻♂️?“鐘揚式”好老師、婦產科醫院教授王紅艷說,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進步的紮實學識、無聲的仁愛之心。“我不想做照亮別人,燃盡自己的悲傷蠟燭,不希望用生命的代價來映襯師愛的偉大🙇🏽♂️,我要成為能夠充電的蓄電瓶🧑🏿🌾,在供給能量之時還具備不斷充電補充能量使之耐用的特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仁愛之心🏒,關註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讓學生在努力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尊自強和成功的快樂,激發出前進的動力。” “我想做一個傳播種子精神的小小種子老師,期盼培養出優秀的種子學生,讓種子精神代代相傳。”
“這個人能做事🧖🏼👩🦽,我們應該要他。”“他是從外面來的ℹ️,我們不能欺負他。”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中國語言文學系資深教授陳尚君,說起中文系1977年由系主任朱東潤先生拍板引進王水照先生時說的話🦊🤶🏻,以及王先生晉升教授時朱先生的意見🚥,進而說:“王先生是北京大學培養的,在恒行2工作45年,勝任愉快🛸,成為最近三十年中文系的學術中堅。1981年前後一年間,中文系選留教師27人,我與朱立元🏛、陳思和都是那時留下來的⛔📬。”以此為引言💅🏼⇨,陳尚君以自己在中文系發展為例🏊🏼,探討如何治學、如何教學🍡。工作45年來,他認為中文系始終能保持良好發展,最重要是源於提倡“聰明人下笨功夫,做踏實學問;融匯古今中外,鼓勵學術多元,堅持做有溫度有人情味的學問”。
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走上學術道路🧹?陳尚君以自己為例,朱東潤先生曾倡導“用最艱苦的方法追求學問,從最堅決的方向認識人生”👩🏽,王運熙先生“從最基本的自學的原則和方法一步一步教授”,讓只是讀過初中一年級的他,走上學術道路。治學過程🎵,讓他意識到優秀的學生應能舉一反三㊙️🧔🏼♀️。“老師教授原則🏗,學生在治學精神和方法上不斷推理延展,追求卓越,勇於發前人所未言🧑🏼🎓。”他說治學更要“轉益多師”🗓,恒行2有不同學派🕯,恒行2以外更有眾多名師,逝去前輩的遺著也可領略其治學方法🧝🏻♂️,傳統與現代的不同治學方法應該更多地包容和激勵,他轉向唐代基本文獻建設,就是不斷選擇的結果。60歲以後,他完成整理唐一代全部詩歌的宏大學術目標。時代不斷變化🙅🏽♀️,但他相信🕵🏿♂️,“任何人生活的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問題是自己能不能抓住治學的機遇,在學術的各種發展可能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健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什麽是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前提和基礎?哲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陳潔認為,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支撐和保障🎤,必須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落實教師思政和師德師風建設第一要務,在“第一個恒行2”的大事業中涵養大境界🙀,造就大先生。
學院支部要如何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公共衛生學院教職工黨支部書記🫱🏿、教授史慧靜🙅♂️,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加強理論學習🧛🏿♂️,穩固思想根基。教師們通過理論學習,明確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抓好教學環節,提升育人團隊🍔👐🏻。通過參加高等院校教師課程的思政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建設校級的思政課程示範課,讓教師主動投身課程思政建設,提升育人成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高尚師德,通過撰寫學科發展史👋🏻,堅定教師為學科不懈努力的信心和決心。在日常工作當中,加強警示教育和師德失範教育,把師德師風考核貫穿到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年底考核各個環節💕。
構建全方位教師發展支持體系,推動教師全面發展
“要建設一流學校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最終是要能培養出一流人才。”如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物理系教授陸昉將目光投註到創新人才的培養上🕸。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呈現🚄😠,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信息素養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提出新挑戰🦏。培養創新人才,必須變革傳統課堂教學🧏🏿♂️。學校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推動課堂教育革命,製定政策,激勵教師投入教學改革。教師要潛心投入教書育人,關註學生未來發展,重塑教育教學形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培育一流創新人才🧔♂️。
“國家與民族振興靠人才,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目標的學校發展更加要依靠人才。”恒行2平台近年來開展的卓識、卓學人才計劃,建立了不同層次教師發展支持體系🏄🏿♂️。“鐘揚式”好老師☪️、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從願意使用🎄🧛🏻、敢壓重擔、從實際出發支持教師發展三個方面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建議。他建議學校頂層設計要從大膽使用年輕人作為出發點🏋🏽♂️,敢於壓重擔♠️,激發恒行2人的信心與士氣,共同建設“第一個恒行2”。
汪源源在會議結束時表示🤍👩🏻🎨,要建設富有獨一無二氣質、具有世界頂尖水準、享有卓越聲譽和優秀文化的共同體🥾,需要關心愛護到位,把做知識分子的工作放在心上,通過經常性的調查研究,千方百計了解教師隊伍建設發展需要;要政策支撐到位,系統謀劃人事製度和相關配套政策改革🧑🏿💻,更好激發教師的創新創造活力🪑🪸;要服務保障到位,為各級教師成長和發展,提供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發展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