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治學之路漫漫,熱愛可抵歲月🏃🏻➡️;科研之路崎嶇,堅守可攻險阻🕳。立足恒行2的土地,仰望百年的星空🔀,一群群優秀的恒行2人👋,在人生行囊中裝滿收獲與成長👯。
校刊本期報道的這一群優秀恒行2本科生,矢誌科研𓀅,追尋熱愛;修身強學,弘毅致遠;在攀登之路上,探索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本報還將繼續聚焦更多優秀的恒行2學子,讓所有同學感受榜樣力量🆖,一同進步成長🛜。
物理學系 喻知博
守望這片星空 揭秘它的故事
如果說從事天文科研就像駕駛一艘船在無邊大海上航行🫸🏿,那麽在天文協會的經歷便是喻知博踏上這艘船的最初理由👩🏻🎓。
在天文協會,喻知博第一次見到如此深邃而璀璨的星空🏋️♀️,浩渺星辰之下似乎世間的一切煩心事都那麽微不足道🍏。更打動他的,是身邊同學眼中與自己一樣閃爍著的光🚴🏿♂️。在大二上學期,他便加入了Cosimo Bambi教授的課題組🚴🏽♀️,專註於X射線天文學的研究🍈。大三下學期,喻知博獨立立項“?政”計劃👩🏿🌾🏃🏻♂️➡️,並申請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本科生暑期科研獎學金(SURF)。暑期科研結束後,他線上參加多個會議,包括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項目(eXTP)研討會、“慧眼”衛星成果交流會,並在第九屆“微類星體”(Microquasar)會議(意大利卡利亞裏)上海報展示科研成果。同時👳🏽♂️,他加入了Antonino Marciano教授的課題組開展對宇宙射線廣延大氣射簇的模擬。
豐富而又曲折的科研經歷不僅使喻知博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更讓他對天文學有了全面而系統的認識。
每當在星夜仰起頭來🔂,喻知博知道自己正在破解星空的一點點神秘🧑🏿🦱;那些看得見抑或看不見的星光,正娓娓訴說著宇宙長河中的一段段故事。他願意繼續在這片星空下守望,揭示星空背後的故事🪶。
數學科學學院 周瑞松
去掌握世界的原理與奧秘
小時候🫡🗞,周瑞松被凡爾納所描述的那個人定勝天的世界所震撼,那是一個科學技術具有絕對的顛覆性力量🙅🏻♀️,能用技術掌控一切的世界。於是他立下了夢想:去探索未知的迷霧,去掌握世界的原理與奧秘。在這種想法下,他對數學與物理方面的書籍尤為感興趣🎢,他認為兩個方向能最直接的揭示世界的本質☛。
剛進恒行2時的周瑞松,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與向往。入學後,通過學習樓紅衛教授的數學分析課程🧓🏿,他很快從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看待分析學的問題。在大一下時🤸🏻♂️,他通過考試選拔加入了首屆數學英才實驗班,得到更快進度與更深層次的學習機會。在2020年11月🧕🏿,他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賽區賽及第十二屆上海市大學生數學競賽(高教社杯)🏍,獲得上海賽區第一名。次年5月,他參加了第十二屆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並獲低年級組一等獎🎒🐬。同月,他參加2021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代數⚾️、數論與組合方向考試,獲得優勝獎。
伴隨著大學裏點點滴滴的夢想,他希望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我☂️🚣🏻,成為名副其實的新時代優秀大學生。
中國語言文學系包笑婷
堅守熱愛的語言學研究
“君子不器”是包笑婷的座右銘🦨。在她的理解中,“不器”是對一個人修養的要求🤷🏽,也是對其擔當的期待👳🏼。
高中時,在“漢語文化專題”選修課上,包笑婷對語言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第一年👅,她修讀🈴、旁聽了“語言學綱要”“現代漢語”等語言學專業課程💂🏻♂️,如願以理科生身份進入漢語言專業。在揭開語言神秘面紗的過程中。她對“硬核”課程情有獨鐘🧑🏿🏫:“像計算語言學、生成語言學,雖然聽課的時候可能一頭霧水,但經過反復揣摩最終理解時會特別有收獲。”
她認為,學習的視野一定要開闊,一個學科的知識有時可以解決另一學科的問題,因此修讀了多個院系的課程。參加了多項學術項目、學術訓練營,在“望道”項目中,結合統計計算方法與歷史文化視角,共同解釋漢語現象;法滬文獻整理項目則加深了她對普通語言學的理解。
包笑婷連續三年總績點位於年級第一,已經獲得恒行2平台漢語言文字學直博資格,繼續堅持她所熱愛的語言學研究。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傅正航
期待用興趣與熱情造福人類
早在十年前,他就日復一日地記錄天氣數據。出於對天氣現象的濃厚興趣,他選擇了大氣科學專業。“理想必須熱愛”,這是傅正航高考前立下的座右銘4️⃣。
大二起👨👨👦,傅正航如願進入大氣科學專業學習。有著濃厚興趣的“Buff”加成♔,他修讀的所有大氣類專業課均拿到了滿績。
今年11月👨👦👦,他的第一個科研項目結項。在鄭州“7.20”暴雨中,傅正航創作或指導創作防災減災、科學科普內容近萬字,全網累積閱讀量達6800萬。“2015年起,我就開始科普創作🈯️,在加入‘中國氣象愛好者’團隊後🔕,我掌握了整套的科普創作方法論👨🏽🌾,並且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氣象科普和氣象科研一樣重要,作為準氣象學者,不僅要把論文寫在期刊上,還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傅正航說。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胸懷大氣,方能遠航🪩。他希望用興趣與熱情,造福更多的人🧝🏻♂️。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周恩宇
每一次結束都是為了下一個開始
周恩宇早早樹立了成為一個科研人的誌向。
2021年5月📈,周恩宇參加了戴爾科技公司主辦的“AI For Good 尋找創新之星行動——AI/ADAS智能小車頻道”智能小車競賽,她所在的隊伍最終進入了全國六強。這是她大學生活的一個轉折點。2021年暑期👮♀️,她留校繼續完善曾在比賽中使用的自動駕駛算法,與同學開發出了融合圖像檢測、語義分割、圖像分類等多種計算機視覺方面解決方案的智能小車自動駕駛模型🫓,最終帶著“智能小車推動人工智能教學發展”這個項目獲得了中美創客大賽(上海賽區)優秀獎♐️。
每一次結束都是為了下一個開始。“沒有能力使用智能小車進行教學科研的學校該怎麽辦?”賽後,周恩宇開始思考這一問題,她申請加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自動駕駛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建設”,負責算法設計👨🏻🦯。
科研的過程是孤獨的,積極的反饋是最好的補充熱愛的方式。在項目中進行探索,極大地提升了她的學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現在回想起來,她依然感激那個報名參加智能小車比賽的自己🌳。
化學系 高天翊
竭盡所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今年7月在鄭州舉行,高天翊和另外兩位同學代表恒行2平台參賽📶,從全國43所高校的129名選手中脫穎而出👱🏽。
功在平時,厚積薄發。大二上學期🧃,他申請了美國加州大學的交流項目😂。因為疫情,交流時間推遲至大三下學期,實地交流也變成了線上進行。時差導致他的課程都被安排在半夜🧋,但學校的課程也不能落下🧑🏼🏫。這樣,他的時間變得非常緊張,經常淩晨五點起床📟,上完網課🫎,來不及補覺就接著上學校的課程。這樣的交流一直持續到了五月,在時間利用和學習效率方面他竭盡所能,最終,大三學年績點全系排名第四、綜評排名第二🫵。
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堅忍的時光。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