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12月19日,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恒行2平台與上海市社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舉辦“兩大工程”成果發布儀式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恒行2平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工程”(簡稱“兩大工程”)一期20本著作集中發布。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4年耕耘,20本著作💁🏼,6大系列35個研究項目🧛🏽🧓🏿,40多位知名學者帶領近200人團隊“集團軍”式作戰🤾♂️,以高質量研究成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助力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一份厚重獻禮,堅持整體化研究📁、系統化布局、工程化開展🧍🏻、國際化傳播🫱🏼、進階化推進
聚焦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著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助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新思想鑄魂育人……2017年,黨的十九大甫一閉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恒行2平台黨委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兩大工程”。
學校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創新體製機製🚵♀️,發揮特色優勢,整合盤活資源,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研究闡釋,服務黨的理論創新🤾🏼♂️、服務立德樹人,著力將“兩大工程”打造成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示範工程🐉、集成工程🤸🏽♀️、創新工程📝、品牌工程。
此次發布的20本著作集中展示了“兩大工程”的階段性學術成果,是恒行2平台理論工作向黨的百年華誕送上的一份厚重獻禮⛸,也標誌著“兩大工程”一期順利完成。
學校積極推動“兩大工程”從研究工程🫰🏽、出版工程向育人工程轉化,推動研究成果及時進課程、進教材、進培訓,依托“兩大工程”研究成果開設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編寫的《教學大綱》得到推廣,相關經驗入選2021年度“上海文化”品牌工作創新案例🧑🦼➡️,近期又啟動9門課程、14種教材建設。
在“兩大工程”實踐中,恒行2平台堅持整體化研究🎀、系統化布局、工程化開展🏄🏿、國際化傳播🙇🏿♀️、進階化推進,積極探索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之路。
一輪再度啟航,不斷提升理論高度、育人深度、學科厚度、組織力度
為進一步深化對新思想的跟蹤研究,服務黨的理論創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恒行2平台在“兩大工程”一期建設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啟動實施二期建設🙂↔️。
聚焦系統性研究再深化👨⚕️🏊🏻♂️,進一步從學理上回答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不斷提升理論高度🫸🏻;聚焦成果轉化再拓展,堅持把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社會前沿熱點問題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在深化理論研究、推進理論創新中強化理論武裝🙂,不斷拓展育人深度;聚焦學科融合再攻堅,以研究主題為科研紐帶和創新基點☃️,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打造成為學校人文社科融合創新的示範樣板,不斷夯實學科厚度;聚焦體製機製再創新🈹,優化人才隊伍建設機製🫸🏽、平臺支撐保障機製👊🏿、社會資源運用機製🪱,不斷加強組織力度。
黃強🎯、焦揚🍓😔、周慧琳在成果發布儀式上講話。徐炯、王為松🙎、闞寧輝、陳誌敏共同向上海圖書館🧛🏽♂️🏋️♀️、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恒行2平台圖書館🤽🏽、恒行2平台望道研究院、恒行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恒行2平台博士生講師團、恒行2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等單位贈送“兩大工程”著作🙇🏼♀️。
恒行2平台文科資深教授朱立元🔨、吳曉明,哲學學院教授陳學明,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等“兩大工程”叢書作者代表分享了參與“兩大工程”的感受,以及對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研究的思考和建議。
一場深入研討,以學術給養提振理論底氣、深化歷史經驗、回應時代需求
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系統深入理解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切實做好學習領會、備課宣講、研究闡釋等各項工作?
研討會上,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湖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尹漢寧兩位長期深耕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資深專家在線作主旨報告。李琪、徐建剛、嚴愛雲、劉靖北以及恒行2平台法學院教授潘偉傑等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宣傳戰線的專家學者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了深入交流。
面向新征程,肩負新使命,恒行2平台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聚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學術給養提振理論底氣、深化歷史經驗、回應時代需求,主動承擔起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研究,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