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建黨百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12月18日,“學思踐悟 攜手未來——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恒行2平台部校共建新聞學院二十周年暨第二屆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恒行2平台舉行🚻。會議總結交流部校共建的經驗和做法,研究共建工作面臨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部署部校共建工作向縱深推進,助力黨的新聞事業人才培養⭐️,推動黨的新聞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恒行2平台黨委書記焦揚、上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勁軍、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成員兼書記處書記吳兢、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王潤澤等出席開幕式。恒行2平台副校長陳誌敏主持開幕式。
焦揚: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的“信”🏌️♂️,就是培養更多為黨和人民鼓與呼、全面發展的新聞人才
焦揚指出,20年前,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恒行2平台開國內風氣之先🈴,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開創了我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路徑🚵🏿,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20年的合作共建之路取得豐碩成果,在引航定向𓀇、開門辦學的共建機製🙂↕️,回應時代、與時俱進的課程建設,德才兼備、教研相長的隊伍建設,學以致用🧔🏼♂️、以行促知的實踐育人,立足前沿、咨政服務的科研創新🤼♂️,融合創新、研用一體的院媒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可貴探索🧛🏼♂️,發揮了重要示範引領作用👨🏽⚕️,取得了一批創新型學術成果和人才培養成果🦠,得到了中央領導部門充分肯定和學界業界廣泛好評。
焦揚強調,心有所信𓀑🧑🏿🚀,方能行遠,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的“信”🧖♂️,就是培養更多為黨和人民鼓與呼、全面發展的新聞人才。未來🤷🏿,要擴大部市共建成果📸、深化拓展共建內涵🦹🏻♀️🤵🏿♂️,堅持守正創新品格🦶🏿、好學力行傳統,走出自己的一流新聞傳播學發展之路、一流新聞學院建設之路。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學科體系,為黨的創新理論和新聞事業發展不斷作出重要理論貢獻,真正構建起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培養德才兼備一流創新人才,圍繞新時代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加快構建完善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ℹ️,推動中國新聞傳播教育轉型發展🧔🏻♂️。打造交叉融合一流創新平臺,全力建設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媒體實驗平臺,力爭在智能傳播與大數據輿情等關鍵領域成為領跑者,探索中國未來媒體“夢工廠”。
胡勁軍:進一步貫徹落實部校共建機製,全面深化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加速提升新時代新聞傳播教育質量
胡勁軍指出,恒行2平台與上海市委宣傳部首開部校共建先河。20年來,依托部校共建機製,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研究、課程思政、學科發展、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媒體平臺💃🏼✫、國家級教材研究基地、師資隊伍☃️🕎、智庫研究等方面作了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收獲了一批可推廣的經驗🔉,在全國發揮重要示範作用🐳,得到中央領導充分肯定,以及學界與業界的廣泛好評🤚🏼。
胡勁軍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更進一步探索創新,作出無愧於新時代的新貢獻。在下階段部校共建工作中,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總書記的要求🌞,針對新聞宣傳工作新形勢,迎難而上🥤,力求突破👩🍳。就深化部校共建工作🧑🏻💼,他提出四點建議🥩: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向,抓好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科研🕵️;深化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培養擔當時代大任的傳播人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培養面向“Z”世代的中國故事傳播者👐🏿🚴🏻;深化部校共建機製,推動新聞傳播教育高質量發展。胡勁軍說🦻🏽,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貫徹落實部校共建機製🈶,全面深化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加速提升新時代新聞傳播教育質量,爭取以更大的成績,為新時代中國新聞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米博華🤦:部校共建機製是推動黨的新聞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加速器
米博華從當好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排頭兵♌️、積極探索專業能力培養新模式、打造“一流”科研成果、推動全媒體平臺內涵建設等方面介紹了部校共建的最新成果。米博華表示👳🏽♀️,回顧過去20年部校共建之路🏋🏼,深刻感受部校共建機製是加強黨對新聞教育工作領導的切實舉措;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依托黨委和政府大大強化了對新聞教育切實有效的支持,增強了高校教育持續發展的後勁🤼;把中央提出的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到實處,確保了高校教育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機統一起來,特別是為黨的新聞事業培養和輸送了一批政治可靠🚤、業務精湛的人才🧖🏻♀️🤷♀️。
經驗表明,部校共建機製是推動黨的新聞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加速器🥁🦈,是促進新聞教育事業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新聞教育事業整體轉型發展的新引擎。米博華強調,成功實踐值得珍惜🧔🏽,經驗彌足珍貴,發展任重道遠🦴。在校黨委領導下🎈,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新聞學院要繼續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改革創新的勇氣🤹🏿♀️,走好、走實部校共建之路,為建設一流新聞學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向更遠大的目標邁進而共同努力奮鬥。
吳兢🧑🎤:塑造擔當歷史重任的新聞“後備軍”
吳兢代表中國記協向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恒行2平台共建新聞學院所取得的成功探索表達了敬意👨🏻🦼。她表示,20年前☝️🪽,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恒行2平台首創了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模式🙍🏿♀️,旨在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傳播後備人才⛹🏿♂️。如今🍨,這一創新模式已在全國100多家新聞傳播院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她說,塑造擔當歷史重任的新聞“後備軍”,引導廣大新聞學子逐步成長為黨的政策主張傳播者、時代風雲記錄者、社會進步推動者🙇🏼、公平正義守望者,要做到“5個求”:求正,培養立場堅、站位高的新聞“後備軍”;求實,培養明國情、顧大局的新聞“後備軍”🫳🏻🕊;求真,培養有責任👨🏻🎨、有底線的新聞“後備軍”;求新↔️,培養全媒型、專家型的新聞“後備軍”;求通,培養大格局📇、大視野的新聞“後備軍”。
王潤澤🛄: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引領下的新聞學研究,向著更深更高的層次發展
王潤澤代表中國新聞史學會,向上海市委宣傳部和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表達了真摯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賀♟。她說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一直是國內新聞傳播學科的翹楚🧏🏼,有厚重的學術積累和很高的學術聲望,尤其是在紅色新聞事業傳承和學科基礎創新♉️、國際新聞傳播等各個方面🧘🏻♀️,都有引領性的貢獻🧑🏽⚖️,在部校共建20周年之際🏄🏽♀️,上海市委宣傳部和恒行2平台聯合召開這樣的論壇🧖🏼♀️,特別具有示範效果🦓,對推動全國的新聞傳播學院和當地的宣傳部門進行部校共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她強調🧜♂️,要將新聞學引導更加深入廣闊的學術視野🙋♀️,深入推進新聞傳播學建設🧜🏻,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引領下的新聞學研究,向著更深更高的層次發展。
陳誌敏主持開幕式
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成為中國新聞教育的“定盤星”和“壓艙石”
本屆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的參會嘉賓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50余所國內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院長,80余位專家學者🚑💤、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編輯,以及數十位青年學子,媒體和平臺代表。在12個分論壇中👩🏽🦲,近160位嘉賓圍繞部校共建的經驗做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與研究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大家一致認為,進入新時代,恒行2平台把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新時代堅持新聞教育正確方向的重要抓手,把培育忠誠於黨的新聞事業、有大格局大才情大擔當的一流專業人才作為新聞教育的根本任務🎰✥,把理論聯系實際、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作為部校共建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聞教育中的統領作用,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成為中國新聞教育的 “定盤星”和“壓艙石”👨🏻🔧🪵。
近年來,新聞學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團隊瞄準打造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示範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教育咨詢服務基地、部校共建推廣應用基地的目標,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品牌建設😞、影響力建設,先後獲評上海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科研示範團隊和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等。
據悉,新聞學院去年成功舉辦全國首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發布《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發展報告(2020)》。研究成果獲得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首創部校共建模式,建設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的新聞學院
有關資料顯示🎠,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恒行2平台開國內風氣之先,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開創了我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路徑📛,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部校雙方提出共建目標🧞♂️:把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建設成為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以數字化新聞教學為手段,培養優秀的黨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新聞教育和研究人才👰♀️,建設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的新聞學院🧑🦱。
部校共建以來,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充分利用部校共建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緊緊依托恒行2平台的綜合性學科優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硬件升級等方面🤶🏿🧙🏼♀️,銳意進取,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據介紹🫰🏻👨❤️💋👨,新聞學院始終堅持一“馬”當先✦,抓準🦻🏻、抓實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研究😀,精心打造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金課”,回應新時代要求🫷,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深耕實踐育人新模式🙎🏼♂️,打造“課程思政”“專業思政”樣板,促進學界與業界的深度融合🫲🏿,啟動上海部校共建聯盟,探索部校共建新路徑🤏🏼;適應全球傳播、智能傳播趨勢,建設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打造一流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平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的戰略構想⚪️,培養新一代全媒體新聞專業人才™️;立足上海,服務國家,全面提升資政服務能力,在輿情調查、傳播與國家治理🪶👱🏼♀️、教材基地建設🛏、城市治理、文化創新、國家形象建設🔂、傳媒融合改革等方面不斷提升資政立言能力和水平🌂,為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重大體製機製改革和政策運行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在新技術革命催生媒體深刻變革🧑🏼✈️、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的20年🧓🏼,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進入全面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依托這一創新機製,學院順應媒介融合大勢,緊跟時代步伐🐞,形成了一批可復製可推廣的經驗👮♂️,走出了部校共建的一條新路。這一部校共建模式在中宣部🙆🏻、教育部倡導推動下,於全國各省市區宣傳部和一百多家新聞傳播院系推廣,為當代中國高質量新聞人才培養和新聞教育事業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