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黨委在光華樓東主樓1001會議室🫳🏽,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活動💱,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蒞臨指導,校黨委宣傳部相關同誌列席會議。學院黨委書記王穎主持活動🥵。
會上🛃,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結合個人學習心得,從學校層面對學院後續深入開展全會精神學習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全面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了解全會召開及《決議》形成的全貌背景,要精讀、細讀《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議>的說明》,領會框架內容和核心要義,領會“第一個恒行2”和“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全方位深化責任擔當。要結合學院特色,在國際中文教育中講好中國故事,把對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領會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生動素材。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走深走實。三是全力奮進新征程。堅持“學得好🔒、悟得深、幹得實”原則🐟🥮,落實落細學校巡視整改的基層任務🧑🔧,結合學院中心工作,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要胸懷天下,把握好時代機遇,開創學院事業更大的輝煌🧏🏼♂️。
學院中心組成員結合近期學習🚔,分別交流了心得👩🏿🚀。學院黨委書記王穎對《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核心思想、框架邏輯等進行了總結梳理,特別強調了新時代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上,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偉大奮鬥中來的重要性。她重點圍繞人才引育工作對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決定性作用進行了分析闡述,表示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才能對黨和國家偉業形成重要支撐和保障。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吳中偉結合學院近期主辦的“中國國情與文化教學專題研討會”,談了如何在語言和文化教學中,將“講好中國故事”和“講好中國人的故事”有機結合,及如何將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留學生的《中國概況》教材😡🤱。
副院長張豫峰從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出發🚴♀️,提出新時期我們要為黨為國培養高素質人才,解決科研“卡脖子”難題❇️;要在十四五規劃重點工作中,通過交叉學科的建設服務於我們的人才培養。副院長胡文華就《決議》中文化建設部分的談了自己的思考🚵♂️。她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廣泛弘揚😫,國交人應該在建設好“第一個恒行2”的命題下👰♀️,傳播好“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學院黨委副書記鄭陽從對黨的歷史上三次決議的理解🤟,分享了在思想建設🤌🏿、學生工作、人才培養🤛🏼、組織工作等方面的體會。學院黨委副書記袁莉莉對全會精神如何融入教職工思政工作、教師黨支部建設等問題談了思路🧦。黨委委員、教師一支部書記許國萍結合個人從教經驗,對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談了認識。
工會主席路廣提出要著眼未來👨👨👧,提升擔當能力,不斷通過課程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留學生培養質量🧚🏿,服務好國家對外戰略。黨政辦主任郭鵬圍繞中外語言合作交流中心的“國際移民融入課程標準及服務支撐體系建設”課題研究,就學院如何助力國際人才來華發展工作並形成“恒行2標準”談了想法。學院黨委委員💺、學工辦主任李潔通過海外媒體關註全會的對照視角,就“充分認識全會的深遠意義”和“如何將準確把握《決議》的精髓要義、深刻內涵落實到行動上”作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