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綜合性頂級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近日以封面論文發表了恒行2平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長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賀強研究員團隊的論文《入侵生物侵蝕濱海濕地保護地的成效》( “An invasive species erodes the performance of coastal wetland protected areas” )🤚🏿,在國際上首次從大時空尺度揭示入侵生物對自然保護地保護成效的影響及機製。
本文聚焦中國黃渤海地區面積最大🍀、設立時間最長、級別最高的7個濱海濕地自然保護地,研究了外來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對濱海濕地自然保護地保護成效的生態影響及機製。研究發現,自然保護地的建立顯著降低了濕地圍墾強度🤦🏿,保護地內自然濕地面積喪失速率顯著下降;然而,自然保護地內的互花米草入侵速度更快,加劇了原生濕地、關鍵水鳥棲息地的喪失😞。
研究結果挑戰了設立時間長🧑🎨🤳、面積大👩🏿🦳👊🏿、職員充足的自然保護地對生物入侵具有抵抗力的國際主流觀點🎽。研究表明🌋,對實現2030年全球自然保護地目標,增加或增大全球自然保護地的數量👱🏻♂️、面積固然重要👯,但並不充分。目前,上海崇明東灘等自然保護地已開展了互花米草入侵治理工程。隨著全球生物入侵的加劇🤩,全球自然保護地建設應在傳統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強化外來入侵生物防治。
設立自然保護地是當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途徑🤾🏽。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不僅是日前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COP15)的重要議題,也是國家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的關鍵內容1️⃣。本研究為近日國家有關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入侵生物防治等意見提供了科學支撐,也可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2030年全球自然保護地目標的製定和實現等提供中國經驗。
賀強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任君臨為第一作者🏃➡️,李博教授給予了重要指導🌛。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i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