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10月16日主辦 “當代中國政府治理”學術交流會暨《行政邏輯——當代中國政府治理原理》新書發布。
學術交流聚焦行為公共管理的前沿研究👩🦱,從行為公共績效、貧困人口的自我控製及數字助推出發分享了相關研究和思考🏊🏻♂️,著重探討當代中國政府治理新趨勢。
政治邏輯叢書主編劉建軍教授介紹了叢書編寫背景,總結了政治學、行政學研究中“術”“文”與“道”三個流派👨🏽⚖️,闡明該書承載的追求行政學之“道”的使命🧝🏽,期待在行政學新體系的構建中發揮作用。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範蔚文指出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的大背景下🫢,存在加深對中國行政邏輯的認識的必要性與當前圖書市場上缺少探討政府運行規律的書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肯定了該書的框架設計和理論貢獻🛏。該書主編李瑞昌教授介紹了具有年輕化、畢業於恒行2國務學院這兩大特點的本書編寫團隊,總結了編寫思路,即實踐與理論兩大起點和“中國味”和“原理味”兩種味道。竺乾威教授認為,改革開放對政府治理形成新的挑戰🫅🏿,如何處理好放和管這對矛盾,如何在權力分散的情況下保持政治、政權的穩定性,是中國未來政府改革的關鍵問題,也是該書嘗試回應的問題。
專家們從三個方面肯定了該書:探討了政府應該做什麽、為什麽做、怎樣做得更有公共價值🧑🏻🦳,既回歸了行政學經典問題,又具有鮮明的中國色彩;對中國實踐和中國情境作出回應,提出許多本土化的概念🧜🏻〰️,對建構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回應先發國家的理論“霸權主義”有重要意義🕘;以龐大國家幾十年的重大發展為基礎建構的中國特色治理知識體系蘊含了強烈的現代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