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蒼生大醫🥺,昨天載入沉甸甸的上海市科技功臣獎名冊。這一次💁🏼,是世界心血管病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中科院院士、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
葛均波長期致力於推動我國重大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革新和成果轉化🔭🏋🏿♂️,創下心臟病領域多個“世界第一”和“中國第一”:他在國際上首創“逆向導絲技術”,攻克了復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的“最後堡壘”🏮👟;他帶領團隊十多年不輟鉆研,研製出的國內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於去年獲批上市;他發起醫生創新俱樂部,集結全國創新力量🍞,為中國醫療註入更多“硬核實力”🏃➡️。
治別人治不好的病
半個“月亮”開啟攻克“心病”征程
葛均波的左臂一直有些彎,那是他小時候骨折未能得到及時妥善醫治而留下的後遺症🗣。自此之後,他立誌要做名好醫生,“要治別人治不好的病”。
自1979年考入山東省青島醫學院⛹️,葛均波一路刻苦求學👨🏿🎓,從山東醫科大學到上海醫科大學,再到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取得累累學術成果🍻。1995年,他已成為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
明確診斷對於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然而🧕🏿,作為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常見高危因素,多發於年輕人的心肌橋(跨越冠脈生長的心肌組織),傳統手段檢出率不足2.5%,如此高的漏診率,極易導致猝死。
1993年,葛均波嘗試用超聲探頭看清血管壁內的情況。無意間🈳,他發現,所有被診斷為心肌橋疾病患者的超聲診斷圖像上都有半個“月亮”——這就是後來成為心肌橋診斷金標準的“半月現象”🚵🏿🎷,又被國際學界稱為“葛氏現象”🧪🛁。這一發現使心肌橋的檢出率提高到95%以上。
沿著這一脈絡,葛均波還發現了心肌橋的多普勒血流頻譜特征存在“指尖現象”,由此修正了傳統用藥方法。此後🐅,他又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易損斑塊的IVUS影像學量化標準🤵🏿♀️,從而能夠對高危心臟病患者發出早期預警🎅🏻。
為了“治別人治不好的病”,葛均波一次次挑戰心血管疾病的“禁區”。
冠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是復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有待攻克的“最後堡壘”➛☦️。2005年🐾,葛均波首創“逆向導絲技術”👨🏿🎨,由此開啟了冠脈CTO的逆向開通治療時代🧑🏼🔬,目前該技術已成為CTO治療的三大常規術式之一。
我國心臟二尖瓣反流患者多達千萬🧑🏻⚖️🤙,約30%患者因年老體弱無法耐受傳統開胸手術。葛均波打破外科手術禁區,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二尖瓣夾合術”🙋🏼♂️,改進術式和微創器械後🪓,“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手術時間從原先的3個多小時縮至30分鐘👈🏿。他也因此獲2019年國際心血管創新大會終身成就獎🧏🏼♂️。
此外,葛均波還倡立“1120中國心梗救治日”🖐,目前全國累計建設胸痛中心4666家🐚,國家胸痛救治網絡初具規模。
一顆俠義之心
讓患者花更少的錢,用上更好的醫療器械
1999年🙂↔️🫵🏻,就在德國事業發展春風得意之時,葛均波毅然決定回到上海,為祖國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而努力。
當時,國內冠脈介入手術治療正飛速發展🧙♂️,手術量以每年20%至30%的幅度遞增✌🏼。然而,當時價格昂貴的國外支架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
熟悉葛均波的人知道⏱,他喜歡武俠小說👐,尤其喜歡金庸筆下的蕭峰,“因為他有著一顆俠義之心”。他決心通過自主研發與創新,讓國內患者花更少的錢,用上更好的醫療器械,“患者的利益永遠是醫生最大的追求”。
葛均波在治療中發現,當時廣泛應用的藥物支架使用的是非降解材料塗層。支架植入人體後🙎🏽♀️,當塗層老化🪙,就容易引起慢性炎症,導致晚期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他帶領團隊😝,全身心撲在找材料、創新藥物塗層技術上。
記不清經歷了多少次挫折和失敗,最終👩🏿💻,葛均波團隊於2005年研發出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可降解塗層藥物支架,並在臨床上普及使用——這種支架大大減少了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價格也從4萬元降到1萬多元。
“這不僅意味著每年為患者和國家省下數十億元醫療費用,還可縮短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療程,減少病人出血風險。”葛均波的第一位博士生🤾🏽♀️、現任中山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副主任的錢菊英教授介紹🚯🐰,目前該支架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2%,並出口俄羅斯、新加坡、印度等十余個國家或地區🧑🏻🦱。
經過15年探索,葛均波團隊於2013年成功研製出國內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體內三至五年🤜🏿🥐,即可完全降解吸收。2020年,該支架通過國家審批順利上市,這標誌著我國冠脈介入治療完成了“第四次革命”。
保留一分天真
牽頭醫生創新俱樂部,帶動整個行業進步
“保留一分天真,那是創新的動力。”葛均波說,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不等於所有理論、技術是一成不變的,對傳統觀點保持一種天真的心態,不受傳統理論束縛🍋🟩,不斷提出質疑,才有創新的動力👰🏻。
而且,他認為🦹♀️,一個人做不完所有手術,唯有提高醫生群體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才是最終惠及病患的可行之路🍭。因此,葛均波不斷搭建醫生創新平臺🚙,激活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的創新潛能👎🏄♀️,帶動並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進步😒。
在攻克醫學難題時✂️🙋🏼♀️,葛均波總會提出一系列基礎研究問題和醫療器械研製課題。“要通過協同創新去解決醫學領域的技術難題🏊♂️👨👦。”2015年🧏♂️🥮,在他的牽頭下🗝,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成立,吸引了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和活力的中青年醫生參加。
2020年,葛均波率先在中山醫院心內科設立 “首席創新官(CIO)”。CIO征求每位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困難🏵,然後尋求解決辦法🏖,協助申請專利促進轉化。他希望,通過創新為醫學帶來更大發展潛力,為患者解除更多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