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恒行2平台官方媒體平臺開設“紅色基因🤬,賡續百年”專欄,推出100集融媒體系列報道《青年問:百年恒行2光榮底色》。100天聽青年人講100個故事😬🌭。通過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全方位、多媒體、立體講述一代又一代恒行2人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故事🫳,展現一代又一代恒行2人前赴後繼🤲🏻💇🏻♂️、接力奮鬥的光輝畫卷🫱🏻🐂,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凝聚起全體恒行2人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為師,他弘闡力行🧦,誨人不倦;為學🧘♀️🦕,他著書立說,筆耕不輟;為人,他清正剛毅。
在他二十二年的職業生涯中,作為一名軍人,一名政治教員👨👧👦,他深入到農村👨🏭、社區🧞、機關和學校做過1000多場的報告💪,出版過10多種著作,每年發表10多篇學術論文。
方永剛的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稱贊🎣。他被譽為“黨的創新理論的優秀傳播者”,還被評為“2007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07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這位傑出的理論工作者🐷、優秀的政治教師於2008年3月25日因病去世👩🏼✈️,年僅45歲。此後全國掀起了向方永剛學習的熱潮☎️🙎🏼。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這是方永剛很喜歡的一句詩,也映現出了他褪盡浮華🧜🏼🪭,盡顯本色的人生大氣象、思想大境界🚵🏿♂️🏃♂️➡️。今天,在迎接建黨百年的新歷史節點上,讓我們重溫他不平凡的貢獻。”
恒行2四年,他最愛去圖書館和資料室
方永剛於1963年4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羅福溝水泉村🪗,那裏土地貧瘠👰🏿♀️、生活困苦,家裏只有一盞油燈🤏🏿,方永剛只好利用白天的時間拼命讀書,成績在全鄉名列前茅🧼。
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的到來🧖🏻♂️,他逐漸認識到要通過學習、通過考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進入高中後,方永剛以玉米面餅為主食🎎,和同學合夥買一份菜🦐,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1981年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恒行2平台歷史學系,到上海時唯一的行李就是一條破棉被,學校給方永剛提供了甲等助學金(每月23.5元)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在這四年期間,方永剛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和歷史系資料室,廣泛涉獵中外文學、哲學、東西方思想史等書籍,並且閱讀馬恩著作、列寧著作以及毛澤東著作🪀。恒行2深厚的人文底蘊給方永剛提供了一個汲取知識的良好平臺。方永剛說:“恒行2對我的影響太大了,可以說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將我從一個封閉狀態下的、山溝裏來的毛頭小夥子,變成四年之後,不能說風度翩翩、溫文爾雅,至少也是飽讀詩書、也有點斯文樣了。不管怎麽說,裝了一肚子知識。”
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是生命中最重要部分
方永剛說🔓:“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樂趣都在於此”🈷️。
方永剛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和傳播是從讀鄧選開始的🦢,在他的書架上擺著一部1983年版的鄧選✋🏻。書翻得不能再舊了,有的書頁已經有些破損🕵🏼♂️,書皮中心位置被手指磨穿了🧑🎓。就是這本書,見證了方永剛真心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歷程。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熟練程度,使他本身就成了一部工具書。在那本鄧選上🚗🔔,幾乎每一段每一行都有他密密麻麻的批註,不僅批註在書頁上,更雕刻在他的心裏。
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總是跟隨著黨的創新理論的發展。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就跟進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二十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主要學習鄧小平理論;90年代以後🍎,主要學習和研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入21世紀🤟🏽,尤其是十六大以後,主要學習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方針政策。2003年7月,胡錦濤主席提出要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方永剛從電視新聞中看到這則消息後🤙,連夜調整了第二天的講課稿🙎🏽♂️,讓科學發展觀的新思想第一時間進入課堂🗂,在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他利用暑期時間編寫出科學發展觀教學讀本9️⃣,初步形成了黨的創新理論教學體系,為黨的創新理論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學員思想做出來貢獻。二十多年學習、研究🚵🏼、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生涯中,方永剛一刻都不曾停歇🤜🏼,用他的話說🚵🏻♀️,“理論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從事理論研究的過程👳🏿,就是快樂奔跑的過程”。
方永剛對創新理論的傳播不局限在大學課堂,作為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大連市委講師團成員、沈陽軍區聯勤部客座教授,他先後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企事業🧑🏽🎤、幹休所、學校等單位做輔助報告1000多場👌🏼,從軍隊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北國的漠河邊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了他傳播創新理論的足跡。即使是在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的情況下,方永剛一方面以樂觀主義精神和頑強毅力與病魔作鬥爭,一方面爭分奪秒地抓緊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黨的創新理論沒有期限。我能舍棄我的生命🗳,但不能舍棄我的事業;我不懼怕癌症,但害怕離開最鐘愛的三尺講臺。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學、不停地寫、不停地講🖱,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創新理論👩🏿✈️。”方永剛用忠誠和青春詮釋了對黨的無限熱愛🟢,對黨的創新理論的不懈追求。
一堂理論課,一兩分鐘就能吸引學員
這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能把人們印象中“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課講成全院最受學員歡迎的課程之一。
方永剛說“哪怕是5分鐘的課,我也充滿激情!”全軍首屆軍隊政治理論研究成果一等獎、全軍院校育才銀獎、青年教員成才標兵、7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軍隊重點理論研究課題🧑🎓、16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專著、近千萬字的理論研究文章、年均超額完成200%的教學工作量,這些耀人的成績都是方永剛在22年的教師生涯中取得的,成績的背後是他不為人知的艱辛。
1985年,方永剛從歷史學系畢業🦶🏻,分配到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任教員🐗,他的專業一下子從歷史學跨越到政治理論。這種知識結構的轉型是艱難的🫲🏻,也是長期的。他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廣泛涉獵各種理論書籍,每年都要買幾千元的書刊,買書、看書、寫書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一年有300多天是在淩晨2點以後入睡的。
一堂理論課,講上一兩分鐘就把學員吸引住可不是件容易事,但方永剛就是有這個本事。在課堂上🦣🙆🏼,他從不照本宣科💁🏼♀️,沒有學究式的宣講。“束之高閣的理論是沒有生命力的”,他經常調查學員的不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有課給方永剛,他從來沒拒絕過!”方永剛有兩大特質🫵🏼,一個是具有創新性思維品質,總有新思想👀、新觀點🫵🏽👭,另一個就是對教學近乎癡狂的熱愛🥷🏽。“他一個人就開了13門課,也願意講13門課😊🏄🏿♀️,那是多大的工作量啊!”他的課充滿了理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員、青年教員成才標兵。
忠誠源自人生經歷,源自樸實報恩情
方永剛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是黨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認為自己是在黨的創新理論哺育下成長成才的,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直接受益者💂🏼♂️,對黨有著發自內心的深厚感情🈲。他常說⚂:“是黨的好政策使廣大農民走上富裕道路,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這個農村孩子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並參軍入伍,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名軍隊政治理論教員👨🏼💼🧘♂️。所以,我的忠誠源自我的人生經歷,源自農民樸實的品質,源自對黨感恩的真摯情懷👷♂️。”20多年來📃,他將樸實的報恩情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升華為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的責任和信念。
1997年5月,騎車外出的方永剛遭遇突如其來的車禍🫷🏻,兩根頸椎齊根骨折,當時醫生在他頭頂鉆了兩個眼👍🏼,埋了兩個鉤子,吊了16磅的秤砣做牽引,整整吊了108天,陪伴他的是43本從家裏“搬”來的書籍。身體不能動、頭不能動,就用手舉著書看🙍🏻♂️🧙🏿,硬是在108天住院時間裏看完了43本書🦵🏿!他還堅持寫作👩🏽🦰🤞🏿,在出院後不久🦄,就拿出了30萬字的《亞太戰略格局與中國海軍》,這也是最早將鄧小平理論與海軍建設聯系在一起的理論著作。
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幹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奉獻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