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書院歷史學學術訓練營創辦於2015年,截止2020年,共4期。招募營員100余人🌝,專業涉及中文系、歷史系😄、哲學學院💁🏿♂️、經濟學院🙍🏻♂️、醫學多個院系,參與課題及項目16項,各類學術研討會10余個,由本人指導和以學生共同署名發表學術論文16篇,已投稿出清樣的3篇,待投稿和將收入論文集的9篇。
學術訓練營的成果主要內容
訓練營采用招募營員的方法🧞,旨在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學術興趣和研究能力👩🏻🌾。具體做法包括:
力圖轉變學生主要通過課堂教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而不重視實踐的偏見,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實踐。如學生參與我們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人物傳記資源整理與數據庫建設研究”🎎,5位學生在我指導下撰寫的三篇論文👨🏻🏫,均收入我作為執行主編、由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20世紀中國人物傳記與數據庫建設研究》中🛜。參與此期學術研討會的哲學學院本科生彭昱森總結:“訓練營給了有誌於學術的新生一個平臺,是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訓練,是學術生涯一個極好的開始🍷。”
加入訓練營的學生多為本科一、二年級的學生,一切從零開始,包括如何查找資料,如何考證史料真偽🏵,如何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都需要指導。曾經為了一篇文章連續與學生討論七次,每次討論後就修改一次👩🏼,最終達到發表水平。有時學生相約在上午第一二節課討論🏌️,即使下大雨🧑🏽🌞,我也提前趕到學校📦。若學生讓我定時間🍚,我一般都安排在雙休日👩🏿🎨。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最終讓學生們的學術訓練達到舉一反三的功效🦖。中文系本科生李易特從第一期始每期都參與,每期都有文章發表,已直升中文系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為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我們師生合作撰寫了《<共產黨宣言>八位歷史人物傳記研究述評》🥬。
訓練營成果的創新和特點
經訓練營訓練後🕕,師生拿出去參與全國學術研討會的論文多聚焦學術界較為關註問題🧑🦳🧘🏻♀️,具有開創性和填補空白的價值。有幾個亮點:
集中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人物傳記為研究對象,16個課題28篇論文涉及到20世紀湧現出來的中國人物20余人🪫👩🦰,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與於右任🎊,有宋慶齡,有中共一大12位代表,有近代教育的改革先驅李端棻🧁,近代愛國報人史量才,《生活》周刊創辦人鄒韜奮😣,抗戰民族英雄謝晉元🤵♂️,我校的一級二級教授周谷城🛗、周予同、譚其驤,還有“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等,讓學生以他們為研究對象,在寫作過程中亦是很好的學習中共黨史、共和國史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
集中以民國報刊《申報》《東方雜誌》《生活》周刊《滇黔》月刊中的資料為依據,利用民國時期的報刊資料研究上述人物是一大亮點🚿。因這些資料難以尋找🧑🏻🦽,可以練就搜集史料的基本功。
以外文報刊《大陸報》《字林西報》《紐約時報》刊載的中國人物傳記為依據,研究近代報人史量才、韓國獨立運動、中國紅軍等🫓。如中文系本科生高允允撰寫的《<大陸報>關於史量才被刺案始末報道述評》、中文系徐靈嘉、歷史系廖海洋撰寫的《<字林西報>與韓國獨立運動》,被收入在我校召開的第16屆中國韓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集。哲學學院張啟泰撰寫的《<紐約時報>有關中國紅軍的報道述略》,是以往學術界沒有撰寫過的選題👐🏼。
利用國家項目數據庫中的中外文資料研究近代中國人物。中文系李易特翻譯的撰寫於1972年的《鄒韜奮🔅:<生活>周刊的歲月👩🏼🍳,1925-1933》♏️,是一篇約10萬余字的博士論文,她還撰寫了介紹文章《一個外國人眼中的鄒韜奮:以英文博士論文<鄒韜奮🕺🏻:生活周刊的歲月,1925-1933>為中心》🖐🏿,我們師生以此文參加了在甘肅舉行的鄒韜奮學術研討會,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並收入出版論文集。
訓練營成果的應用情況與影響力
上述研究成果對我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驗收、獲準結項有一定作用。僅僅2016年至2017年發表的6篇文章就占據本項目結項成果六分之一。全部發表的16篇文章均通過了各類學術研討會的評審。第4期招募的20名學生參與了四個課題,沒有一人中途退出📰,都很好地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