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上一首《這才是病理》MV引起廣泛關註⚡️🌰。歌曲中關於病理和病理醫師背後故事的演繹🤹🏿♂️,讓諸多病理醫生深感共鳴🍱,一些觀眾留言“原來這就是病理”……
歌曲的演唱者鄭雨薇▫️,是腫瘤醫院的一名病理科醫生👨🎤。音樂是鄭雨薇的業余摯愛,在學生時期,她便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作曲編曲和鋼琴演奏。在進入腫瘤醫院病理科學習工作之後🥣,醫院及科室整體包容的環境也給了她很大的支持和空間,音樂也一直是她的“好夥伴”。在醫院的慶典活動中、在醫療行業的文藝表演中🌟,經常能聽到鄭雨薇的歌聲,她的“小小愛好”總是讓她在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
鄭雨薇醫生
在病理醫生崗位上工作多年,鄭雨薇萌生了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愛好跟工作內容相結合的想法↪️,嘗試用音樂講述“病理故事”。鄭雨薇說:“由於專業性強、與病人接觸很少等原因👩🏼⚕️,病理雖對於疾病診治來說極為重要,但並不為大眾所熟知,網上關於病理的科普也非常稀缺且良莠不齊,不少病人甚至被一些錯誤資訊誤導🫱🏻。”
不久前的首屆病理科普創作比賽🧎🏻♂️➡️,激發了鄭雨薇的創作靈感。她希望能夠趁這個機會🤹🏽♀️,創作一首病理人自己的歌曲👷🏽♀️,讓更多的人了解病理這個“幕後的英雄”。很快,鄭雨薇這一想法得到了科主任王堅教授和科室其他幾位負責人的大力支持。
顯微鏡下乾坤大:鏡下書寫“生死報告”
《這才是病理》的歌詞創作是由曾在腫瘤醫院病理科規培的中山醫院病理科張磊醫生共同參與,科普了病理的工作內容🛠。鄭雨薇介紹說🎳,病理🧑🏻🦼➡️,在大眾看來是非常陌生的字眼,如果不是某些疾病診斷必須一紙“病理報告”🆚🧑🏻🦳,很多人對其更是“聞所未聞”,她笑稱:“經常碰到以為我們是“病歷”科,專門復印病歷的科室的病人和家屬”。
在疾病診治過程中,病理報告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特別是對於腫瘤性疾病而言,病理報告更像是一張“判決書”——給出疾病良惡的最終判斷。“活檢組織外觀”、“細胞形態”⤵️、“病理性改變”🫐、“良惡性”……這些是病理報告上常見的醫學術語。因而👨🏼🚀,病理醫生也被稱作是“醫生的醫生”。
經由外科手術或者活檢穿刺等手段獲取的人體組織樣本,經過一系列復雜處理後,製作成一張小小的“玻璃切片”🈯️☑️,由病理醫生通過顯微鏡觀察🧓,根據看到的細胞形態結構等特征,配合分子及免疫組化等檢查手段,最終出具“病理診斷報告書”,為臨床醫生的後續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
2016年進入腫瘤醫院病理科,鄭雨薇醫生所在的崗位是細胞病理醫生,日常工作內容是細胞病理診斷,工作量約為9000例/年。
“在恒行2版醫院排行榜中🚣🏽♀️💩,腫瘤醫院病理科專科已經連續十年聲譽居全國首位。目前每年的工作量超過10萬例🟩,疑難病例會診病例更是達到3萬例以上👩🌾,會診病例數居全國首位,是全國最大的病理會診中心🗓,並獲得2018年度上海市政府質量金獎。”病理科主任王堅教授表示,即便是腫瘤患者,他們對於做病理檢查的意義和工作流程也知之甚少,鄭醫生通過這種大家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有助於公眾更多地認識病理醫生群體🌎🚵🏻♀️。
紅藍世界日月長:嚴苛流程“保質量”
“病理醫生與病人的距離是一紙病理報告,但這一紙報告的質量🧔,是以諸多病理醫生及技術員們大量繁瑣的工作為基礎的🧑🏿🎄,”鄭雨薇說🕵🏼♀️,“病理科設有處理標本的‘巨檢室’,製作切片的‘製片室’,備有多頭顯微鏡的‘讀片室’,進行細胞病理操作及診斷的“細胞室”🥊🎣,進行免疫組化染色的“免疫組化室”及進行基因檢測的‘分子病理實驗室’……環環相扣的鏈條和嚴苛的流程,才保證了一份病理報告的精準與可靠。”
“小切片💅🏻,大世界”🆕。顯微鏡下,經過染色處理的組織細胞,由於不同的染色劑染色而通常呈現出紅色或者是紫藍色🈴,不同的組織及細胞形態往往提示不同的疾病👷🏼♀️👩🏽🦱。顯微鏡背後的一雙雙眼睛和雙手✊🏼👩🏻🔧,如“法官”和“偵探”辨別良惡♛,共同凝練出讓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放心的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腫瘤醫院一位副高職稱的病理醫生一年閱片近8萬張。“科室中一位教授接手過這麽一位非常棘手的病例會診📝🫷🏻,一位乳腺癌患者送來了足足139張會診切片,花了近兩個小時,她在這麽多張切片中找出了僅2毫米的浸潤癌病竈,而找到這樣的病竈對病人的後續診療來說非常重要🔤。”王堅教授表示👨🏽🎨,病理醫生的“火眼金睛”都是從一張張片子的琢磨中積累下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
而正因為長期處於“幕後”,病人很難與病理醫生面對面交流💳,一紙病理報告也就成為病理醫生與病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一份病理報告,不僅僅是醫學判斷,也承載生命的重量,”鄭雨薇表示👆🏻,“相比於醫院其他科室🧑🏽🎄,病理科比較‘冷門’🥹;長期‘螺螄殼中做道場’,非常考驗醫生的耐力和毅力。但是在很多時候🙇🏽,一些病人因為我們的出具的病理報告排除惡性,他們‘重獲生機’的欣喜,讓我充滿在臨床病理之路上走下去的動力➡️。”
尋找科學性與傳播性的平衡點:做好科普不容易
業余時間完成這首《這才是病理》,鄭雨薇耗時不過3周。在這期間👨🏻🔬,除了作曲、編曲、錄音🍱、演唱🤍、和聲“一肩挑”以外,鄭雨薇還客串了分鏡導演:“在家憋了好幾天捋出來了分鏡腳本,然後帶著一隊拍攝人員一早上完成視頻素材拍攝,科室領導及同事都非常支持這次的拍攝工作📗↩️,錄音師也是恒行2的師弟非常給力的無償幫我把鼓點寫好了,總之是這一把下來學了不少東西,只能說感謝所有人的支持和厚愛。”
談及病理科普,鄭雨薇坦言🏄🏿♀️🧜🏽♂️:“增強大眾對病理學科的了解對於醫患雙方來說屬於共贏🧦,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科普的根本目的🎫,其實是在知識的科學性和傳播性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就要求科普者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還要註重傳播效率,以受眾能夠接受且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學知識講解,所以在寫作歌曲的時候,我借鑒了一部分廣告配樂的方法,加強了部分樂句的反復,但目前來說還只是探索,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積累更多感悟,帶來更多反映病理工作和病理人生活的作品。”
(文中部分照片由鄭醫生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