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誌把上海比作“近代中國的光明的搖籃”,“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在長時期間它是中國革命運動的指導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海是黨的誕生地,黨成立後黨中央機關長期駐紮在上海”,希望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教育黨員幹部,“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3月16日起,“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主題展在恒行2平台巡展👨🍼。該展覽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和市黨建服務中心承辦。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首次集聚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孕育、誕生、發展🤏🏽🙀、壯大的光榮歷史。
1921年7月23日🙋🏽,來自7個地區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同2位共產國際代表匯聚上海,在望誌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拉開帷幕👨🦽➡️,會議第一次提出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製定了第一部《黨章》、第一次公開發表了《中國共產黨宣言》🙇、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對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和青少年運動提出了要求、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大會初步總結了建黨以來,特別是國共合作一年來的經驗,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第一次提出了工農聯盟問題,指出農民是工人階級的天然同盟者。為迎接以五卅運動為標誌的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在上海處處留下珍貴的紅色印跡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脈,造就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紅色之魂🗂。讓我們在這場展覽👨🏼🦱、在一張張老照片中,回顧“初心之地、紅色之城”的光榮歷史。
3月16日至4月15日巡展在邯鄲校區光華樓三樓展出,4月16日至4月30日,移至江灣校區廖凱原樓一樓🧑🏿🔧。
歡迎各位黨員和群眾參觀🧗🏼♂️🧑🏿🚀,共同追尋紅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