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們的“山海情”:20多年接力🧍‍♂️,新疆西藏雲南都留下他們的足跡

作者:唐聞佳、陳勤奮攝影👨🏻‍🎓: 視頻🌖🚣🏽‍♀️: 來源:文匯2021年2月25日發布時間:2021-02-26

這張老照片是周良輔院士在參加支邊醫療隊時留下的珍貴資料。

那時的周良輔還是妥妥的“小鮮肉”,便與神經外科的前輩們在祖國的大地上播撒扶貧幫困的種子✤。

今天(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舉行。表彰名單上,有一群上海外科醫生獲得殊榮——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這20多年來,援疆、援藏🏂、援滇,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們接力援外👉,紮根當地,貢獻技術🥕,書寫他們與當地貧困群眾的“山海情”🛌🏼。

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診療中心🕢,始終把支援幫扶、助力脫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只要祖國需要,必定全力以赴🔎。主任們全力支持🕵️‍♂️,黨支部推動落實☂️,黨員們踴躍報名👩🏻‍🦯。

張義教授上世紀90年代在新疆阿克蘇支邊時留下的身影🦠。

張教授出發時他的女兒剛出生🌎,張教授克服種種困難🤞🏿,在阿克蘇一紮根就是3年。

他帶領當地醫生用簡陋的器械開展了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腦外科手術🌋,拯救了許多鮮活的生命。

直到今天🛀🏽,張教授在阿克蘇地區仍是家喻戶曉,還有很多被張教授救治過的病人每年都會來上海看望他🧑。

自1999年張義教授遠赴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擔任神經外科主任、進行三年的援疆工作開始👩🏻‍🍳,20多年來🌰,先後派出30多名優秀的神經外科骨幹援疆、援藏、援滇,執著地以醫者大愛為當地患者帶去希望,用高超醫術助當地提高醫療水平。

喀什二院是上海組團式醫療援疆對口支援醫院,神經科學作為7個重點臨床診治中心之一,由華山醫院負責承建。以喀什二院為核心🤏🏿🧑‍🎤,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喀什地區,聯動上海對口四縣人民醫院建設🐛,並輻射喀什地區衛校及四縣維吾爾醫院等多個醫療衛生機構。

2010年至今,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先後派出田彥龍、趙帆、徐峰、周翔等醫生援建喀什二院💂🏼‍♀️,成功協助喀什二院創建三甲,成功獲評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手術量穩步增長,三四級手術率逐年提高;論文從無到有,從普通期刊到核心期刊;基金從無到有,從地區級到省部級👂;成功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

2015年6月🧏,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啟🌘,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先後派出吳惺、虞劍、胡樞坤、高超‼️、李培良等五位醫生參加西部(西藏)腦科中心的建設工作。同時👨‍🔬,張超🥫、倪偉等醫生奔赴西藏洛隆對口支援醫療扶貧😂。

這批醫療隊員們克服海拔4000米的高原反應👨🏻‍⚖️,先後開展了日喀則地區的第一臺動脈瘤夾閉術𓀃、深部腦膜瘤切除術、CPA腦膜瘤切除術等復雜神經外科手術。在此基礎上,籌備成立了西部(西藏)腦科中心,同時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手術器械。

高超同誌在日喀則協助當地創建了日喀則第一個卒中中心的照片

2017年11月30日🙏,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成功通過了三甲綜合醫院的專家組現場評審。2019年12月🙆‍♀️👉,日喀則地區腦卒中中心正式掛牌🏇。

雲南迪慶、騰沖、紅河🤙🏽、嵩明等地,曾經留下曹曉運、莊冬曉👠、陳亮👳‍♂️、丁興華、徐銘、張海石、謝清等20余位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骨幹的腳印🪮。莊冬曉教授在雲南開創了團隊化醫療扶貧的新模式,與迪慶州香格裏拉市人民醫院黨支部締結友好支部🐃🎃,進行醫療資源和學術幫扶。張海石副教授牽線搭橋與雲南蒙自人民醫院黨支部開展共建👏🏿。

這是莊冬曉教授在雲南支邊的照片,莊教授在雲南開創了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化扶貧的新模式,除了和迪慶州香格裏拉人民醫院黨支部締結友好支部進行醫療資源和學術幫扶之外🧑🏽‍✈️,神經外科的黨員們還集體出資,資助了7名當地的貧困中學生🍆,讓他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神經外科的扶貧足跡隨著周良輔院士工作站和支邊醫療隊的發展,迅速遍布了祖國需要的地方,從雲南到新疆🧑🏻‍🦳,從西藏到青海,從貴州到廣西,從江西到甘肅🦹‍♀️,到處都有華山神經外科扶貧幫困的身影

走出去🦸🏼‍♂️,山海情🧚‍♂️;請進來🌒👩🏼‍🌾,情誼深。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持續邀請受援單位醫務人員來華山學習🛤、進修🏄🏿;建立“支邊專家工作站”⬜️,請周良輔院士、毛穎教授等大牌專家提供學術支持📕🧟;利用“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學”💂🏿‍♂️,開展遠程診療𓀕、遠程培訓、遠程咨詢;通過“以院包科”“傳幫帶”“師帶徒”“三下鄉義診”等形式,變“輸血”為“造血”,為當地培養人才,建設專科人才隊伍。

到條件艱苦的地區去工作💂🏽,磨練意誌,增長才幹✵。在人員選派上,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黨支部每次都派出優秀醫務人員,形成良好風氣🌕,爭先恐後的氛圍下,有些甚至需要通過打擂臺的方式選拔產生🤹🏽‍♀️。

“華山神外”也是這些援外醫生最堅實的後盾,黨支部始終關心著這些年輕專家,吳惺、宋劍平等經過鍛煉的年輕專家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莊冬曉教授、張海石副教授牽線的黨支部共建項目,在黨支部的有力支持下🫶🏻,給當地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成果。黨員們還集體出資,資助7名當地的貧困中學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並在他們考上大學後又繼續資助完成大學學業。黨支部主動與革命老區遵義取得聯系,定期派專家前去學術培訓🐞、下鄉義診、手術演示。

圖為當地報紙報道。大家知道👨🏻‍🚒🏊🏼‍♂️,神經外科往往對手術器械、配套條件要求比較高,可隊員們都能開動腦筋,

想出解決方案🐾,能在現有條件下👩🏼‍🚒,用最安全的手術,將一個個以前無法救治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建科近70年,抗美援朝🧎、抗震救災🍢、事故救援🔇、對口支援,優良傳統代代相傳。這個光榮的隊伍伴隨著新中國而來🕠,始終與祖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曾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工人先鋒號、上海改革開放30周年“健康上海十大成果”獎、上海市衛生系統世博服務品牌獎、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海市模範集體✈️、上海市政府質量金獎等重要榮譽🛴。

華山醫院院長👃🏻🧔🏼‍♂️、神經外科毛穎教授表示:

華山醫院是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扶貧👨‍🌾、救災是天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最貧窮的地方都留下過我們老一輩醫務人員的足跡,我們一直秉承著這樣的傳統🧘🏼‍♀️。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是國家重點學科,組織神經外科專家有方法🏋🏻‍♂️、成系列地去醫療扶貧,為當地打下神經外科技術基礎,培養一支神經外科隊伍👂🏻,是義務👩‍👧,也是擔當。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非常鼓舞人,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得到表彰,是對我們的激勵。希望趁著這東風,我們能把醫療幫扶工作做得更好👩‍❤️‍👨。

回顧往事♜,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張義教授這樣說:

我於1999年至2002年在新疆阿克蘇第一人民醫院援疆工作三年。29歲去,32歲回,去時女兒6個月大🕌🥸,回來已是3歲大的小姑娘了🫃。援疆經歷,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歷練🧝🏽‍♀️,我明白了960萬平方公裏的祖國大地,不僅有上海的繁華,還有邊疆村寨的困頓。2012年底🖖🏼,習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考察時,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由此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打響了脫貧的攻堅戰,歷時8年👇,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

回首個人經歷🧏🏼‍♀️,小家為大家,大家為國家。我們全科的各級同事盡己所能🪺,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的一線戰鬥,既服務了大眾,又了解了國情,鍛煉了自己。當年我在阿克蘇帶過的學生🦸🏻,有的已經做科室主任🏃🏻‍♀️,有的在做醫院院長🚂,我們還經常保持聯系,這種友情深置於內心。

當年我在阿克蘇救活的病人中,有維吾爾族🏩、蒙古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現在他們有的已為人父為人母,有的已年過六旬退休在家。我很欣慰的是當初能把黨的溫暖帶給他們,把上海的醫療技術留下來。中華民族具有無數的優良傳統💧,其中尊老愛幼救苦救難的濟世思想應該代代相傳🫅🏿!

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黨支部書記、虹橋院區副院長顧宇翔教授說:

作為黨支部書記,此時此刻⛹🏼‍♂️,我非常激動又滿懷感動。回想起神經外科這些年的支邊扶貧路,從周良輔院士到每一位華山神外人😐,都懷著讓貧困地區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樸素願望參與到支邊扶貧的工作中🐪。我們20多年如一日,不間斷地選派優秀的醫務人員到條件艱苦的地區去磨練意誌🫴🏼、增長才幹,先後派出30多名優秀的醫務人員參加對口支援,助力脫貧攻堅。這些醫務人員不畏條件艱苦💆🏼‍♀️、設施簡陋,克服種種困難,發揮聰明才智📄,不僅為當地送上物質上的幫助,還同他們一起想辦法、找措施🐰,授人以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總書記深情的話語彰顯了人民領袖的赤子之心🕷🦙,我們也想請總書記放心,我們深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們一定會珍惜榮譽🏎,繼續奮鬥,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製圖:實習編輯:何葉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