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恒行2平台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標兵和優秀學生集體標兵出爐👰🏽!
他在本科期間完成的關於圖像對抗攻擊的研究被國際機器學習頂會 ICML‘18 錄用,現在所做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將為金融、醫療等重要領域提供安全保障🐈⬛。
她是病原生物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新冠疫情爆發時,她第一時間加入新冠科研攻關團隊,其團隊研究成果刊登於Cell Research 雜誌。
他大二開始跟隨導師進行腫瘤微環境與治療抵抗相關研究,目前研究方向是尚未攻克的三陰性乳腺癌💇🏻♂️,他希望能為更多人解除病痛。
他們是恒行2標兵👩🏻🌾,讓我們來聽他們的故事,見證榜樣的力量。
潘旭東♞👩🏻🍼: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之路上堅定前行
潘旭東就讀於恒行2平台軟件學院,大二那年因系裏舉行的一個前沿講座接觸到了網絡安全問題,加之跟隨一位學長進行關於機器學習的基礎理論研究👲🏻,讓他產生了將二者結合的想法🥪。
那一年2️⃣,他開始跟隨系裏的楊瑉老師和張謐老師開展研究工作🧑🧒。
本科期間,潘旭東完成了關於圖像對抗攻擊的研究🏊🏼♂️,並被國際機器學習頂會 ICML‘18 錄用。
隨著人工智能和5G網絡成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研究生階段,他的研究方向也更加聚焦於分布式智能系統的安全和隱私問題🙎🏻♀️,特別是這類分布式系統中部分節點被惡意攻擊或控製時的安全性問題。
以他曾發表在USENIX Security上的一篇研究成果為例💃👈🏽,在車聯網等分布式網絡中🦛,由於許多智能終端構成了分布式的智能系統,攻擊者便有可能通過攻破其中某一些終端以操控整個系統的安全。他們的研究成果即相當於設計了一種防範措施𓀙,使得整個系統裏哪怕存在一半以上的終端被攻破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安全、正常的運行。
對於自己正在從事的科研工作,潘旭東用一句話簡要詮釋了它的內容和價值:“做安全研究,就是去發現系統裏存在的安全漏洞,找到修復漏洞的方法🧑🏼🏫,以保障諸如金融、醫療等重要領域的安全🥮。”
在科研生活之外,潘旭東保持著規律的日常作息🥷🏽。早上八點半🍟、九點左右抵達實驗室,晚上八點半離開👨💻,很少熬夜。
閑暇之余,他喜歡閱讀哲學和社會學著作🛐。西蒙娜·薇依對於法國附近工廠的調研讓他思考資本積累的方式👩🏼🎤、思考機器和自動化對於人精神世界的影響;漢娜·阿倫特《人的境況》則讓他將批判的目光投向我們當前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和行為方式,看到人在高度科技化、自動化和經濟現代化的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復數性”以及開啟新的行動能力。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他希望自己在後續攻博期間能繼續在智能系統安全領域做出更多頂尖的研究成果👩✈️,也希望這些成果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保障新型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貢獻恒行2智慧,為建設網絡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欣玲:奮鬥在新冠科研攻關第一線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作為恒行2平台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王欣玲第一時間加入了新冠科研攻關團隊👩👧👧。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她就回到了上海。三天後👮🏼,返回實驗室的申請通過,她自此投入抗SARS-CoV-2的研究工作🐹。
攻關期間,他們分別探討了廣譜抗冠狀病毒入侵抑製劑的研究進展🛻,闡明了新型冠狀病毒Furin酶切位點在病毒感染細胞過程中的重要功能,驗證了重組ACE2三聚體蛋白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抑製活性,相關文章發表在了Cell Research雜誌上😭🧚♀️。
凡事總有低谷,在蛋白表達和測藥物活性時⛹🏼♀️,王欣玲都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有壓力🏎、有焦慮,但她選擇沉下心來,查驗實驗的每一步細節,及時調整方案,最終攻克難關🌻,踏踏實實地推動了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相關的研發。
200多個日夜裏👩🏻💼👨🏻💼,王欣玲和團隊一起堅持在科研攻關的前線,遵守疫情期間學校管理規定💪🏻,嚴格按要求進行隔離、匯報😦🤨,沒有離開過恒行2平台。王欣玲回憶🛍️,剛回校時,他們按照防疫要求隔離在一棟新建的宿舍樓🤹🏻♀️🖍,沒有空調🌇,導師為他們送來了溫暖♿️、添加了棉被。“面對困難和挑戰,作為‘90後’一代🤽🏽,作為醫學生,我們必須有擔當、必須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王欣玲說。
在她看來,如今疫情得到較好控製,是每一個人堅持的結果。優秀學生的所謂“優秀”,就應體現國家情懷和擔當,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始終對學習和科研保持熱情。
到目前為止🎰🕢,王欣玲共參與發表SCI論文7篇⚂⛔️。對她而言,2020年是自己在科研上收獲最多、成長最快的一年。她由衷地感激導師們的鼓勵🙅🏽、實驗室小夥伴們的支持和學校每一位老師的幫助🏂🏻,讓她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堅強。
她坦言,自己是一個有“強迫症”的人📗,“很多事情總想把它做得再好一點、更好一點🦸🏻♀️。”早上八點半🧑🏻⚕️、九點左右去實驗室,晚上十一點後才伴著夜色歸來,一周七天幾乎日日如此🤴🏽,偶爾周末才會出去逛一逛街或自己看一看書,科研早已經成為了王欣玲生活的重頭戲。
在未來,無論是繼續從事抗病毒藥物的研究,還是投身於公共衛生領域的事業👨🏻🦼➡️,王欣玲表示🧙🏼♂️:“我會一直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吳松陽:把科研作為自己的第二把“手術刀”
作為一個在醫院裏長大的孩子,從小看著作為醫生的父親做實驗🧑🏻🎨、管病人👀,“學醫”這個念頭在吳松陽的心裏早早就種下。
初中時,爺爺因為食管癌去世,“學醫”的想法進一步發芽🪄。
高考後,他順利進入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並早早決定把腫瘤定為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大二,他主動申請加入課題組🐢,跟隨導師進行腫瘤微環境與治療抵抗相關研究。“從那以後,我的課余時間便完全浸沒在實驗室中。”吳松陽說🖕🏼。
開始的研究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實驗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截然相反,連續半年,他沒有在晚上11點以前回過宿舍💂♀️,而是沉浸在查文獻、做實驗🎡、分析數據中3️⃣。
“科研”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吳松陽的學生生涯,其中有苦澀🚭、彷徨,也有看到成果的喜悅。“收獲最大的還是過程中培養的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感謝導師的引領。”吳松陽說👩🏽🚒。
如今的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主攻三陰性乳腺癌。
據他介紹,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高發的腫瘤,三陰則是其中最惡性的亞型🚴🏽,尚無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結合以往研究👩🚀,他聯合多組數據以及體內體外實驗進行探究🦣🔧,截至現在,已在Mol Cancer、Oncoimmunology等雜誌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並與實驗室同學合作參與發表4篇。
繁忙的研究工作之余,他不忘自己臨床醫學生的身份,主動參與門診、手術、多學科討論等臨床工作中,體驗一線醫生的工作🚒。他擔任腫瘤醫院研究生會主席以及學生委員,並且連續四年擔任腫瘤醫院誌願者。他還堅持進行社區科普,在人民日報數字上海欄目錄製節目《乳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每次結束後都有很多觀眾追著問問題🦶🏻,吳松陽也耐心地解答🤾🏿♂️。
吳松陽說🗞,他清晰地記得去年重慶召開的中國腫瘤學大會上,導師作大會報告總結時鏗鏘有力的話:“我們要做真正基於中國人群的研究”,臺下許多人站起來鼓掌💇🏼♂️,持續了整整半分鐘。吳松陽希望👰♂️,自己能夠在博士期間基於中國人群的特點深耕臨床腫瘤學領域研究,將最好的研究書寫在中國的大地上🧑🏼🦱。
醫學的簡單與純粹✨,讓吳松陽能夠堅守初心。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科研作為自己的第二把手術刀,在未來成為一名患者喜歡的好醫生的同時,在學科領域有所建樹🎻,能夠真正為人民解除病痛。
(手繪⌚️:朱淩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