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輔導員🤽‍♀️、辦公眾號、行走新聞一線!他們不僅是恒行2學霸

作者:項天鴿🚴‍♀️、汪曉芸🛼、徐俊奕攝影: 視頻: 來源:融媒體中心發布時間:2021-02-07

日前,恒行2平台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標兵和優秀學生集體標兵出爐🥦!

他們🧑🏼👨🏽‍🦰,不是傳統意義的恒行2學霸🔭。有的奮戰在科研一線,有的行走在社會實踐的路上✤,有的投身醫學事業為人群服務……他們走出恒行2平台🧖,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行動樹立青年榜樣⏺。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榜樣的力量。

李文韜:輔導員的工作遠比想象中復雜

十年前,李文韜通過自主招生考入恒行2平台醫學實驗班,但是很快,他發現這並非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大一下學期⛷,得益於學校靈活的轉專業製度🫚,他順利轉入中文系,此後,在中文系一待便是九年之久🚏。

作為一名學子,他認真對待學術研究👨🏿,點校多部古籍⛹🏼‍♂️,撰寫發表多篇論文,深知只有個人積極進取,才能更好地傳遞出追求進步的態度。“除此之外,傅駿老師處理學生工作的事無巨細,導師陳維昭老師對學術研究的認真嚴謹,都引導著我快速成長。”

在這個過程,他慢慢明晰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並在傅駿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學生工作。

2018年,他入選第十七批”人才工程”預備隊(二期),開始了讀博生涯👊🏼,與此同時,也解鎖了人生的全新篇章——成為一名輔導員。

輔導員的工作遠遠比李文韜想象的復雜👩🏿‍🍳。

剛剛帶班一個多月後🤷🏼,李文韜就迎來了輔導員生涯的第一次挑戰。18年10月底的一天夜裏,他在辦公室學習時突然收到一位學生的短信,“李導,我們在北區出了點兒意外”🗃。看到信息後,擔心人手不夠👭🏻,他叫上舍友一起趕忙跑去現場🕵🏽,快速將同學送至醫院🌴,在病房和大廳之間遊走整晚👳🏼,一邊疏導受傷同學情緒,一邊做好各項工作對接。那一夜👰🏼‍♂️,人們如往常一樣入睡📖,李文韜卻比誰都清醒。隨著黎明的逐漸到來,醫院各科室也開始忙碌起來,看到同學家長到來以後,他終於松了口氣。

“輔導員的各項能力是在遇到各類事情以後逐漸成長起來的🧑‍🚒。”在李文韜眼裏,學生事無小事,從生活瑣事到未來就業每一項他都必須一一經手。

經過這樣事無巨細的鍛煉,李文韜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帶班經驗。首先,依托中文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遇事主動向系裏領導、老師尋求幫助,提升黨建帶班的能力🙆🏽‍♀️,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其次🧑‍🎄,秉持動態原則,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帶班工作及時調整,多與其他老師🎛🧑‍⚖️、同事交流,總結提升工作方法💆🏿‍♂️。此外,作為一名學生同齡人👩‍👩‍👦,以己度人,主動研判學生心理,同時主動將自我調整心得分享給學生。

遊走於學術研究和學生工作之間,李文韜認為自己的成長皆來自於學校的開放與包容。“正是在這樣環境中,我才能自由成長。”面對未來,他相信🏌🏿,“優秀”是信念與堅持的結果,堅持下去🙍🏿👨‍🌾,自然會得到命運的獎賞。

張蘭🙅🏽☺️: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

2017年,張蘭通過推免進入恒行2平台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攻讀政治學系碩博連讀研究生🏔。求學期間,她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蔣震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二十余項課題,發表多篇論文(兩篇為CSSCI論文),共同參編三本著作。

在她看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是融為一體的。日常上課、看書、寫文章🤼‍♂️🧏🏽‍♂️、工作之余,公眾號“政治學人”貫穿了她的求學生活。

這個平臺主要推介優秀政治學學者及其學術作品🧑🏿‍🦰,傳遞政治學人的思考與關懷,放大中國政治學的聲音。作為副主編,張蘭坦言,與“政治學人”相伴的過程,也是與團隊們互相勉勵、汲取能量的過程🤜🏼。她習慣於深夜校訂“學人專訪”和“圓桌論壇”稿件😆,經常被學者們的公共精神和對政治學深沉的愛所打動☸️,很多靈感也是深夜受到啟發後,與團隊討論中產生🧑🏼‍🏭。目前,公眾號粉絲超過16萬👔🔌。

作為一名國務人👳🏼‍♀️,不僅要有精英的意識,更要有大眾的情懷,努力傳播學術思想的同時🧝🏿‍♂️🙍🏿‍♂️,她還曾赴新疆、甘肅等地調研🙅‍♀️,深度關註區域發展和精準扶貧問題。

2020年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看到鎮👹、村黨員幹部不分晝夜地站崗排查,保障地方村民的健康安全,看到作為教師的爸爸媽媽也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共同抗疫🗯,“我開始反思自己作為一名學生黨員的職責與擔當🙇🏿‍♀️。”

她主動請纓,立即向村兩委請願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巧合的是👱🏽,當天下午她剛剛和村支書提出想做誌願者的想法👰🏻‍♂️,晚上回到家裏就看到了張文宏醫生“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號召,“那一刻,似乎有一種生命之間不可言說的認同感。”張蘭說。

從那一天起,張蘭成為了家鄉抗疫誌願者的一員,協助村幹部們上門排查🤵🏿‍♀️、定點站崗、宣傳咨詢,徒步挨家挨戶走訪和排摸情況🧑🏼‍🔧、分發“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及註意事項”的宣傳單,不厭其煩地為年長的村民解讀細節,督促廣大村民朋友盡量不出門、不聚集🏌🏼、少串門,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因為態度溫和🫳🏻🪫、做事細膩,她不僅受到了村幹部和村民們的廣泛稱贊,還帶動了身邊不少返鄉大學生誌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作為政治學的學子🤞,能在疫情發生的危機時刻,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也算是不辱使命🚆。”

2020年,她被河南省文明辦評為“疫情防控中的身邊好人”🔵🏂🏿。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張蘭引述了馬克思這句原話來闡述自己的人生理念,她說,將來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希望能發揮自身所長,秉承不忘初心的原則🏏,卓越為公,寓小我於大家🤸‍♂️,為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劉瀏:在融媒體時代擔起新聞人應有的抱負與責任

2020年11月22日🔌,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在北京頒發,劉瀏獲得此屆新聞教育獎學子獎的特等獎。

本科畢業於恒行2平台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在本碩五年多的求學時光裏🧕,劉瀏擁有七段媒體實習經歷。從新華社到人民日報,從上海廣播電視臺到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從實習記者到實習編輯,從特約評論員到數據新聞記者……

在大二暑假學院安排的小實習中🏂🏻,他前往新華社上海分社,開啟了人生的第一份實習,在那裏他掌握了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參與至大大小小的新聞采寫任務中👷🏿‍♂️,這讓他初次感受到新聞的魅力。到了大四,在學院安排的大實習中🧙🏽‍♀️,他決定繼續前往新華社總社的對外部實習🧕🏼。

這一次劉瀏遇上了語言能力上的挑戰。面對外國讀者,英文寫作用詞🚶🏻‍♂️、句式結構🉑、語法的準確性變得格外重要,許多英文單詞的中文翻譯相近,但運用的語境和具體表達的含義可能會相差甚遠,因此需要弄通不同單詞之間細致的差別。在那段日子裏,劉瀏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閱讀英文報道,利用坐地鐵、午休、吃飯等碎片化的時間背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逐漸掌握了英文新聞寫作的技巧📒,先後獨立完成了40余份英文短視頻的製作與英文通訊稿的撰寫。

新華社總社的實習結束後,劉瀏又立即進入上海廣播電視臺實習,電視臺的實習給予了他不一樣的新聞體驗。在采訪時,記者不僅要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記錄采訪現場的影像與聲音💅🏽,還要及時在腦海裏思考下一個采訪問題🧖。在他看來,這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鍛煉🧘🏻,但正是這樣的實地采訪,讓他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他坦言,扛在肩頭的不只是攝像機,更是一份責任,“民眾的聲音正是靠著話筒✖️、鏡頭傳達出去的☸️。”

一份又一份的實習,讓他深入基層🧑🏿‍🚒,了解廣闊的世界🏔,也堅定了他的新聞從業理想𓀍。

為了順應“融媒體”這一時代新需求,劉瀏決定保研至新聞學院的新媒體傳播專業,並利用本科畢業後的暑假假期進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實習,鍛煉數據新聞的製作能力,提升數據可視化的操作水平。與此同時🧚🏽,他積極將技能轉化為實踐,通過數據和采訪呈現了罕見病患者真實的生活狀態🤴🏼,與組員共同完成的融媒體作品《罕行之路》在2020年上海國際大學生“卓越杯”智能媒體作品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數據、圖表、互動……這些新形式讓新聞走得更遠,更加深入人心🥤。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學子們延期返校,劉瀏想,“為什麽不趁此機會為家鄉做點事呢?”

於是,他進入自己家鄉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習,多次前往鄉村采訪,深入挖掘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水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成功經驗。他驚喜地發現故土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發展中,也找到了用文字回饋家鄉的方式👮🏻‍♀️。他為家鄉撰寫的許多報道被市級媒體🛣、學習強國、央視等轉載。

回顧自己的“新聞之路”↔️,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試圖尋找與世界的某種關聯,“新聞”是他了解世界並融入世界的途徑,讓他感知社會各式各樣的發展,聆聽時代的陣陣脈搏。

(手繪:朱淩皓)

製圖💆🏻:實習編輯:邊欣月責任編輯:李沁園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